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眯眯眼就已经是辱华标志类比黑人摘棉花新闻频道

指责西方用“眯眯眼”辱华就是看不起眯眯眼么?

要理解这个问题,不妨和“黑人摘棉花”做个类比。

人们把“黑人摘棉花”视为一种歧视性符号,不是因为大家看不起摘棉花这项工作,而是因为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国南方没日没夜摘棉花的这段血泪史。

同样的道理,我们反感西方国家用“眯眯眼”符号化中国人,也绝不是我们反感眯眯眼这种长相特征,而是反感西方借由这种长相特征来构造辱华符号的历史渊源和认知习惯。

我们知道,无论是大眼睛还是眯眯眼,不过是环肥燕瘦、萝卜青菜。

但我们也应知道,西方社会把“眯眯眼”当做工具来构造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甚至是辱华标志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

近日,某品牌产品宣传海报中,模特的“眯眯眼”等元素,备受质疑;电影《雄狮少年》,也因主要人物造型是“眯眯眼”的问题,引来争议。

对这一类问题,应该如何看待?我们进行了一次“圆桌会”,也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探讨。

从产品角度看:

充分尊重受众,才能赢得市场

必须周全考虑主流文化、大众审美和受众心态,没有这样的受众意识,轻则闹个笑话,重则适得其反、彻底“翻车”。

我觉得这是品牌形象塑造和大众审美的一次正常碰撞。

消费品牌选择模特是为了增加社会公众对他们的好感度,他们可以引导公众接受,但不能挑战大众的普遍审美。

品牌选择的模特,代表品牌的形象和价值,如果引起公众不快,就会在市场上产生负面效应。

是的,将“眯眯眼”作为一种辱华标志,有着很长的历史渊源。

因此,“眯眯眼”某种意义上确实牵动了人们的民族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个人特征打造、用于商业宣传的文化产品,应当尽可能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和产品气质是否相符,二是大众审美能否接受。

无论是海报、还是视频,做出来都是给人看的,那就需要兼顾大众的审美意趣。

以表达文化自信、传播正能量为根本,根据市场反馈,不断调整表达方式、宣传内容,推出更多消费者买账的文化产品,企业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市场的尊重。

的确。包括模特的选择、人物的造型等等,从审美的市场接受度上来讨论,消费者作为受众,有投好恶票的权利,这本身也是在给品牌以市场反馈。

更多注重文化内涵和产品质量,才能更好赢得市场、也赢得认同与尊重。。

从审美角度看:

培养健康审美趣味,涵养强大审美自信

正如人有高矮胖瘦,人的长相也各有特点,“眯眯眼”、吊眼梢本就是客观存在的样貌特征。

在此基础上,有环肥的丰腴美,有燕瘦的苗条美,有人推崇纤细,有人推崇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审美标准,个人的审美偏好也各不相同。

这是个人的自由,也是个人权利。

从这个角度看,眼睛大也好小也好、肤色深也好浅也好,每个人尽可以保持自己的审美偏好,无需定于一尊。

不过,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也都会有属于自己的风尚,这是一种大众审美或者说社会审美。

我们包容多元的个体审美趣味,但也需要形成一种健康的大众审美,更需要塑造一种向上的主流审美。

这样的审美,决不能是扭曲的、恶俗的;塑造这种审美的大众文化产品,也不能是媚俗的、病态的、矫揉造作的。

眼睛可大可小,但要精气神十足;身材可胖可瘦,但要自信从容阳光。

这样,整个社会的审美才能更健康也更健全。

一个基本前提是,不能让西方塑造我们的审美。

对于他们恶意的丑化和不怀好意的污蔑,要保持足够的警醒并予以反击。

在历史上,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人就有“傅满洲”“查理陈”“苏西黄”这样的刻板印象,“眯眯眼”甚至成了一种辱华符号。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尤其需要防止被这种歧视性的审美趣味给带歪了。

不过,对于用“眯眯眼”之类的符号辱华,反击的行为绝不是对内上纲上线、自我审查。

否则,如果再嘲笑低鼻梁、黄皮肤等特征,我们又该如何自处?这个道理并不复杂。

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我们反对的不是“眯眯眼”,而是反对以下两点:一是,基于陈旧刻板印象、特定身体特征的歧视;二是,刻意讨好西方审美、在曲意逢迎中定义中国的现象。

这当中不仅有审美的问题,更有心态的问题、文化的问题、政治的问题。

其实,无论是模特的长相,还是自己的容貌,我们都应该欣赏和悦纳多样的美,以不同的风采展现中国的审美。

只有建立由内而外的自信,才是对歧视的最好反击。

如若没有这样的自信,就容易被类似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反而把西方的偏见当成了唯一的标准,“是人之非,非人之是”,为了赞成而赞成、为了反对而反对。

当我们有足够好、足够多的作品和产品,来提升对何为美、何为时尚的定义权、话语权,才能走出被西方审美文化带偏节奏,乃至被其所侵袭的境地。

从传播角度看:

坚持效果导向,也避免“扣帽子”

应该说,舆论场的反映,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公众对美西方辱华标签的警惕,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

但对“眯眯眼”的讨论,既需要分清对象,更需要分清动机和场景。

在艺术创作中故意丑化中国人,甚至以比“眯眯眼”的手势表达歧视,这样的西方偏见,我们不接受,也会有力反驳。

爱国是本能,维护民族尊严是每个中国人天然的情绪。

不过,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情景地认为,眼睛小就是“眯眯眼”,只要使用小眼睛模特一律就是辱华,这多少也有些太过敏感了。

可以不同意类似的审美,可以讨论艺术创作的方向,但没必要上纲上线。

质朴的爱国热情可以理解,但确实要一事一议,不能把不同的情形混为一谈,笼统扣上帽子,跟风喊打喊骂。

应该容得下多元化审美,各美其美,才能拼凑起美美与共的图景。

此外,还应格外注意防范,一些自媒体利用公众朴素的爱国情绪,恶意引战、拉仇恨、搞对立,污染网络空间。

眯眯眼已经成了一种特别的议题设置,我们应该警惕辱华问题,也应该警惕借眯眯眼议题搅混国内舆论,乃至强迫选边站队制造分裂。

诛事不诛心,诛心无完人。

网络舆论纠纷的纠结点,就在于很难区分诛事还是诛心。

一个话题设置成公共话题,一种行动设置成公共选择,便会考验舆论走向、也考验公众心态。

对眯眯眼的话题,尊重审美多元是第一层,警惕对立分裂是第二层,呼吁理性看待是最高层。

一种社会观念的形成,往往具有复杂的历史原因、现实因素,眯眯眼被视为对亚裔的歧视,这在社会观念层面特别是在西方社会已经成为共识。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企业不正视客观存在的观念、不清楚可能造成的争议,甚至试图迎合西方的刻板印象,本身是不可取的。

我们尊重审美的多元、尊重个性化差异化的表达,但进入到公共传播领域必须坚持效果导向,特别是要避免陷入西方设置的话语陷阱。

审美是客观的,可以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而变化,但在社会现实没有变化之前,有必要尊重客观规律和现实。

THE END
1.婚恋交友节目范文10篇(全文)1988年,山西电视台开播电视征婚节目《电视红娘》,旨在为单身男性提供相亲平台,开启了我国婚恋交友节目先河,其节目形态为“自我推销形态”式,它主要采用征婚者在镜头前简单自我介绍的方式来完成相亲,其前期以《电视红娘》为代表;后期以北京电视台《今晚我们相识》为代表,节目开始加入了征婚者的一些生活镜头作为辅助介绍。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ysrdv5c.html
2.Contents/premium.mdatmaster·Newslab2020/Contents·GitHub4.反市场的资本主义 5.去自然化 599 水门事件50年:被遗忘的灵魂人物 2022/7/12 水门报道的灵魂人物; 被流行文化改造的记忆; 神话与现实。 598 安倍晋三 2022/7/9 安倍晋三遇刺; 日本政坛的左与右; 安倍晋三:新闻自由的敌人; 为什么安倍晋三遇刺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https://github.com/Newslab2020/Contents/blob/master/premium.md
3.刻板印象:每个人都会被歧视,别让偏见和标签决定了你是谁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对对方的观感一落千丈?直到看完《刻板印象》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 因为“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各种偏见”。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歧视别人或被别人歧视,偏见和标签无处不在,它成为我们的标志,也成为我们的负担,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095734/
4.当你长大明白了人性:要学会心平气和的面对各种兵荒马乱,心狠手辣曹操: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F吾,杨绛先生说:“长大了,就要学会,心平气和的面对各种兵荒马https://www.meipian.cn/50s1uce7
5.偏见的本质(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最新章节一种方法就是在开始之前找出哪些群体之间的比较会更有成效。这似乎有无数种可能性。但检视那些遭受偏见的群体类型,我们发现至少可以划分出十来种: 种族,性别,年龄层,文化族群,语言族群,地区,宗教,国家,意识形态,种姓,社会阶级,职业,教育水平,各种各样的利益群体(如矿工联合会、美国医学会、扶轮社、兄弟会等)。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554224/10.html?showDownload=1
6.这10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你知道几个?你越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机会就是牺牲一只脚。这就是著名的“鳄鱼效应”,也叫“鳄鱼法则”,常被应用于股票交易市场中,即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时,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https://www.360doc.cn/mip/1053158584.html
7.我们一直对“心理”有很多误解,心理降知识科普任重道远!公众污名使得受污名者在生活各方面受到歧视,还会使其家人、朋友受到连带污名的影响。个体会将污名进行内化,形成自我污名,被污名者将公众对心理疾病的刻板印象内化,将偏见、歧视和负面评价转向自己,表现为自责、自我贬低、社会退缩和负面情绪等,甚至自暴自弃、行为退缩。自我污名会让被污名者体验到强烈的刻板印象威胁和https://xl.hzu.edu.cn/2021/0506/c7969a209578/page.htm
8.了解LLMOps架构模式如何在本地或云端评估微调和部署HuggingFaceTransformer 架构中的自注意力机制是一种机制,它使模型能够衡量序列中不同单词相对于彼此的重要性。在多头变体中,注意力机制被多次应用,每次都关注输入的不同方面。这使得模型能够捕获序列中的各种关系和依赖关系,从而增强其理解上下文和长距离依赖关系的能力。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7863729/article/details/140803779
9.女性题材电视剧《三十而已》的女性形象及受众反馈分析(附问卷《三十而已》传递出新时代独立女性渴望选择自由的婚姻观、价值观、世界观,意在破除传社会对女性诸如“贤妻”“女强人”的种种偏见和刻板印象,重赋女性直面生活、直面自我的勇气,鼓励女性坚持独立且独一无二的自我。 (二)《三十而已》中的价值引导 电视剧中人物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婚恋选择等反映了社会思维的现状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422/6101131122010121.shtm
10.胡晓曼除了运营策略之外,您觉得什么样的技术内容才是开发者社区的优质内容? 「胡晓曼:」我认为一个开源社区只要是开发者能够从内容中对社区项目的技术实现有所了解、有所兴趣、有所感悟,能学到知识,都是优质的社区内容。 进步像咖啡一样让人上瘾 你现在的工作节奏是怎样的?你认为自己“卷”吗? https://gitee.com/gitee-stars/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