如果你问现在的币圈热点是什么,NFT头像当之无愧。
无论是单价动辄几十万美金的CryptoPunk,还是刚刚宣布即将上线佳士得拍卖导致价格飙升的BoredApe,还是全球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与日俱增连创新高的交易量,似乎没有人能理解,为什么看起来就是一张JPEG格式的图片,加上区块链三个字,就能疯狂到如此程度。
情绪还没有减弱的迹象,发现NFT财富效应的投资者蜂拥而至,一只曾经破发过的企鹅成为了新宠,随着各大KOL换上了可爱小企鹅头像,这个系列的NFT正在加速升值。
如果你要问,这张只能做头像的图片为什么值钱,似乎没人知道。
为了找到答案,本文作者PackyMcCormick结合社交网络以及NFT的可用性、娱乐性,以及社交资本属性对对近期NFT所引发的非理性狂热现象进行了细节剖析。律动BlockBeats对原文进行了翻译:
如果你不知道这是什么,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个绿色的头像叫做CryptoPunk,是一个24x24像素的艺术作品,总量只有1万个,数量永远都不会变。这个由LarvaLabs在2017年6月推出的项目是NFT领域的OG,而在现在,每个小时都有新的NFT项目诞生,而CryptoPunk因为其历史地位而始终稀缺且有价值。
关于CryptoPunks,你还需要知道这些:
-拥有一个CryptoPunk已经变成了地位的象征,就像拥有一个限量版奢侈品包包,或是一台法拉利一样。
-CryptoPunk的拥有者喜欢把自己社交媒体的头像更换成自己拥有的那个CrytpoPunk。
-不可以把社交媒体头像换成你并不拥有的CryptoPunk。
就在这个周末,上百人把他们的推特头像换成了一个僵尸CryptoPunk,这张图片在周五拍出了1201.725ETH的高价,约合375万美元。虽然有数百人换上这个头像,但并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因为他们共同拥有着这个CryptoPunk。
在周五的拍卖会上,共有478人加入到了「PartyBid」的行列中来,「PartyBid」是AnishAgnihotri和PartyDAO团队推出的一个新项目。这个项目让人们可以一起组队参与NFT的拍卖,把资源集中起来一起对抗砸出数百万美元的巨鲸。他们把自己称作「活死人帮」,而且他们最终也打败了巨鲸。
PartyBid的出现赋予了NFT更加浓厚的社交属性,并且真的将人们组织在了一起,形成一个个「小帮派」,成百上千的普通用户可以有机会一起购买、拥有并管理那些单价十分昂贵的NFT。我们从它的网站上就能感受到浓浓的社交氛围,这个网站就像是Figma和Masterworks的结合,各个用户的鼠标都能实时显示在页面上,用户们发来的弹幕也充满着整个屏幕。在周五的拍卖会中,数百人涌入这个网站,网页上实时出现的鼠标和弹幕越来越多,这种氛围很难通过语言描述,不过你可以通过上面那张图片或者直接去网站体验一番。
就像是「僵尸」那样,NFT应该是没有生命的,但现在到底是怎么了?
我的理论如下。
就在星期四的晚上,我加入了SriramKrishnan和AarthiRamamurthy在Clubhouse开设的聊天室「GoodTimeShow」中,在那里,我和GabbyDizon(YieldGuild)、3LAU、DonnieDinch(Bitski)、JarroddDicker(TheCherninGroup)、JonLai(a16z)和Jesse(Variant)一起对元宇宙进行了探讨。
想必读者朋友们已经非常熟悉元宇宙的概念了,关于这个概念人们已经讨论了数月之久,而且我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把任何我能想象到的东西都和元宇宙联系到一起。
毫无疑问的是,NFT将在元宇宙中扮演一个无比重要的角色。当这个世界朝向数字化发展,证明你真正拥有某件东西并且能在网络中将其「随身携带」就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不过在本文我们所讨论的并不是元宇宙,我们聊的是社交网络。
在「GoodTimeShow」聊天室的探讨中,JarroddDicker谈到了社区和社会地位在Web3中是十分重要的,这一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NFT在EugeneWei的《社会地位即服务(Status-as-a-Service)》标准中,几乎可以被称为满分社交网络。
在一个完全体元宇宙诞生之前,NFT已经找到了比作为jpg文件更有价值的应用场景。NFT开始成为一种新型社交网络,这个网络出于其他社交网络与社区的上层,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超元宇宙(Superverse)」,而且没有比EugeneWei在《社会地位即服务(Status-as-a-Service)》中提出的框架更适合评估社交网络了。
(如果你已经读过《社会地位即服务(Status-as-a-Service)》一文并有着深刻的理解,可以跳过本段内容。)
-人类是一群追求社会地位的猴子;
-人类总是会寻找最高效的途径来将社交资本最大化。
尽管这些并没有什么争议点,但EugeneWei认为,我们并没有通过社会地位或社交资本的维度来分析社交网络。相比之下金钱是更融资分析的,因为它是数字,能够衡量,但是EugeneWei强调道:
在EugeneWei看来,那些否定NFT价值的人犯的错误与人们在分析社交网络时所犯的错误如出一辙:他们都忽视了社交资本的重要性。人们常常会用梅特卡夫定律来解释推动社交网络的网络效应,梅特卡夫定律说的是「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根据该定律,人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个社交网络的用户越多,它对每个新用户的价值就越大。
不过问题是,梅特卡夫定律其实并没有很完美地解释现实世界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梅特卡夫定律更像是一个预言,无论那个网络率先发展起来,都会通过为每一个新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而继续建立起越来越难以逾越的领先优势。但是Facebook还是战胜了MySpace,Instagram和Snapchat又从Facebook那里抢走了更加年轻的用户群体。这证明人们的偏好其实并没有被完整、准确地捕捉到。
这并不是说梅特卡夫定律是错误的,只是它并没有搞清楚除了纯粹的效用之外,人们使用社交网络的真正原因。所以EugeneWei才提出了一个用来分析社交网络实力的新框架,并将社交资本加入其中。
效用相对而言是最容易理解的。你在百度上查到一个问题的答案,或是使用人人网联系到了你的高中同学,那么这些产品就为你提供了效用。
而社交资本就很难定义了,它依赖于「成功的社会地位游戏」。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一些新的社交网络很成功,而另一些却很失败,EugeneWei用加密货币作为例证。
他认为,新型社交网络从四个角度来说很像IC0:
1、每个新的社交网络都会发行一种新的社交资本形式,即代币;
2、你必须出示工作证明以获得代币;
4、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对社交网络和加密货币都嗤之以鼻。
4、这一点无须多言。
十五年前,比特币和推特都不存在,而如今它们却都成为了势不可挡的潮流。他们通过奖励早期用户,激励他们为网络工作,并提升挖矿难度,从而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效用优先,社交资本次之
-社交资本优先,效用次之
EugeneWei强调说,Foursquare、维基百科、Quora和Reddit都是利用社交资本吸引人们来做免费的工作,然后才会经常被大众所使用。
-注重效用,但忽视社交资本
短信之类的应用软件对于与你认识的人交流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但并不能真正帮助用户建立社会资本。
-注重社交资本,但不太重视效用
EugeneWei把Facebook归到了这一类中,他提到他的很多朋友停止使用了Facebook,而这也并没有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效用与社交资本并重
不过,EugeneWei也指出,即使是那些做得很好的社交网络,以下两种情况也可能会限制它的发展或者是让它彻底崩溃。
情况1:工作证明本身的问题
并不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在任何特定的社交网络上获得社交资本,而就是限制。我很喜欢刷TikTok,但我从来没有发过TikTok短视频,因为我不会跳舞,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去研究什么是TikTok用户所偏好的。TikTok的用户量仍在以一种近乎荒谬的速度增长,但如果连我这个喜欢社交网络的人都不愿意使用它,这说明它实际上也是有天花板的。
情况2:社交资本通胀和通缩带来的问题。
通胀问题指的是,当一个社交网络非常成功后,会有非常多的用户使用它,因此,开发团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引入大数据算法进行精准投放。EugeneWei认为,Facebook引入大数据算法推荐的可能性一直很大,因为在丰富多彩的数字世界中,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用户的注意力,因此必须要提供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这是有道理的,但是这对于任何依赖Facebook来拓展用户群体的公司来说,这都是一个艰难的突破。
通缩问题指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用户的加入,这个社交网络就变的「一点也不酷」了。有一个经典案例便是当父母们开始使用Facebook时,所有的年轻人都改成使用Instagram和Snapchat了。一旦酷孩子们开始离开,那些不够酷的孩子就会跟随酷孩子的脚步,一群又一群用户离开,越来越多不够酷的人继续加入到这个社交网络中,酷孩子的比例很快就会变得更低。
「对于这一点,」EugeneWei说道,「产品或服务最好在效用方面尽可能地扩展,否则用户流失的速度会很快,这是致命的。」
以下是讨论的核心:
-社交网络需要分析的不仅仅是它们的网络效应;
-分析要考虑到这三个角度:社交资本、效用、娱乐;
-新的社交网络就像IC0,特别是因为成功的社交网络将使用适当难度的工作证明来创造稀缺性和社会地位。
-社交网络有许多发展路径可循,但最好的是一开始就具有高社交资本和效用;
-即使是成功的社交网络也可能遇到两大顽疾:工作证明的天花板和社交资本的通胀/通缩;
-以高社交资本起家的网络需要想办法在上述顽疾发作之前建立效用,以便生存和发展。
-社交资本可以作为临时性的能源。「你可以吧这样的社交资本积累激励机制是为将社会地位的势能转化为企业所需要的任何形式动能的途径。」
-新的工作证明可以延长「社会身份游戏」的寿命。为什么社交网络需要增加新的工作证明形式来延长「社会地位游戏」的寿命,以及他们可以学到什么呢?「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支付真金白银,投资回报率吸引人们不断地参与到游戏之中;一些MMORPG游戏为玩家提供了其他好处,如社区归属感,这比单纯的技术挑战更加持久。」
-社交资本转变成金融资本,金融资本也可以转变成社交资本。「这些交易是我们能够为社交资本赋予有形的价值,就像人们理解无形资产的价值一样,比如在二级市场出售魔兽世界满级角色那样。」
-社交图谱可移植性的缺失让用户感到沮丧。这句话很有针对性,突出了传统社交网络与NFT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我在这里引用一段话:
「从现有社交网络的角度来看,对社交图谱移植的限制是一个积极因素,但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是很令人沮丧的。考虑到在反垄断的消费者福利标准下处理社交网络的困境,遏制大规模网络效应企业权力的一个选择是要求允许用户将他们的社交图谱带到其他网络(正如许多人建议的那样)。这将削弱社交网络在社交资本这一方面的力量,并迫使它们在效用和娱乐方向上进行更多竞争。
如果你能在一个更便捷、更去中心化的包装中获得社交网络的能够带来的益处,你会做何选择?是时候把接力棒交到NFT手中了。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NFT(Non-FungibleToken)是非同质化代币的缩写。NFT的过人之处在于其将数字资产变得具有稀缺性。稀缺性让数字资产变得更有价值,就像定制的汽车、精美的艺术品或稀有的邮票。若拥有者无法证明其购买的是官方版本,那Beeple的Everydays也不可能卖到6930万美元。
NFT始于2017年的CryptoKitties,但其在2021年初才真的开始红的发紫(我第一次写关于NFT的内容是在1月底)。这条赛道由Beeple和NBATopShot领跑,与此同时BTC和ETH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些新兴的加密富豪也不出意外地做了其他有钱人会做的事:购买艺术品。NFT饱受争议,人们认为他们只是玩具而已。
今年6月,与其他博客相同,加密网站Protos也引用了NFT交易量下滑90%:
然后,在过去的一个月左右,有趣的事情发生了。NFT它又卷土重来了。在过去的24小时内,仅仅在两个交易市场中——OpenSea和AxieInfinity——就完成了价值1.06亿美元交易。
根据DappRadar数据显示,在过去的30天里,NFT十大交易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18.6亿美元。
这次,人们感觉与以往相反,仿佛是NFT赛道正在推高ETH和BTC的价格。尽管SEC对于新任主席加里詹斯勒(GaryGensler)领导下的监管方案越来越感兴趣,再加上拟议中的《基础设施法案》(InfrastructureBill)可能带来的危害,这些加密资产的价格依旧在不停上涨。
看待这个问题最好的出发点就是魏自己所说的:两个原则。
-人类是最求地位的猴子
-人类会寻求社交资本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
我们这些追求身份地位的猴子正在转向数字化,而这也是将社会资本最大化的最有效途径,这一切看起来都非常「元」(meta)。
在这个NFT夏季中,「猿猴」引领着这个赛道。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位列第三的NFT系列是BoredApeYachtClub(BAYC)。与CryptoPunks一样,这个系列中只有10000只「无聊的猿猴」。
BAYC官网自称「这是一个限量版NFT收藏品,在这里,当你成为沼泽旁这群猿猴俱乐部中的一员时,你的代币数量会翻倍。」
猿猴是一个主题,即使是在BAYC场景之外。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四只CryptoPunks中的两只也是猿猴形象:
如果你认为花费数百万美元购买jpegs.猩猩图片十分荒谬,那么「分析社交资本动态或许可以帮助诠释各种,在其他情况下看起来很荒谬的线上行为。」
所以,与其忽视这些正在成为现实的事情,我们倒不如深入地挖掘一下,将NFT放入Wei象限中一探究竟。我们甚至可以将纯娱乐列入参考范围。
这就是有价值的NFT的强大之处:这些NFT拥有极高的社交资本,同时也有极高的实用性,且其娱乐价值也在不断增加。他们实现了真正的「三赢」。
社交资本属性。NFT是具有「风险共担」(Skininthegame)性质的社会资本。这也就是「投资即地位象征」。世界上只有10000只CryptoPunks和猿猴,在这个有限的集合中,其中有一些单品是十分有价值的,因此他们的地位就会很高。拥有一只CryptoPunk或者一只猿猴,并将其展示在Twitter、Discord或Telegram个人资料中,这也为你证明了些什么。这证明了要不然你是早期参与者,要不然就是你很有钱,或者是你属于早期参与者,现在变得很有钱了。以高价物品来加持社交资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看看那些精美的艺术品、昂贵的汽车、游艇、私人飞机、手袋,或者是其他一些非常富有的人为了显示身份地位而购买的稀缺物品。NFT在这方面起到的作用更明显且受众面更大。
实用性。NFT也可作为投资标的,作为进入某Discord群组的门票,甚至可以将他挂在你家的墙上。之后,随着NFT渗透到更广泛的人群中,它将为其拥有者带来更多的特权。
正如现在你所看到的,购买一只猿猴已经可以让你有权进入到BAYC中。像Axies这样的NFT提供了真正的实用性:所有权解决了成千上万人的就业问题。出自CryptoPunk创造者VerlaLabs的Meebits是3D模型和动画,其可作为游戏中的角色。
娱乐性。尽管之前Wei并没有提及这个维度(直到TikTok和SortingHat的出现),但是大多数成功的社交网络在娱乐方面做的都很成功。可以说,TikTok既是一个社交网络,也是一个娱乐网络。YouTube也是如此。人们每天泡在推特上数个小时只是为了娱乐,并不会去互动,这是纯粹的被动娱乐。NFT也属于娱乐:围观买卖交易是件很有趣的事,现在有些人已经开始创建自己的人物角色来扮演他们的猿猴或CryptoPunks了。参加像PartyBid这样的竞拍活动即像是社交活动也像是一种投资活动。
对于NFT来说,其娱乐象限的发展才刚刚开始。PunkComic漫画公司正在创作以16个以CryptoPunks为原型的漫画书。同样,他们很快会将触角伸向「无聊猿猴」。
这只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步。许多NFT看涨者认为,任何重大的文化活动都将被作成NFT来纪念,这些NFT同时也会在这些活动中发挥作用,并且这些活动也可能会随着IRL(INREALLIFE)而产生变化。
因此,NFT提供了社交资本、实用性及娱乐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以这个角度来看Wei的另一个观点:新社交网络与IC0很类似?他们都属于加密项目,这是最显而易见的,同时:
1.每一个新的社交网络都会发行新的社交资本,一个全新的代币。
2.你必须进行「工作量证明」才能得到代币。
4.许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对社交网络和加密货币都嗤之以鼻。
这里还是有一些很细微的差别的。
NFT为社交和金融资本搭建了更直接的联系。一种获得宝藏NFT的方法是,在极早期就得到他,当他刚被印铸出来时就买下他,当广大社区还没有对其产生兴趣的时候就将其收入囊中。另一种方法就是花高价冲一个。前者就很像「工作量证明」——弄清楚哪些项目应该尽早支持——而后者更像是「权益证明」——用你钱包中的ETH去支持并参与到项目中。
当然,他们依旧有很相似的地方,老年人仍会对其嗤之以鼻。
甚至我也得承认:NFT作为一个社交网络,感觉有些过犹不及。
它们看起来并不像社交网络;如果非说像,它们看起来更像小型社区。就像当地的超跑俱乐部,它们太小了,小到不足以进行分析。NFT是地位的象征,让社交资本延伸至全球范围。但是,如果说Facebook、Snapchat、TikTok和Twitter才算是社交网络的话,那感觉NFT就不太一样了。
我认为他们确实是社交网络,这也同时是正确的策略。
在社会地位即服务中,Wei撰写了标题为《为什么说复制工作量证明对于以地位驱动型的网络来说是十分糟糕的策略》的章节。基本上,使用工作量证明的核心机制作为现有社交网络,并增加一些其他特性是行不通的,因为它所需的技能是相同的,这就将导致人们倾向于进入更多人的那个。Bitclout,与Twitter类似,但是加密版的,仍以Twitter的模式奖励人们所做的事情:发布那些有趣的内容。不同之处在于,如果你在Bitclout上成功了,你的代币就会变得更有价值,你就会赚钱。社交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直接交换可能足以让人们去复制内容或将内容搬运到一个新的平台,但这件事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
相反,你需要去奖励那些不同的行为。NFT或许已经不同到可被适用,人们不必离开他们喜欢的、正在使用的社交网络。事实上,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在他们最喜欢的现有社交网络上炫耀和谈论他们的NFT,这是再好不过的了。这将直接创造更多的需求,也可以创造其他间接性机会。如果Netflix的执行官看到Twitter上的每个人都在谈论CryptoPunks,他们可能会将其变成一个节目来奖励拥有者。如果佳士得的人看到所有人在Discord里谈论ArtBlocks,他们可能会拍卖一个Squiggle,由此为整个藏品系列带来可信度和影响力。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每个NFT所有者(或一群所有者)将在网络内建立起强大的社交资本。如果CryptoPunks上了Netflix的节目,那么上节目的那个Punk将成为明星,并建立起外部社交资本,并可在其他网络中使用。
我说的超级不是超级喜欢的那个超级,我的意思是,NFT可能是凌驾于其他网络之上的社交网络。
正如Wei所写,「从现有社交网络的角度来看,对可移植的图像的限制是对他们有利的,但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是十分令人沮丧的。」他说道,如果监管机构强迫社交网络使其图像可移植,这将「削弱」社交网络在社交资本象限上的强度,从而迫使它们在实用性和娱乐性象限上进行更激烈的竞争。」
那么如果不是监管方,而是一个新入局者证明了可移植性的重要之处,那会是怎样呢。当我在写道「加密货币会是TheGreatOnlineGame的原生资产」时,我指的是其可移植性。你可以在某一个地方获得社会地位,在没有平台风险的情况下拥有它,并将此身份移植在整个互联网上。这对于NFT来说是相同的,平台的兴起和衰落与我无关。任何有个人头像的社交网络(也就是所有的社交网络)都是NFT传播的沃土。NFT所有者们已经将他们的Twitter头像换成了Punks,也在Instagram上晒出了他们的RTFKT球鞋。
而且这将不会是单单几个人这样。那些集体拥有特定NFT的人群,比如活死人党(PartyofLivingDead)或是拥有NFT的DAOs,可以成群结队地转移到任何新的平台,以Discord作为集中营,随后向其他平台展开攻势。在新的和现有的平台上,组织的会员们可为已拥有的宝藏NFT带来的外部社会资本,并团队协作建立以NFT头像形式的社交资本。这条推特谈到了碎片化NFT的迷你网络,是如何将一万个稀缺资产转化为一万个由成千上万人宣传推广的稀缺资产。
Wei同时也提到了ChrisDixon的「为了工具而来,为了网络而留下」的想法。NFT做到了让人们为这个工具而来,并将网络带到任何社交和金融价值最大化的地方。
在所有关于NFT的争论中,我们需要格外注意这一点:某NFT的价格或市场对NFT的整体需求可能会骤降。即使某物看起来没有泡沫,他实则也可能存在泡沫。最近,另一个2017年的NFT古董系列,EtherRocks,需求量激增,其中有的石头卖到了10万美元以上。甚至该项目的创建者称之为「区块链上的宠物石头」。类似于这种「诈尸」似乎是一种测试,看看社区将事物变得有价值的能力究竟有多强。
也就是说,NFT看起来确实具有抗Wei的「渐近线理论」的特点。
现在还早。即使是喜欢这些东西的我,也不拥有Punk、Ape或任何其他收藏品。NFT需要构建更多基础设施,连接不同NFT项目。但是,如果我们要建立一套在现有Twitter、Instagram、Snapchat、Discord和TikTok社交网络之上的新网络,姑且叫它Superverse,NFT似乎是有点东西的。
和往常一样,我是第一个承认这一切听起来很疯狂的人。NFT更像是一种时尚,而不是一种新形式的社交网络。但值得庆幸的是,EugeneWei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评估社交网络强度的框架,而NFT对此的表现令人震惊。Status-as-a-Service的19,825个词中没有多少可以反驳NFT作为社交网络的想法,事实上,几乎每个部分都可以支持这个想法。
下一件大事件可能看起来像一个玩具,下一个大型社交网络可能一开始看起来根本不像社交网络。未来将比我们预测的更疯狂,基于jpeg所有权的社交网络当然符合要求。
社交网络奖励早期用户,而与金钱有关的社交网络会给早期信徒带来双重打击。所以,去探索,找到一个与你产生共鸣的NFT,加入派对,参与其中。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成为那些嘲笑NFT的老年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