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多次闪婚闪离”的善意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近日,“女方多次与不同对象闪婚闪离应提醒”冲上微博热搜。

起因是,福州市长乐区民政局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透露,为防范结婚登记时的骗婚行为,“在办理结婚登记过程中,当发现女方曾多次与不同对象闪结闪离,或者发现双方当事人刚认识几天就申请登记时,我局要求窗口工作人员应予以提醒,尽量让双方当事人深入了解彼此后再来登记,避免因骗婚等问题引发矛盾纠纷和彩礼损失。”

就“女方多次闪婚闪离”作出提醒,能防住骗婚吗?长乐区民政局在答复中举例,“今年,共对3个玉田镇、罗联乡过来闪结的男方当事人进行了提醒。事后,经了解,女方确实存在通过结婚骗取彩礼嫌疑”,基于实践经验来看,的确有一定效果。

就防范骗婚来说,事前预防有时比事后挽回重要得多。这是因为,虽说骗婚是以婚姻为诱饵诈取他人财物,但正常婚恋中多少也会涉及经济往来,这中间存在模糊和争议地带。

翟欣欣骗婚案中,就有多位业内人士提到,若在婚恋期间一方连续编造种种理由骗取巨额钱财,则涉嫌诈骗犯罪;如果男女双方领取了结婚证,形成法律上的婚姻关系并存在共同生活的事实,由于女方贪图钱财、家庭意识淡薄等,导致两人无法共同生活的,一般不宜定性为骗婚。

这既是说,官方提醒有其必要,能够减少争议、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也在提醒,外界的保护作用有限,当事人自我保护至关重要。不难看到,对女方多次闪婚闪离情况予以提醒,主要针对的是多次作案的职业婚骗,对于初次作案的婚骗,最终还是要靠当事人自己擦亮双眼。

另外,多次闪婚闪离、存在骗婚可能的仅仅是女方吗?说起“彩礼”,的确容易让人觉得男性是受害者,可若是范围更广的“财物”呢?各地法院发布的“婚恋交友”诈骗案件中,不乏男性多次闪婚闪离骗取女性财产的例子。故而,不妨将工作人员发现女方曾多次与不同对象闪结闪离应提醒,改为发现一方多次闪婚闪离应向另一方提醒,以更加有效地防范骗婚行为。

THE END
1.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花两万多元购买VIP服务却遭遇不实相亲信息……当下,针对青年“脱单难”的痛点,越来越多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推出各式婚配服务。但一些平台利用消费者急于“脱单”的心理,挖坑设套,诱导年轻人花钱购买昂贵的会员服务,却在服务中暴露出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公平等诸多问题。面对套路繁多的网络https://m.gmw.cn/2024-05/14/content_1303736397.htm
2.婚托骗子“杀猪盘”婚恋网站“实名认证”了啥?婚恋交友平台常有婚托、骗子出没,在“杀猪盘”电信网络诈骗中,骗子更是潜伏在婚恋交友网站寻找下手目标。此前多部门曾联合发文,推动婚恋交友平台严格执行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婚恋交友平台仅凭手机号和验证码即可注册使用,实名认证并非强制性要求,很多个人信息的真实性更是无从https://www.hntv.tv/rdyyb/article/1/1850856431311745025
3.线上相亲被骗婚恋平台是否担责?——中国青年网有人相亲遇到真爱,有人相亲被骗数万。近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案例引发关注。该案中,一女子通过某线上婚恋平台购买相亲交友服务,却被该平台一男子以“从事期货交易”为由先后骗取80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云相亲”概念迅速兴起,以门槛低、交友快、效率高等为特点的各类线上婚恋平台拔节生长。但与此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12_15643042.htm
4.请擦亮双眼:识破“白富美”真面目检察请擦亮双眼:识破“白富美”真面目 婚恋关系是构成社会细胞、家庭单元的基础关系之一,应当是纯粹的、坚实的,部分人却利用或假借婚恋交友机会骗取亲密关系人的财物,严重损害了社会交往的诚信基础。近日,上栗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一名涉嫌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梁某某。https://www.jxzfw.gov.cn/2021/1012/2021101236141.html?from=timeline
5.女子遭遇PUA被骗180万!教你如何识别“渣男”南方plus警方查明,陈小姐结识的这位“温柔体贴”“勤奋上进”的“男友”张某,完全是个利用网络交友的骗子。 这篇文章将会教你擦亮双眼,认清网络婚恋诈骗的环环套路及背后真相。 第一套 明面——有缘人,网络牵情 在增城打拼多年的陈小姐,因为工作关系每天都要保持QQ在线。2018年5月的一天,陈小姐的QQ上收到一个陌生人的加友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8/14/c3898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