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家乡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历史悠久、人文底蕴厚重,每当和别人聊起家乡,我都会自豪地说,荆州是《三国演义》中十分重要的地方,公安就是中学语文教材里提到的明末散文家“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家乡。别人问我,一个地方为何叫“公安”?我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近日,读到《地名里的中国》(《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编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3年5月出版),我才知道“公安”称谓的由来。当年,刘备屯兵荆州孱陵地区,职衔为左将军,人称“左公”,遂取“左公安营扎寨”之意,改“孱陵”为“公安”。
我国幅员辽阔,“公安”只是众多地名中的一个,该书还讲述了许多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熠熠生辉的地名。这本书里,地名不只是地理名词,更是古人与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历史社会深度“交流”后留下的人文印记。“人文家国,历久弥新。”地名本就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该书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多个角度探究地名背后的人文底蕴、文化根脉,梳理中国地名的历史渊源和演变规律,让我们通过地名将过去与现在、先人与今人连接起来,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
地名凝结着古人关于取名的美学,是古人智慧的浪漫表达。“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三山五岳”是华夏大地上的顶流名山,也是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地名烙印;“天下黄河”“不尽长江”,还有流淌在神州大地上的其他河流,譬如“渭水、西湖、滇池”,无不包含着水、江、河在中国文化中的丰富内涵。
山川湖海是古人的自然之梦,被蒙上了极富浪漫气息的神秘色彩。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秦始皇求仙的蓬莱仙山外,书中还讲述了广州市海珠区的神秘传说,湘君、湘夫人与八百里洞庭的神话故事,等等。这些浪漫的神话传说让地名得以世代流传,神话故事也因地名而有了传承的载体。
地名中的中国式浪漫,少不了诗歌的份额。书中提到了许多以古诗词命名的地名,如《诗经·小雅》中的“南有嘉鱼”,将乡土味十足的“鲇渎镇”,升级成清新雅致的“嘉鱼县”。
地名中的浪漫不只是审美层面的,还有生活层面的。例如,见证平乱的“阜康、伊宁、遵义”,期许安宁的“旌德、淳安、嘉义”,但愿平海波的“定海、镇海、威海”等,都寄托着人们对平安稳定生活的殷切向往。历史上,在每一次筚路蓝缕的迁徙过程中,华夏先民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冀,“祈望水草丰美、风调雨顺,祈望百兽温顺、毒瘴不侵,祈望健康长寿、无病无灾……”最终,所有的美好愿景都落在了寻觅到的栖居地上,他们饱含深情地为新的家园取名,并努力把这一方水土建成为充满欢声笑语的人间乐园。
地名还反映出先民朴素深沉的哲思。唐朝人张谓在《长沙风土碑记》中写到,“上为辰象,下为郡县”。“长沙”被认为来自二十八星宿中轸宿的小星“长沙”,人间的长沙原来是天上的星辰。此外,还有天地交互的“娄底”、阴阳相辅的“江阴”、五行生聚的“洛阳”……这些地名蕴含着古人对宇宙星空、世界本源的思考,是我们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钥匙。
“地名,家和乡的名字。”地缘身份是一个人文化认同的重要方面,我国有三千多个县市,许多地名穿越千年、流传至今,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和文化坐标。“家乡之名宛如神奇的咒语--在中国成千上万的地名中,它或许平淡无奇,但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独特的存在。”这是属于中国人的一种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