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广州一对新人在麦当劳举行婚礼的新闻,在微博上火了。传统婚庆产业一直有着“金九银十”的说法。然而这个九月、十月,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Z世代展现出的婚礼新风尚,则着实让婚庆行业有些措手不及:动辄几十桌的婚宴、盛大的接亲仪式、千篇一律的影楼风婚纱照……年轻人们似乎越来越不买账。与此同时,各种别出心裁的结婚方式开始涌现:火锅店的热闹聚餐、民宿的温馨派对、游轮上的浪漫婚礼……
往小了说,婚礼新风尚下,展现的是年轻人们从“悦人”走向“悦己”;往大了说,则是全社会推进移风易俗下,年轻人正在用“小仪式”引领着“大文明”。
仪式简约却不简单
尽管已经过去两年了,覃乐与爱人依然觉得,自己的那场婚礼,充满了仪式感并且值得终生铭记。特别的是,那是一场只有6个人的婚礼。
那一年,覃乐与爱人在大理的苍山洱海间,许下终身承诺。没有熙攘的人群,没有冗长复杂的流程,现场见证者只有双方的父母和洱海宁静的美景。“我们都有点社交恐惧,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处理繁琐的婚礼流程,旅行结婚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覃乐回忆道。
覃乐对那场婚礼的每一个细节都感到满意和怀念。“这样的婚礼不仅节省了开支,还让我们全家人共享了一个难忘的假期。婚礼结束后的这两年,我们一家六口很难再聚齐,那次旅行成为了我们珍贵的回忆。”
覃乐坚信,婚礼的意义并不在于人数多少,她选择极简婚礼,是因为她对婚礼有着更高的期待。“我希望婚礼能回归到爱情本身,”她说,“人数少并不意味着简单。相反,我们通过精心策划,让这场婚礼充满了意义和情感。”
6个人的婚礼图源:受访者
在年轻群体中,覃乐并非异类。根据婚嫁行业订购平台“中国婚博会”推出的《2024结婚行业全业态消费动态报告》显示,相较于以前三五十桌的大场面,新人们的婚宴更加趋向于“小而精”。即便是办酒,桌数也在日趋减少,如北京、上海8至15桌成为主流。百合佳缘发布的报告《那些关于婚礼的小九九》也显示,年轻人期待的婚礼规模更趋轻量化,婚宴规模10桌以内成为首选。
平湖95后小夫妻骑共享单车结婚图源:乐享平湖
消费更理性而非降级
年轻人对于婚礼口味的变化,婚庆策划师感触最深。
“曾经,婚礼策划界常常遇到‘百万大场’的盛况,但如今这样的场面已不多见。”浙江嘉兴的资深婚礼策划师层冰倩向记者透露,随着年轻人步入婚姻的殿堂,婚礼的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消费观念也趋于理性。如今,人们更偏爱小众而有特色的婚礼,不再像以往那样不惜重金打造奢华婚礼。
然而,消费观的变化,并不意味着“消费降级”。与传统婚礼讲求排场相比,年轻人在“请客吃饭”上花的钱虽然少了,但是对于一场个性婚礼的策划,依然是舍得花钱的。根据《那些关于婚礼的小九九》的调查报告显示,广大未婚青年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婚礼策划。特别是女性,据调查,在“婚礼最值得花钱的地方”这一题中,未婚女性选择最多的前三项分别是婚礼策划、婚纱照和婚礼摄影,酒席并不在其列。
因此,作为传统行业的结婚行业,在Z世代个性化需求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面临挑战,也有着机遇。Z世代个性化需求的推动下,婚庆行业正不断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通过提供创新和个性化的服务,婚庆行业也在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赢得Z世代的选择。
公交车婚礼图源:受访者
此外,当目的地婚礼作为一种新兴的婚礼形式背景下,在云南、海南、四川等地区,已经形成了专门服务于目的地婚礼的成熟产业链。
“婚礼可以是一场旅行,一次家庭聚会,一次心灵的交流。”层冰倩说,Z世代的婚礼,是对传统婚礼形式的一种颠覆,也是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拥抱。
小仪式背后有着大文明
从昔日追求奢华繁复的婚礼仪式,到如今崇尚简约与创新的婚礼风尚,Z世代的婚礼趋势不仅映射了社会的进步,更是时代变迁的生动写照。
李芬认为,这种趋势同样反映在Z世代的婚恋观和婚姻观上,使得他们在选择婚礼形式时更倾向于个性化和自我表达。“也就是我们说的更‘悦己’。”
包大巴的婚礼图源:受访者
在这场改革中,遏制高价彩礼、摒弃过度的婚礼流程如“四大金刚”、“堵门游戏”等,也成为了婚俗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些措施旨在推动婚礼文化向更精简、更文明的方向发展,让婚礼回归到其本质——庆祝爱情和承诺,而不是物质展示或社会地位的象征。
这些变化也影响了Z世代的婚恋观,让婚礼的“质量”不再由其“分量”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