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别掉进网络诈骗圈套

原标题:网络投资、冒充客服与网络交易为高发诈骗类型小心!别掉进网络诈骗圈套

刷单兼职可以“足不出户、日进斗金”?刚认识的网友叫你一起投资、挣钱买房?随着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信息化、大数据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所觊觎。如今,网络诈骗呈现出团伙化、跨境化、精准化、多样化等特征,新型诈骗方式花样百出。那么,网络诈骗有哪些常见的套路?怎么分辨和避免?

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在直播中向网友讲解诈骗案例并进行有奖竞答互动。邹训永摄(人民图片)

莫陷“杀猪盘”骗局

“投了50多万元后,我就再也联系不上他了。”看着长长的转账流水单,刘女士幡然醒悟,自己无疑是陷入了“杀猪盘”圈套。

数月前,30岁的刘女士在一个婚恋网站上认识了“高富帅”陈某,二人迅速确立恋爱关系。交往一个月后,陈某以一起赚钱买房为由,要求刘女士向某投资平台汇款。刘女士表示,一开始她只是投了几千块钱“试试水”,获得收益并提现后,自己胆子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全军覆没”。

刘女士的情况并不鲜见。杀猪盘,是指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导受害人投资赌博的一种电信诈骗方式。据调查,“杀猪盘”类交友诈骗是近年来高发的网络诈骗。腾讯守护者计划安全团队专家表示,“杀猪盘”诈骗中,受害者受损金额最大,且女性为主要受害群体。

据了解,“杀猪盘”诈骗流程一般是这样:诈骗团伙在“找猪”过程中,确定合适的目标画像和平台,通过“养猪”培养感情,最后,在设套骗财、诱导删除证据、拉黑删除、换账号等步骤后完成“杀猪”。

“从法律角度看,在‘找猪-养猪-杀猪’三部曲中,行为人都可能构成违法犯罪。”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院研究员郭旨龙建议,要加强防范意识,谨慎交友,对涉及投资理财等行为保持高度警惕,避免未经核实身份支付钱款,受骗后应及时通过民事诉讼的途径进行维权。

擦亮双眼,识别“套路”

近年来,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低作案成本、远程非接触性特点决定的超强隐蔽性,配合诈骗手段的更新迭代,让网络诈骗花样百出。

受疫情影响,有些人产生赚外快的需求,网络上出现许多“足不出户、日入斗金”的“刷单兼职”招聘。往往受害者垫付刷单资金后,却迟迟等不来返回的钱款。防范意识相对薄弱的大学生、“宝妈”、待业者是兼职诈骗的主要对象。

此外,随着各种短视频APP兴起,平台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娱乐的同时,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也充斥其间。发生在短视频平台上的高发案件类型主要有刷单类诈骗、贷款类诈骗、投资理财类诈骗、虚假中奖类诈骗等。

专家提醒,无论男女,不分年龄,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猎物”。网络诈骗方式如同“病毒”进化一般蔓延、更新、扩散,信息化时代下,更需要我们擦亮双眼,识别“套路”,进一步加强防范意识与分辨能力。

青岛开发区公安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的民警在网上巡查。张进刚摄(人民视觉)

学会防范,避免上当

网络诈骗屡屡得逞,网民深受其害。有机构总结出“五要五不”防范口诀:陌生来电要警觉,不大意;网络信息要查证,不轻信;可疑链接要谨慎,不乱点;资金转账要核实,不着急;一旦被骗要报警,不犹豫。

“网民应对‘杀猪盘’、‘卖茶女’、网络刷单、假冒客服等常见诈骗套路有一定的了解,避开诈骗陷阱。”郭旨龙建议,在互联网虚拟世界中,网民要保护好个人隐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购物时尽量去信誉良好的公司所开设的网站或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的网站,购物前可以通过工商局官网等查询工商信息,一旦察觉被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并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同时,网络安全公司、公安机关及网络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网络诈骗犯罪的侦查与打击力度。例如,网络诈骗涉及的网站平台也应主动承担责任,加强个人信息识别系统,实时监控,最大程度保障用户的安全。“杀毒软件”的使用也至关重要,网民应定时查杀病毒,及时修复肆虐危害的漏洞,防止网络诈骗发生。

专家指出,网络诈骗具有非接触、时空跨度大、技术含量高、专业性强等特点,且犯罪环节多、涉及主体多,公安机关更应完善侦查工作机制,增强自身侦查办案能力,延伸追查团伙“上游”,实施全链条打击,守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

THE END
1.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花两万多元购买VIP服务却遭遇不实相亲信息……当下,针对青年“脱单难”的痛点,越来越多网络婚恋交友平台推出各式婚配服务。但一些平台利用消费者急于“脱单”的心理,挖坑设套,诱导年轻人花钱购买昂贵的会员服务,却在服务中暴露出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公平等诸多问题。面对套路繁多的网络https://m.gmw.cn/2024-05/14/content_1303736397.htm
2.婚托骗子“杀猪盘”婚恋网站“实名认证”了啥?婚恋交友平台常有婚托、骗子出没,在“杀猪盘”电信网络诈骗中,骗子更是潜伏在婚恋交友网站寻找下手目标。此前多部门曾联合发文,推动婚恋交友平台严格执行实名认证和实名注册,严厉打击婚托、婚骗。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婚恋交友平台仅凭手机号和验证码即可注册使用,实名认证并非强制性要求,很多个人信息的真实性更是无从https://www.hntv.tv/rdyyb/article/1/1850856431311745025
3.线上相亲被骗婚恋平台是否担责?——中国青年网有人相亲遇到真爱,有人相亲被骗数万。近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的一起案例引发关注。该案中,一女子通过某线上婚恋平台购买相亲交友服务,却被该平台一男子以“从事期货交易”为由先后骗取80余万元。 近年来,随着“云相亲”概念迅速兴起,以门槛低、交友快、效率高等为特点的各类线上婚恋平台拔节生长。但与此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11/t20241112_15643042.htm
4.请擦亮双眼:识破“白富美”真面目检察请擦亮双眼:识破“白富美”真面目 婚恋关系是构成社会细胞、家庭单元的基础关系之一,应当是纯粹的、坚实的,部分人却利用或假借婚恋交友机会骗取亲密关系人的财物,严重损害了社会交往的诚信基础。近日,上栗县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一名涉嫌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梁某某。https://www.jxzfw.gov.cn/2021/1012/2021101236141.html?from=timeline
5.女子遭遇PUA被骗180万!教你如何识别“渣男”南方plus警方查明,陈小姐结识的这位“温柔体贴”“勤奋上进”的“男友”张某,完全是个利用网络交友的骗子。 这篇文章将会教你擦亮双眼,认清网络婚恋诈骗的环环套路及背后真相。 第一套 明面——有缘人,网络牵情 在增城打拼多年的陈小姐,因为工作关系每天都要保持QQ在线。2018年5月的一天,陈小姐的QQ上收到一个陌生人的加友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8/14/c3898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