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达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蓬勃动力,这些项目的引进和落地离不开奋战在招商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坚持不懈、勇于开拓。作为其中一员,刘忠胜凭着一腔热情,精密谋划,精准出击,收获满满。
“疫刻”不停的“情场高手”
“这家公司在光学薄膜和功能性薄膜与我市新型显示、光伏新能源产业形成产业链互补。”“这个企业与日本洽谈合作的3个项目也有在国内进行产业布局的意向,公司异地投资意向比较明确,正在进行项目选址。”……
招商“小白”成为商场“老兵”
部队转业的刘忠胜从2009年进入市招商局工作,2010年开始去南方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工作,迅速成长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招商一线的“招商明星”。
从那时起,搜集各类企业信息,跑企业、跑会展,通过同学会、老乡会、商会等各种方式结交企业界朋友进行招商,成了刘忠胜的常态化工作。为方便招商,让企业尽快熟悉蚌埠的发展情况,每次外出,他都要带着自己制作的投资宣传片。
“招商引资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以通过产业链招商、展会招商,或是环境招商、政策招商,甚至是感情招商,要想把招商工作做好,就是要广积人脉。”刘忠胜认为,招商从来不是蛮干,这是一场智力、体力、实力、感情的综合比拼。
对于招商工作,和企业建立联系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洽谈、签约、落地等全流程中,还要比拼城市区位、招商政策等企业发展所需的软硬件。刘忠胜总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提供对方需要的市场信息,满足对方的价值需求。为便于跟进项目,他还做了很多项目跟进表,对每家企业、每个项目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
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开展驻点招商和跑点招商近10年,刘忠胜拜访目标企业千余家,带领科室牵头促成了安徽禾晨化学、广东日丰电缆、广东心里程电子、比亚迪、鹏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0个项目落户我市,多次荣获省、市招商先进个人和招商标兵等荣誉称号。
驻点招商那几年,刘忠胜每年外出招商300天以上,每天早上七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宾馆,一天至少拜访三五家企业。在广州、深圳、东莞、宁波等地,他结交了很多商界大佬、上市公司总裁,成为了多地商界的红人,成为了很多企业家的座上宾。企业家们一句话、一个眼神,他已能心领神会,企业需要什么,大佬关心什么,想要什么?而蚌埠能给什么,怎么吸引他们来投资?已炉火纯青的刘忠胜拿捏得透透的。
预判甬蚌牵手,招商先人一步
刘忠胜有自己的拜访企业库,并且按照企业投资可能性将企业分为五个星级,每次外出招商前,他会做大量准备工作。他通过各种渠道全方位地了解企业,大到企业生产方向、与蚌埠乃至安徽的产业链关联度,小到企业负责人的喜好、脾气、祖籍等等。为了方便在珠三角一带招商,刘忠胜甚至自学了粤语。
在外招商经常走访企业,刘忠胜成为了企业家们的朋友甚至是智囊,发现企业的问题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有时甚至会主动帮助企业联系在安徽开展销售、合作工作,为企业拓展销售渠道等等。一件件实事办成,让企业家纷纷对刘忠胜刮目相看,有人甚至觉得相见恨晚。
去年12月,《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印发,确定宁波结对合作帮扶蚌埠。而在这之前,刘忠胜已经提前预判了两座城市的牵手。“一个是淮畔明珠,皖北铁路重镇,一个是东海明珠、海港枢纽,两地都有悠久历史和优势区位,产业协同发展空间很大,这种组合一定会擦出火花。”基于这个判断,刘忠胜从去年8月,开始提前开始谋划宁波招商并付诸行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刘忠胜赴宁波开展产业链招商,先后拜访重点目标企业100余家,摸排有效线索20余条,在谈项目12个,激智科技、长阳科技、永新光学等14家企业,其中上市公司9家,一大批成为重点意向合作企业,今年内有望签约2-3个。
“不愧是老刘,招商顶呱呱,这样的成绩不意外。”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同行们对刘忠胜的佩服常常溢于言表。朋友圈总能不断扩大,源源不断的人脉,每到一处总能很快和企业家们建立深厚的友情,这令很多人艳羡不已。“我们就是城市的推销员,出去不是有些人想象的灯红酒绿、吃香喝辣,四处碰壁、到处求人的情况很多,闭门羹不知道吃了多少。”在刘忠胜看来,最终只要有项目落地,能为蚌埠的经济发展出力,所有的委屈和辛苦是值得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