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深入我们的生活,犯罪分子的洗钱手段也越发多样,背后隐藏着各种套路和手法。如何识破这些隐藏在身边的陷阱?一起来揭秘!
案例一:传统“供卡型”洗钱
案件解读:禁不住高额报酬诱惑,将自己或他人的银行卡出租、出售给不法分子用于“走账”,可能涉嫌洗钱犯罪!案例中白某与谈某某明知自己的行为后果仍然提供银行卡转账及线下取现的,是一种特殊情况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也即洗钱罪;而生活中许多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提供银行卡给予违法犯罪分子实施洗钱行为,则有可能涉嫌帮信罪。
如何应对:不管收到何种请求,切勿出借名下银行卡及各类资金账户!
这里的资金账户不仅包括银行账户、储蓄账户,还包括股票交易账户、期货交易账户等。出借银行卡风险良多,包括: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法律责任甚至构成犯罪;信用损害;财物损失;银行账户限制;不良征信记录等。为了自身的信息安全以及避免法律风险,请务必规范使用名下银行卡。
案例二:虚拟货币交易洗钱
案件解读:虚拟货币具有匿名性、去中心化、交易便捷性等特征,许多犯罪分子选择通过购买、销售虚拟货币等方式,将“黑钱”洗成“白钱”。此外,虚拟货币还会被包装成投资理财的形式,以高息诱惑,诱导普通人进行充值、转账等,虚拟货币成了洗钱的“隐形衣”,让普通人成为洗钱犯罪的受害者或参与者。
如何应对: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或交易请求,提高鉴别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
案例三:实体店洗钱套利
案件解读:烟酒、鲜花礼盒、黄金、手机等这类方便变现的商品通常会成为洗钱犯罪分子的目标。他们提出将钱款打入商户经营者的银行卡账户,其实商户收到的“预付款”或者“货款”实际就是其他案件的“赃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