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固定修复体的比色在临床中是非常重要一步,直接关系义齿美观程度和患者接受情况,前牙特别重要。为了获得修复体的美观效果,使修复体与口内余留牙保持协调一致的颜色是关键。牙颜色千差万别,要使完成的修复体能够与天然牙颜色匹配,就必须将患者口内牙的颜色记录下来并准确传递给技师。个体牙通过与预定的常用颜色比色卡比较,牙科医师可选择并记录最为接近天然牙颜色的比色卡号,这一过程就是牙颜色的确定过程。了解颜色基本知识、正确表述天然牙颜色及特征、熟悉比色卡特征以及瓷修复体的结构,对准确的比色(shadeselection)非常重要。
(一)颜色的产生
光是人们感知颜色的必要条件,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由其反射出的可见光波长决定的。可见光的波长不同会在人眼中产生不同的颜色反应。而对物体颜色的感知和判断受到光源、观察者、被观察物的共同影响。
(二)光源
光源是影响被观察物颜色的重要因素。临床工作中所使用的光源主要有以下三种:
2.白炽灯光谱中黄光成分较多而缺少蓝、蓝绿光线。
3.荧光灯光谱中蓝光成分较多而缺少黄、橙光线。
因此在白炽灯及荧光灯下进行比色时要注意其影响。
在同一光源下,我们不能忽视同色异谱现象(metamerism)。两种物体虽然由不同的光谱组成,但在同一光源下两种物体具有相同颜色的现象被称为同色异谱现象。该问题在比色时应格外注意,可在几种不同的光源下进行比色,从而避免此现象。
(三)观察者
观察者对颜色的感知有心理和生理两个过程。当光源照射到物体后,反射光、透射光等进人人眼产生对被观察物的颜色感知,此为生理过程;当颜色信息达到大脑后,观察者对颜色信号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产生联想,最后通过语言表达出感受,此为心理过程。心理过程除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观察者年龄、性别、性格、种族、地区、阅历、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不同观察者间对同一颜色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常常出现医师、技师和患者间对颜色理解认识的不同。而在生理过程中,两个因素不容忽视:
1.人眼对颜色的感知视网膜中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对颜色的感知具有不同的功能。视杆细胞只感知光线的强弱,在暗环境中发生作用。视锥细胞可感知物体的颜色,在明亮环境中发生作用,其中视锥细胞还可分成三种,分别对红、绿、蓝光敏感。其中视杆细胞容易疲劳,只在最初接触某种颜色时较为敏感,因此,在比色时优先对比明度或亮度符合人眼的生理规律。
(四)被观察物
被观察物除了具有不同的颜色特征外,其表面可能有不同的粗糙度及结构,其整体可能有不同的厚度、形状,有不同的透光特性等,这些均影响比色的准确性。
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对颜色的描述系统也从单因素发展为多因素,从二维平面扩展到三维空间,使人们对其的认识更加科学和细致。这里介绍两种常用的颜色描述系统。
(一)孟塞尔系统
孟塞尔系统(Munsellsystem)是目前最常用的颜色描述定位系统之一,临床上的比色基于此系统。孟塞尔系统将物体的颜色描述为三大要素:
明度(value):又称亮度。是指物体反射光线的强弱。孟塞尔系统的明度值由黑至白有0—10共11个梯度。自然牙的明度值一般为4—8。具有相同色调的物体,明度与透明度成反比。
色调(hue):又称色相,是颜色的基本特性,是由物体所反射光线的波长决定的。孟塞尔系统中有10种基本的色调:红(R)、黄(Y)、绿(C)、蓝(B)、紫(P)5种主要色调以及黄红(YR)、绿黄(GY)、蓝绿(BC)、紫蓝(PB)、红紫(RP)5种中间色调。每种色调又可分成10个等级,以下还可进一步分级。天然牙的色调一般为黄和黄红,范围为6YR—9.3YR。
饱和度(chroma):又称彩度。是指色调的深浅,即色调浓度的高低。饱和度最低为0即无色。每种色调可达到的最大饱和度不同。自然牙的饱和度一般为0—7。
(二)国际照明委员会表色系统
是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78年为定量地测量颜色而规定的一种标准色度系统。在此系统中颜色由三刺激值L*、a*、b*表示。L*表示亮度。a*、b*分别代表红绿度和黄蓝度,其二者的绝对值大小决定饱和度的大小。此系统主要用于天然牙、修复体的色度学定量研究。
牙的颜色是牙外观的重要特征,是牙构成成分及特殊结构的综合反映,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一)增龄性改变
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牙的色泽变暗,颜色加深,由白黄到黄橙到棕橙,并出现磨耗、染色等特征色。发生增龄性改变的原因如下:
1.牙本质透明度的改变。随着年龄增加,牙本质小管逐渐狭窄,管周牙本质逐渐发生矿化直至最终发生闭锁。
2.其次是牙本质小管内的牙本质细胞发生萎缩,细胞突起消失,高度矿化。这样,仅留下釉质可使光线发生透射,从釉质透人的光线由于牙本质的改变而被吸收,不能发生反射现象。
3.某些原因如进行性的牙切端磨耗,烟斑、食物色素的沉着以及细菌、金属离子进入牙体组织,导致牙的光泽、颜色以及其它一些影响视觉效果的因素发生改变。
4.随着年龄的增加,牙的磨耗使釉质表面很平滑,牙表面乱反射的降低也导致光泽的下降。
5.其它原因如牙本质的矿化,激发牙本质的形成,釉质结晶体的过大引起排列不规则,使得短波区域中的光线反射减少,视觉牙体微呈红色。
(二)牙位、性别与牙颜色变化的关系
1.天然牙的颜色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牙色的亮度高于男性,而饱和度较低,色调偏黄。
2.上前牙中,中切牙亮度最大,尖牙亮度最小,但尖牙的饱和度最高。这一特点在年轻女性中非常明显。
3.当中切牙、侧切牙的差别不明显时,尖牙也显得比它们色泽低,颜色深。这点在中青年男性中很明显。对于老年人,男性与女性的不同牙之间的差别没有那么明显。在女性,中切牙与侧切牙的差别比较明显,但是中侧切牙与尖牙相比,尖牙的颜色显得深的现象比较多见。
4.颜色在同一牙面上也存在部位特异性,中1/3代表牙色最好,切端和颈部色受周围组织影响较大。牙中1/3亮度较大,而牙颈部饱和度最大,切端饱和度最小。
(三)半透明性
半透明性是影响修复体美观的一个重要因素。入射光照至天然牙冠可产生部分透射现象,产生半透明(translucency)特性。釉质的分布、厚度与质量是影响天然牙牙冠半透明特性的主要因素。
(四)天然牙的乳光现象
自然界中的蛋白石在反射光下会出现乳蓝色,在透射光下会呈现橙红色,这种现象称为乳光现象(opalescence)。蛋白石乳光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其内部结构组成。天然牙的釉质有着与蛋白石相似的内部结构,可见光进人釉质内同样会出现散射现象,只有波长较短的蓝光进人人眼形成肉眼所见的灰蓝色乳光效应。为了更加真实地模拟天然牙,修复体应尽量模拟釉质中的乳光效应。
(五)天然牙的荧光效应
天然牙牛羟基磷灰石矿物质与有机物基质在经过光的照射后,吸收能量,然后以发光的形式释放出较长波长的能量(蓝白色光),此为荧光效应(fluorescence)。牙本质的荧光效应一般强于釉质。观察该效应时应使用紫外线或黑色光源。修复体也应尽量模拟天然牙的荧光效应。
(六)天然牙的表面质地
表面质地同样影响颜色和美观效果的确定。天然牙牙冠表面质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机械磨耗的产生,牙冠表面的并行线及发育沟越来越不明显,牙面越来越光滑,亮度逐渐增高。表面质地影响入射光线在牙面上的反射、散射和吸收。表面粗糙度增加可以减少牙面的亮度,同时还可能改变牙面的色调、饱和度及半透明性。因此在修复体制作时要准确地形成其表面的质地,否则会影响最终的修复效果。
(七)表面特征色
天然牙牙面除了上述颜色特征外还具有一些独特的、个性化的视觉特征,包括隐裂、染色、磨耗面、钙化不全的白垩色斑点等,此即为表面特征色(stains)。表面特征色同样是影响修复体美观的重要因素。Muia甚至将表面特征色和色调、饱和度与亮度并列形成新的四维牙色系统。因此,表面特征色在比色时应准确地传达给技师,并力求全面准确地复制。
(一)常用比色板及使用方法
比色板(shadeguide)是由能基本代表天然牙颜色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的标准牙面组成。临床上的比色通常是医师采用比色板以目测方式进行的。目前比较常用的比色板有
VitapanClassical比色板、Vitapan3D-Master比色板等。
1.VitapanClassical比色板
(1)VitapanClassical比色板的特点和缺陷:该比色板根据色调的不同分成A、B、C、D四组,本质上它们代表了红褐色、红黄色、灰色、红灰色四种色调。A组的色调与天然牙正常色调吻合度较高,色调偏棕黄,常用于青年人。B组的色调接近纯黄色,天然牙中并不多见。A/B组合常用于中年人,用来表达介于A、B之间的色调。C组可看作是B组的一个补充色调,与D组色调相似,但亮度较低、偏灰,常用于中、老年人或四环素牙。D组可看作是A组的补充,色调与A组相近,亮度较低,牙色偏红。但是,该比色板存在很多缺陷。首先,比色板所包括的颜色范围过窄。其次,比色板的制作与金瓷冠或全瓷冠相差甚远,比色板无金属基底,且瓷层厚度达2~3mm,而金瓷冠有金属基底、须用遮色瓷遮色,瓷层厚度仅为1—1.4mm。再次,比色卡的牙冠长度,与实际的牙长度不一致,比色板表现的颜色效果与金瓷冠缺乏一致性。另外,该比色板的颜色范围是以西方人的颜色资料制作的,与东方人牙色特征略有差异。因此,该比色板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要求(图3—18)。
(2)VitapanClassical比色板的使用方法:首先在A、B、C、D四组牙面中选择最接近的色调。选择色调时要根据天然牙中饱和度较高的区域,如尖牙、牙颈部等来选择。其次在已决定的色调组中选择与天然牙最接近的饱和度。最后是亮度的选择。金瓷冠的亮度可通过在瓷粉中添加白粉或表面上色等方法进行小范围的增高或降低。在金瓷冠的制作中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就是亮度大于相邻的天然牙面使金瓷冠看起来不自然。即使在同一牙面中天然牙的颜色也存在部位的差异,因此需将牙面分区进行比色和记录。
2.Vitapan3D-Master比色板
(1)Vitapan3D-Master比色板的优点:Vitapan3D-Master比色板依据亮度可分为1—5级(图3-19);依据饱和度可分为1—3级,中间也可有1.5、2.5存在;依据色调可分为3级,分别为L、M和R,分别代表偏黄、中间色调和偏红,较VitapanClassical比色板进行了较大的改进,其中包括:
1)牙齿颜色覆盖区更大,精确度更高。
2)按照色度测量的原则建立比色板系统,容易定量化。对色彩的亮度、饱和度以及色调等三参数进行了等距离划分。每一种颜色的比色卡三参数都为等距离逐次安置,使中间颜色的复制更准确且易定量,同时也使医技之间传达颜色信息更可靠准确,使技师可以在相对明确的参数指导下对一种颜色进行复制。
3)将出现最频繁的牙颜色置于色板中部,出现几率低的牙色置于色板周围,方便进行比色。
基于上述优点,该比色板降低了比色误差。
(2)Vitapan3D-Master比色板的使用方法:首先应进行亮度的选择,从1-5五个亮度等级中选择与天然牙最接近的亮度。具体方法是把五个亮度等级组中色调为M、饱和度为2的色卡组取出用于亮度选择。其次是饱和度的选择,具体方法是在已决定的亮度组中,将中间色调M的色卡组取出,选择与天然牙最接近的饱和度(1—3),第三步是确定色调(L、M或R),具体方法是将天然牙的牙色与第二步中从M组里选中的、饱和度相对合适的色卡相比,看天然牙的牙色是偏黄(L)还是偏红(R)。确定好色卡后,将具体结果标注在技工加工单上,必要时用文字说明。
(二)比色仪器及使用方法
视觉比色是一个主观过程,比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易受多种主观因素的影响。仪器比色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视觉比色的不足,具有客观和定量的特点。随着技术的进步,比色仪器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并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根据测色原理不同,比色仪器主要分为色度计比色仪和分光光度计比色仪:
1.色度计比色仪该比色仪可直接测量颜色的三刺激值,通过过滤可见光谱中的3个或4个区域的光来决定物体的颜色。其特点是测色效率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但精确性往往不如分光光度计比色仪。
2.分光光度计比色仪分光光度计比色仪可以捕捉物体反射、散射和透射光的光谱,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后可转换为物体的颜色信息。
根据一次测量牙面面积的大小不同,比色仪可被分为点测量型比色仪和全牙面测量型比色仪:
1.点测量型比色仪该比色仪通常设计为接触式测量形式。由于牙表面不是理想平面,因此在测量时存在边缘丢失效应,可导致误差的产生。
2.全牙面测量型比色仪该比色仪可以捕捉整个牙面反射和散射的光,不存在边缘丢失效应。其配套的软件,可以在后期对牙及修复体的颜色进行详细分析。此外,该仪器还能够拍摄牙图像,为技师提供直观的参考。
将比色卡与天然牙对照比色,选择出合适的修复体颜色具有相当的难度。为了提高准确性,比色时需遵循以下基本条件或要求:
1.医师与技师之间首先应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彼此对所应用的瓷粉、色彩学知识、比色方法以及比色注意事项等有深入了解,尽量减少信息交流产生的误差。
2.诊室中的比色环境应能模拟白色自然光条件或是模拟日光照射条件。四周的环境包括家具、物品等以灰色基调为好,不能有反光物或颜色鲜明的物品。
3.去除或避免患者戴用影响比色的干扰物、饰品,如化妆品,鲜艳的衣物、闪亮的耳环、眼镜等。
4.比色前充分清洁天然牙,去除邻牙烟斑、茶垢等,必要时用橡皮杯抛光。
6.对于牙面尚完整或部分完整地预备牙,最好选择在预备之前进行比色,以最大限度记录原预备牙的颜色和形态特征,以最大限度模拟原牙的形态及色泽等。
7.比色时医生的眼睛应与所比较的牙在同一水平位置,比色者位于患者与光源之间。
8.比色时医师的眼睛可先注视蓝色背景,因为视锥细胞对蓝色疲劳会增强其对互补色黄色的敏感性。
9.选择亮度时环境光线不要过强,可半闭眼睛,这样可使视杆细胞活跃。
10.在自然光线条件下进行比色,以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为佳,因其较少受大气层干扰,光谱最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标准光源下进行比色,然后在多种光源下进行综合评价,以避免同色异谱现象。
11.对比色板稍稍湿润后再进行比色效果更好。
12.根据邻牙、对侧同名牙和对拾牙,以及牙体预备前需要修复的牙,进行分析,根据表面颜色特征比色,并且将患者的年龄、性别综合起来考虑,帮助患者得到颜色最协调合适的烤瓷牙。
13.因为尖牙的饱和度较高,可采用尖牙作为选择色调的参照牙。
14.在比色的同时,最好同期进行天然牙摄影以作为辅助手段观察牙颜色、形态及表面特征等。
15.对于牙切缘、邻接面透明度的影响也需加以考虑,用不同透明度的比色卡给患者比色来选择烤瓷牙颜色,有助于正确的比色。
16.尽量采用分区比色,尤其是将牙分为9分区而不是3分区,来进行各分区的比色。
17.如难以选到相似的牙色时,可选择最接近的低饱和度、高亮度的牙色。这样可以采用上色的方法来弥补。
18.可使用排除法进行比色,逐渐排除与牙颜色不符的比色卡。
由于对颜色感知的差异和对美观概念理解的不同,比色时要征求患者的意见,最终的比色结果应该让患者接受。否则,即使是正确的比色结果,如果患者认为不理想,也是徒劳的。
欢迎使用万动力制作属于您公司自己的logo,不仅专业而且经济实惠,全方位满足您公司品牌化、视觉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