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消费者在中和教育购买公共营养师网络培训课程,在开课前国家取消了公共营养师证书考试,于是消费者申请退费,但中和教育设置重重关卡,拖欠两个多月,至今没给消费者退款。《天天315》本期聚焦:培训机构收钱就变脸,退费难于上青天。
杨小姐回忆说:“当时我报了两个科目,一是营养师的科目,还有一个是国际认证的科目,我保留了国际认证的科目,把营养师的课程给取消了。大概是12月26日,我根据他们的一个说明,到他们的教务处去取消,现在已经3月份了,已经快两个多月了。他们当时跟我承诺的是10到20个工作日退费。”
中和教育工作人员说,学员要和退费老师联系,确定退款金额之后再邮寄退费协议,再等上4、5个工作日才能开始走退费程序,具体杨小姐还要等多久才能拿到退费她也不知道。
杨小姐最初购买中和教育的培训课程时,选择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公共营养师,还有一个是国际认证的科目。杨小姐说,当时给她打了折,具体每个课程究竟是多少钱,她自己也不太清楚。现在提到要确定退款金额,她担心中和教育会扣钱。
杨小姐说:“它的缴费记录写得不明不白,我记得两个班一共花了5000多元,当时又给我打了一个折。所以退费金额也是需要协商的一部分内容。”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和教育第一次因为退费和学员之间产生纠纷。就在去年7月,多名中和教育学员向媒体爆料,他们在中和教育报了名交了钱,却迟迟没有被安排上课,有些学员拖了一年多,还是没有办法入学,只好申请退学退款。然而,这些学员退学容易,退款却很难:明明签好了退款协议,明确了退款日期,可是退款却被中和教育一拖再拖。当时中和教育在上海的负责人李先生说,公司在资金方面管得很紧,每个月给上海地区的退费额度只有两三万元。他们给学员的说法和今天案例中给杨小姐的说法一样,要经过退费申请、商讨退费金额、签订退费协议等重重关卡之后,还要再等4、5个工作日。但事实上,很多学员等了超过半年也没有拿到退费。
“交钱容易,退费难、交钱之后就变脸”这样的情况广泛存在于当前的教育培训行业。上海的余小姐在某教育机构报名会计培训课程,并与机构约定试听一节课,如果不满意可要求退费,还在合同上写明了。结果试听后,余小姐并不满意,于是提出退费要求,却遭到了培训机构的拒绝。
余小姐说:“我跟他们说这个上面写着如果你第一节课不满意,可以来退费的。他说这个不满意,不是由你说了算,而是由这个满意度调查表之类的决定。”
于是余小姐向当地消保委投诉,在消保委调解后,培训机构才答应了余小姐的退费请求。
关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我们的消费者又应该用什么样的法律武器来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应该说不仅退费难,在教育培训行业还有很多其他的题存在,比如名师徒有虚名、学校卷款跑路等。
经梳理,以下是在教育培训中常见的消费陷阱,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应多加注意,以免落入教育培训陷阱。
陷阱一:名师徒有虚名
有的培训学校介绍自己的老师都是一线中学的在职老师,学校会根据孩子性格、喜好等为孩子安排适合的老师。可等消费者交完钱选老师时才发现,这些所谓的名师都特别年轻,有的还是刚毕业的学生。建议消费者在报名之前可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朋友等对培训机构的师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陷阱二:学校卷款跑路
所以大家在交纳培训费用进行培训时,一定要慎之又慎,选择一些比较大的机构相对会保险一些。
对于这一话题,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裘叶以及北京启蕴邦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晓律师共同作出分析和解读。
经济之声:中和教育拖延退款情况是否可以认为这是在人为设置退费障碍?
经济之声:从合同的角度看,根据杨小姐的介绍,当时购买课程签的合同在申请退费的时候被中和教育要求收回,这样的做法有问题吗?
胡晓:“我认为是有些问题的,合同是一式两份,非得把原件退还是没有理由的。双方已经达成了退款的协议,就退款问题细节问题达成了一致。那么,中和教育没有权利强迫消费者把原件交回才能退费。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在欺负消费者,总的来讲我觉得这是不妥当的。”
经济之声:有媒体报道,中和教育公司每个月会规定两到三万的退费额度,这样的规定无疑会导致消费者退费难度增加,这算是行业的潜规则吗?我们如何去清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