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省费用,房屋买卖中玩“跳单”上海一房屋买家违背诚实信用原则被判支付中介费
本报讯中介带看房屋后,各方都很满意,但卖家突然说不卖了,买家也说不买了。隔几天,中介却发现买家入住了卖家房屋里。近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综合考量交易惯例、中介服务内容及最终合同成交实际情况等因素,酌情认定被告(买家)应支付原告中介费2.5万元。
7月2日,原、被告和邓某约好去开发商处洽谈预售合同,原告向被告提供了邓某的账号,待原告工作人员赶到时,被告告知其不想买,邓某亦表示不再出售。
7月10日,原告工作人员发现李某居住在案涉房屋内,询问邓某时,邓某回复系朋友家人住在里面,否认私下与李某进行房屋交易。
原告因追要中介费未果,前后分别将邓某、李某起诉至法院,分别要求邓某、李某各支付原告中介费2.6万元。
在涉邓某案件审理过程中,邓某确认原告于2022年7月1日带被告前往涉案房屋看房,以及绕开原告将房屋出售给李某等事实。原告与邓某在法庭主持之下达成调解,由邓某支付原告中介费2.6万元。
本案中,法院经审理查明,2022年7月1日,李某与邓某绕开原告私下就案涉房屋买卖达成一致意见,因案涉房屋系邓某向开发商上海某房地产有限公司购买,还未办理产权登记,双方在开发商处进行交易。
2022年7月2日,开发商上海某房地产有限公司出具增值税发票,记载为“不动产*购房款”,金额为2574533元。
2022年7月11日,被告与开发商上海某房地产有限公司签订《上海市商品房出售合同》,约定由被告购买案涉房屋,房屋总价为2574533元,完成更名。
2022年7月12日,李某取得案涉房屋产权登记。
审理过程中,被告针对原告的主张及提交的证据,全部不予认可,辩称不认识原告工作人员,也不认识邓某,案涉房屋是由其本人直接在开发商处购买,后又称买房事宜由前夫操办,与她无关,再后来又称原告介绍房屋地址不对。
奉贤区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为被告提供房源信息,被告也跟着原告实际查看房屋,原告协助买卖双方进行沟通,确定了房屋价格、定金支付、更名费用等房屋买卖主要内容,可以认定原告为被告订立房屋买卖合同提供了机会并提供了中介服务,履行了中介合同的主要义务,被告亦接受了原告的上述服务行为,双方之间达成了订立中介合同的合意,成立中介合同。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被告利用中介提供的交易机会和中介服务后,绕开中介直接与相对人订立合同,使中介得不到报酬,被告以此方式不支付中介费的行为违背了诚信原则,不利于鼓励诚信交易。故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张银宇)
■法官说法
“跳单”,也叫“跳中介”,是指买卖双方或一方在与中介签署委托等协议、中介按协议提供服务后,买卖双方或一方为逃避支付中介费用,跳过中介私自签订买卖合同的行为。
民法典颁布并实施后,将违背契约精神的“跳单”行为上升到法律层面予以明确禁止,“跳单”看似省掉一笔中介费,实则增加交易风险,最终还要为违反诚信的行为“买单”。(读者法官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