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看起来已经成为人人皆可浏览的新时代大电视,大家浏览着相似的内容,说着差不多的流行语,为同一个梗发笑。但实际上,圈子与圈子之间的鸿沟并没有被弥合,反而更加深刻。你的妈妈和你住在同一个房间里,但是打开各自的手机,你们就生活在两个世界。
当然也不是说割裂就不好,这种情况,大家彼此都是安全的。母亲不知道儿子在blued上0.5偏1寻找纯爷们,儿子不知道爹妈在什么鬼的app上寻找有缘人。同一片屋檐下,彼此岁月静好。
首先来看一下一款中老年约会app—知己。成熟人士交友社区。
这是一款面向中老年人的约会app,可以理解为成熟人士的探探,tinder,积目,soul。毕竟不是炮友,不是结婚对象,而是模棱两可的知己。点开app进行一系列注册的时候也会发现,该app提供了三种选项:约会聚会,恋爱征婚,亲密关系。尤其是最后一项亲密关系,给人种友达以上不伦未满的暧昧感,填补了我国中老年人士网络社交的一项重大空白。
知己作为面向成熟人士的交友社区,语言风格干脆利落,页面设计稳重易懂。当你进入软件,想要点开更多时,知己会建议你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资料,“不是真心交友请离开!”,令人想起被父亲的威严。
和一般约会软件左滑右滑颜值定去留的轻浮操作不同,知己采取了传统的一栏一栏的信息信息呈现方式,下拉刷新,往下滑可以看更多。下拉刷新的时候会告诉你:“正在为您搜寻适合的对象”,对象既可以理解为男女关系的对象,也可以理解为哲学意义上的目标式对象。做到了坦率与严谨兼顾。
我们可以确定这是一款有真人在运营的app。因为本人注册时被要求使用真人头像,在使用了虚假头像挣扎半个小时之后被显示头像不通过。
当然,虽然头像不合格其他功能也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填完基本资料后,会给你自动生成一段自我介绍。讲道理写的还挺好,毕竟我上大学自我介绍的时候只会说“大家好我叫XXX”。
浏览知己app,会发现这里与别处并无不同。只不过是在tinder上読書電影旅行,在知己上喜欢读书电影旅行。男士们则无论在哪都高呼美女。
当然,和任何一款社交app一样,知己上也存在假照片泛滥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中老年人士人口众多,活跃度高,购买力强,那么,针对中老年人士的婚恋问题,自然也是一片广阔的市场。目前来看针对中来年相亲交友的软件现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但是已经初现规模,甚至发展出了垂直门类。
比如已经有人注意到了中老年人士的约会交友事宜不仅仅是关乎他们的自身,更关乎他们的家人。于是,出现了一款帮助成熟人士给孩子找对象的平台:大亲家。可以理解为线上人民公园相亲角,亲子约会app。
这个app里的信息也是非常地有相亲特色,模糊个体特点,强调人的功能性,每一栏的人连名字都没有,直接亮身高收入地点房贷情况。也不一定非要上传真人头像,毕竟人民公园里的爸妈也不一定贴着孩子照片。
而且由于内容过于极简,以至于这个app的活跃度有点令人生疑,令人猜测是不是只是为了给本地群导流。
当然人到老年,生活也并不全是围着孩子和找老伴儿转。任何的年龄层,人之所以为人,都是因为人有更高级的精神追求,爱与美,诗歌与音乐。朋友圈里最爱写诗的就是70后,KTV最能唱的也是70后,海边拍照风格最柔美的也是706050后。
所以,针对成熟人士的精神需求,也诞生了一款成熟人士的精神角落:美篇。
在一片姹紫嫣红的面向中老年人士的软件图标中,美篇是唯一的那抹蓝。如果说知己是中老年人士的探探,那美篇就是中老年人的豆瓣。说到豆瓣
当然,初看美篇会觉得它和今日头条没什么区别,毕竟打开就是这样的:
现在是深秋了,豆瓣和美篇都开始欣赏秋日美景。让我们猜猜下面左右两侧哪个是豆瓣用户哪个是每篇用户。
糖豆△
不要觉得土,等你们岁数大了还玩探探,年轻人看你就像你看叔叔阿姨玩知己。你玩开心消消乐就像叔叔阿姨玩欢乐斗地主。你玩豆瓣就像玩美篇。舆论场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岁数变大之后,我们能做的只有变有钱。
很多年轻人会推荐一些自以为适合中老年人使用的app,像什么丁香医生澎湃新闻爱奇艺之类的,然而年轻人与中老年人之间最大的鸿沟是语言,所以不管怎么推荐,他们还是有着自己的社交圈子与方式,最终找到自己呆着最舒服的那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