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乳光牙本质(hereditaryopalescentdentin)又称为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Ⅱ型(DGI-Ⅱ型),简称乳光牙,是一种牙本质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目前认为是由于编码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的基因突变所引起的。本病主要累及乳牙与恒牙,其中乳牙更为严重,表现为牙齿呈半透明琥珀色或乳光色、牙本质暴露、全口牙磨损明显,还会伴随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经过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缓解,若未及时接受正规治疗,可能会引起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英文名称
其它名称
ICD疾病编码
疾病分类
遗传性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根据临床特征可分为三型
1、Ⅰ型
牙本质发育不全并伴有全身骨骼发育不全,乳牙列受累较恒牙列更为严重。
2、Ⅱ型
仅牙本质受累,而无骨骼系统疾病。
3、Ⅲ型
仅累及牙本质,但与Ⅰ、Ⅱ型相比,牙本质更薄,甚至有多个牙髓腔暴露,以前称此类为贝壳牙。
无传染性。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较罕见,发病率为1/6000~1/8000。
好发于有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族史的人群。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有连续传递性,即通常连续几代都有患者出现,一般认为是由于编码牙本质涎磷蛋白(DSPP)的基因突变所致。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主要表现为牙齿呈半透明琥珀色或乳光色、牙本质暴露、全口牙磨损明显、牙髓腔异常,另外有部分患者可伴有语言功能障碍、双侧进行性耳聋。
1、牙齿呈半透明琥珀色或乳光色
乳牙、恒牙均受累,牙齿颜色异常,呈半透明琥珀色或乳光色,最终呈灰色或棕色,伴有釉质上的淡蓝色反光,牙冠多呈钝圆球形。
2、牙本质暴露、全口牙磨损明显
牙萌出后不久,切缘或(牙合)面釉质易被咀嚼磨损、碎裂或剥脱。釉质剥脱后牙本质会暴露在外,随着病程的发展,牙本质不断发生磨损,磨损后会造成牙冠变短。
3、牙髓腔异常
早期牙髓腔宽大,随着病程的发展,牙不断磨损,髓室和根管内不断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以至髓腔内被修复性牙本质堆积,使髓室和根管狭窄或完全闭塞。牙髓腔变化几乎遍及全部牙。
1、语言、咀嚼功能障碍
全部牙冠可被磨损至龈缘,造成语言、咀嚼等功能障碍。
2、双侧进行性耳聋
部分患者可伴有双耳进行性加重的高频神经性耳聋。
1、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部分患者可继发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区酸胀或疼痛、张口运动时出现关节弹响以及张口困难等表现,有关节被“锁住”的感觉,同时可伴有头痛或颈痛。
2、牙髓炎和根尖周炎
由于牙本质的暴露,使得其容易被细菌感染,形成牙髓炎。感染还可通过根管系统到达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炎,表现为牙龈肿胀、咬合痛等。
患者出现牙齿变为半透明乳光色、牙本质暴露、全口牙磨损明显等表现时,需要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会进行常规口腔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做口腔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医生通过视诊和探诊,可以初步判断患者否出现牙冠形态异常、牙齿变色以及牙磨损的程度。
口腔X线检查可以显示牙髓腔、根管以及牙根的情况。
若其他检查无法明确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病理表现为牙本质小管方向紊乱、形态不规则、数目减少、形态呈直线型而非波浪型以及牙本质钙化异常等表现。
医生根据口腔常规检查、口腔影像学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的家族遗传史、牙齿表现等,多可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牙本质发育不全Ⅰ型、牙本质发育不全Ⅲ型。
1、有遗传性乳光牙本质家族史。
2、全口牙齿呈半透明琥珀色或乳光色、牙本质暴露、全口牙磨损明显、牙髓腔异常,牙齿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3、可并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也可继发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疾病。
4、牙髓腔明显缩小,根管呈细线状,严重时可完全阻塞;牙根短而细,有的根尖部可见骨质疏松区。
1、牙本质发育不全Ⅰ型
临床表现为乳牙和恒牙大量脱色和磨损,但与遗传性乳光牙本质不同的是,它还伴有全身骨骼发育不全,表现为发育缓慢、身材矮小、骨质疏松,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巩膜呈蓝色、角膜菲薄的表现。
2、牙本质发育不全Ⅲ型
临床表现为多发性露髓和空壳状牙。乳牙的髓腔和根管增大,恒牙的髓腔变小、消失或增大,呈典型“壳牙”表现。X线片显示患牙釉质与牙骨质处仅有一薄层牙本质。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阻断牙的磨损,保持其功能、形态和正常的生长并提高牙的美观性,同时维持咬合垂直距离。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牙体修复和义齿修复。对于出现并发症者,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会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病目前暂无特效药物。
1、牙齿修复术
修复材料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根据年龄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材质。
(1)18~20个月龄的幼儿,可用复合树脂全冠覆盖切牙,用预成金属全冠覆盖第一乳磨牙;28~30个月龄的幼儿,用预成金属全冠覆盖第二乳磨牙并用复合树脂全冠覆盖尖牙。幼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将患牙控制于发病的初期,为其将来健康的恒牙萌出创造条件。
(2)对于青年和成年患者,可采用烤瓷冠修复前牙,后牙以金属冠防止过度磨损。对于垂直距离短,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患者,应进行咬合重建。
2、义齿修复
义齿即“假牙”。对于存在病变的恒牙,可采用去掉病变牙齿,进行覆盖义齿修复。
3、根尖外科手术
若患者出现急慢性根尖周炎,根据需要可进行根尖外科手术。
对于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可能会因为本病影响牙齿美观,而产生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建议定期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使其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
1、由于继发感染而致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患者,可能需进行根管治疗,控制感染。
2、并发颞下颌关节紊乱,出现颞下颌关节酸胀、疼痛、张口困难者,可予以热敷、理疗。
受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地区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病情严重程度、医保政策等有关。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经过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儿童若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及时抑制牙的发育异常。若不及时治疗,对牙齿的功能、形态和生长均有影响。
1、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2、本病对牙齿美观有极大影响,患者可能拒绝与外界沟通交流,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3、病情严重者可造成咀嚼、语言等功能障碍,并继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等疾病。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患者牙齿的颜色、形态、功能基本可得到恢复。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突变引起,目前无法根治。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患者应保持良好心态,早期发现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日常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
1、心理特点
由于该病起病较早,很多儿童在萌牙后就会出现,乳光牙会导致患儿对自身面容不自信,拒绝与他人交流沟通,可能会出现抑郁、自闭等心理障碍。
2、护理措施
家属应当多与患儿交流沟通,帮助重塑信心;患儿应尝试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1、保护义齿
如果安装了义齿,在摘出的过程中不可用力过猛。
2、注意口腔卫生
养成漱口刷牙的习惯,保证口腔卫生。
3、生活有规律
保证睡眠充足,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还要特别重视饮食调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不要进食较硬和韧性较大的食物。
1、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进温凉饮食和半流质饮食,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
1、忌热、硬及刺激性食物。
2、禁止吸烟、饮酒。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有家族史者如有需要,可进行孕前咨询、产前检查。
1、牙齿变色,呈半透明乳光色。
2、全口牙磨损明显。
3、牙齿对冷热刺激敏感。
4、伴有语言、咀嚼功能障碍。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若患者出现牙冠变色、牙本质暴露、全口牙磨损明显等症状,请及时至口腔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