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网络上,不仅大多数消费者可以自助办理退换货手续,针对诚信记录良好的消费者,淘宝等电商平台推出的“即点即退,瞬间到账”的“极速退款”机制更是让人们敢于放心下单。但是《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自助退货退款往往设置了一定的期限,到期的自助维权入口就会关闭。如果遇到产品下架,消费者的维权会更加困难。“买花最愁货不对板。”日前,北京消费者洪女士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反映,今年她曾遭遇过两次购买鲜花货不对板的情况。一次是去年网购的荷兰菊莎夏辛苦养了十个月开花后,发现竟然是荷兰菊妮可;另一次是今年春天购买的月季蓝色阴雨,前不久竟然开出了红色的花。“曾经想要申请售后,但是已经超过期限了,维权太麻烦,算了,反正也开花了。”洪女士说。
北京消费者张女士也遭遇了网购鲜花货不对板的问题。但其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维权过程中她却遭遇了死结。据介绍,2020年5月,张女士在电商平台“俩姐妹花房坊”购买了3个荷兰进口重瓣大花朱顶红种球,她是根据不同品种种球匹配的图片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型,收到种球后又严格按照页面上的要求种植。今年春节前,朱顶红终于抽出了花剑,但一直等到朱顶红全都开放,张女士才不得不承认自己上当了,开出的花无一例外都是单瓣国产朱顶红。“再打开我的订单,发现产品已经下架,而且图片也都被删除了,无从对比。我多次联系店铺客服,消息虽然显示已读,但是始终无人回复。”张女士不死心,又向平台投诉店铺出售假货,并要求退一赔三。平台客服表示,可以给张女士退款,但是如果要求退一赔三则需要提供产品销售链接。张女士表示商品下架,已没有链接;而客服表示,如果不能提供则无法三倍赔付。“正常的维权诉求,就陷入了这样的死结。为了赔偿的百八十块钱费这么多口舌实在是不值得,只能算了。”张女士说。
举证难题困扰维权
不过,两位专家均认为,在此类问题的维权过程中,消费金额偏小、举证难、维权成本高常常是造成消费者放弃维权的重要因素。“有些消费者买到了假货,但是往往无法找到相应的机构为其验真或者证伪。”朱剑桥说。
“消费如何证明自己购买的问题食品是在符合存储条件的情况下发生了变质,是个难题。”吕来明表示。
前文所述消费者张女士则是由于销售页面关闭,无法获取举证信息而陷入了维权困境。
超期维权问题并非完全无解
“超过了维权期限该如何索赔”《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发现,网络上有不少人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为此,记者也将这一问题提给了各电商平台的客服热线工作人员。
京东客服热线也表示,对于超期维权的情况,消费者可以联系线上或者热线人工客服,说明情况。
相较于线下经营者,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电商平台拥有更强的数据沉淀和分析能力,更可以深挖消费者投诉背后的共性原因,进而对平台规则不断进行改良,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化解买卖双方之间的矛盾。因此,通过对于消费和维权大数据分析,发现问题,并通过优化平台规则为消费者提供维权便利,或可成为化解超期维权难题的良方。对于承载数亿消费者、百万商家的电商平台,平台规则的任何一点微小进步,都将带来十分可观的社会效益。
同时,需要提醒消费者的是,证据是达成自己维权诉求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消费的过程中,一定要提升保留相应证据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