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7月26日讯7月16日,三峡港湾基金加速中心招商项目签约,现场签订3个投资合作协议。
近两年,忠县招商引资捷报频传:去年,忠县引进项目178个,协议引资268.3亿元,到位资金60.2亿元,招引项目数量和到位资金总量均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忠县累计引进项目112个,协议引资252.72亿元,到位资金55.16亿元。
忠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自身条件并无特别优势,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外地企业情定忠县,最终选择到这里投资?
全县上下形成共识: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2017年3月8日,忠县专业招商组产业分析会上,11个专业招商组的代表分别上台,围绕招商引资的情况和具体内容、忠县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挑战、企业痛点分析等展开演讲。
2018年7月11日,忠县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县投促中心、县发改委、县经信委等11个单位,限时汇报上半年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重点招商项目推进情况。
…………
类似有关招商引资方面的分析会、推进会,忠县每年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
实施精准招商、重点招商,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加快推动经济发展!2017年初,忠县从全县各级各部门抽调50余名精兵强将,组建起11个专业招商组。
不招商,何来产业?无产业,何来就业?
“抓好招商引资,是解决当前发展中各个难题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招商引资就是全县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大大小小的干部会议上,忠县县委书记赖蛟、县长江夏多次强调。无论是各类工作推进会,还是县领导讲话,无不释放出“高质、高效、持续推动招商引资”的强烈信号。
县委书记带头: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2017年春节长假后上班第一天,县委书记的办公室,未见县委书记赖蛟。原来,早在春节长假期间,赖蛟就奔赴于海南、重庆主城、广东三地,频频与各地企业家见面,开始了大力营销忠县之旅。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引进来。从县委书记、县长,到各部门、各乡镇负责人,各专业招商组以“扫楼”“扫街”的毅力招项目、引企业,同台竞技、协同招商。
去年,赖蛟出门招商50多天,江夏出门招商40多天,分管招商工作的副县长雷亚平飞机行程达8万多公里,全县全年累计开展招商活动1462天,拜访企业1396家,接待企业1913次。
洒下辛苦汗,收获丰硕果。一年多来,忠县成功引进五洲国际商贸城、医药产业园等33个投资上亿元的重特大项目。
引进来还要活得好:优化审批服务,营商环境向好
前不久,忠县行政服务中心办公室公布“只跑一次”和“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在300多个事项中,多数与企业有关。比如企业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发票认证等,只需在网上办理,实现“一次不跑”;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备案、企业所得税优惠备案等实现“只跑一次”。这件事,只是忠县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的一个方面。
“金凤凰”为何青睐忠县?2016年返乡创业的重庆迈威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小平认为,应从招商引资服务管理机制找原因——忠县按照“一个部门牵头、一张清单交接办理、一个项目秘书服务、一月定期通报考核”“四个一”服务管理机制,为每个入驻企业量身定制提供项目秘书服务,真正做到“一张清单落实到底、一个秘书负责到底”。
雷亚平坦言,以前招商、落地,部门单位各顾各的,很容易脱节,现在实行招商项目服务终身制,各部门单位主动服务、超前服务,努力让企业少跑腿、不跑腿。
数据不说话,却有说服力。新生港项目仅5个月办完前期所有手续,电竞场馆仅7个月建成,阳光电源光伏发电项目从开工到并网发电仅用76天,鑫旭锂电池等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四个一”服务管理机制创造的不仅是“忠县速度”,更体现出忠县“让项目为王”的理念贯穿于全民招商、招商签约、开工建设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真正实现招商项目与审批服务零距离、无缝隙。
各级各部门的贴心服务,让龚小平的迈威重工很快步入正轨,产品出口泰国。一直以来,他现身说法,主动为忠县引进配套企业奔走。
大打感情牌:创新开展“情怀招商”
陈涛是忠县黄金镇人,在深圳打拼9年多,早就有返乡发展的念头,但因对忠县投资环境、政策不了解,一直未能付诸行动。直到去年,与外出招商的县规划局“认亲”后,他将自己的鑫旭锂电池工厂整体搬回了忠县。
“这个‘认亲’就是我们招商创新工作中最重要的法宝——情怀招商。”雷亚平解释。
“别小看情怀招商。靠着它,咱们‘打败’了众多大都市。”雷亚平说。
筑巢引凤,需有良枝而栖。为吸引“金凤”恋巢,自身条件不太优越的忠县精心“扮靓”自我,敢于打破旧有招商模式,利用家乡情怀,最大限度凝聚起像陈涛一样在外打拼的30万忠县人。
“正是通过接触,家乡领导干部那种干事业、求发展的精神与我的家乡情怀不谋而合,所以我才毫不犹豫地做出回乡发展的选择。”陈涛说。(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