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高铁建设者:首趟动车的特殊乘客
在从兰州西站开往乌鲁木齐的首趟动车上,有62位特殊的旅客。他们是来自兰新高速铁路各个参建单位建设者的先进代表。在这条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的铁路上,有他们的汗水和辛劳,也有他们的泪水和遗憾。
5年来,建设者们用生命铺就了“钢铁丝绸之路”。今天,终于可以和旅客一起感受动车的平稳和高速,他们中间的3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和兰新高铁的故事。
5年来为忙于高铁建设的余霖都没有来得及为自己淮备一个一个高铁开通的纪念徽章。看到首趟动车的乘务员在发放纪念徽章,他和普通旅客一样兴奋和欣喜
余霖:我们攻克了世界性的难题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余霖在兰新高铁的建设中担任第16标段的项目经理。他祖籍甘肃,但从97年大学毕业就一直在中东部修铁路。他告诉记者:“当初听领导说要给自己的家乡修高铁,我感到特别高兴。”
但余霖的兴奋之情很快就被打击了。他负责的标段在“一年一场风,从夏吹到冬”的瓜州境内。干旱、海拔、风力和日照强度水平都是世界之最。而且沙漠戈壁腹地没水、没电、没有通讯信号,施工开始前,余霖第一次进场勘探就迷了路,在沙漠裡转了将近12个小时才走出来。
在那裡奋斗了5年,余霖通过和多个部门沟通,逐渐解决了通水、通电、通讯的问题,把材料和机械运进沙漠,一寸寸打下路基铺就了钢轨。虽然因为气候太干燥,每天鼻子都会流血,但余霖骄傲于自己的成绩:他组织专家解决了在沙漠戈壁区建设350Km/h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道床混凝土易开裂的世界性难题。
“孩子想和我亲近,但又有些胆怯,我心裡很难受,隻能今后尽量弥补了。倒是看到这条铁路感到很亲切,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余霖说。
屈建国在动车上路过自己施工时曾住过的工地特地拍下了一张照片。在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他住了5个年头
屈国建:我们打通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铁隧道
中铁二十局兰新项目二工区书记屈国建从2009年就开始专注于高海拔铁路隧道的施工。
“海拔4950米的青藏线可可西裡风火山隧道我参与了。它至今仍是世界上所有铁路隧道中海拔最高的。而刚刚完成的祁连山隧道是目前世界上高速铁路隧道中海拔最高的。”屈国建骄傲地说。
但干这样的高海拔工程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屈建国的手机裡,我看到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男人胡子足有3寸长,一脸憔悴。若不是屈建国说明,我真不敢把这张照片和眼前的他联系起来。
代价决不仅仅是外貌。常年在含氧量隻有普通地区百分之六十的地方工作,屈建国原本健康的身体频频亮起红灯:血液粘稠、心脏位置偏移听上去诡异的这些高原病都被查出来了,他还亲历过一次洞裡发大水,差点丧命的极险经历。
“我们单位的3位领导进行一次夜间例行巡查时,洞裡开始涌水,这个就像泥石流一样。3个人险些被冲走。他们一边跑一边喊,我们才及早撤离了。在洞口看到他们全身是泥地爬出来,这场景我现在想想都后怕。但其实,这不是唯一的一次。危险随时都会发生。”屈建国说。
採访快结束的时候,我才想起问屈建国,什麽时候过祁连山隧道?他告诉:“隧道已经过去了。16.33公裡的隧道,动车3分半钟就通过了,不熟悉的人肯定不容易注意到。但是我们干了整整5年。”屈建国说。
这条铁路许志杰曾经往返多次,但真正通车的时刻,他依然激动不已。在首发列车上,他专门淮备了相机,要记录下这趟难忘的旅程许志杰:母亲没有等到100岁大寿
59岁的许志杰是甘青铁路公司的副总经理。来负责兰新高铁建设前,他一直在铁道部机关负责调研、铁路规划等工作。
他告诉记者,临近退休,他其实完全可以选择中东部相对轻鬆的铁路建设工作,但是他坚定地选择了兰新高铁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笔。
“我明年就退休了,要干就要干一个值得为之奋斗一生的工程。”许志杰至今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但谈到去年清明前刚刚去世的母亲,这个年逾花甲的男人依然有些动情:“我是家裡最小的儿子,母亲其实一直不太愿意我到这裡来,但她尊重我的选择,还是同意了。如果她在世,今年正好是100岁。”
“因为太远,她生病时我没有在床前尽孝,去世前也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但我觉得我这不算啥,我们兰新线上施工的10万人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些事,都是抛家舍业地干。我一直在被一线的施工者们感动著。”他说。
在兰新铁路的5年让他理解了一线建设者们的坚守和执著。而他对丝绸之路的印象也从之前驼队行走在沙漠中的古老画面变成了自己亲自参与了修造的“钢铁丝绸之路”。
“兰新高铁是我具体参与的第一条铁路,也将是我干的最后一条铁路了,我想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做点事。”徐志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