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非法删帖和网络敲诈”害人不浅,福州征集举报线索

1.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扰乱市场秩序

【典型案件一】

该公司注册大量站点,通过养站提升百度排名,利用高额业务提成开展业务。该公司通过网站平台共享资源、相互合作,形成“有偿删帖、发帖、灌水”中介模式产业链。发帖的主要内容为发布负面维权信息,其以项目合作的方式和客户谈好要在多少个站点发布多少篇幅的负面信息,后利用手中的渠道资源进行发布、灌水,以此收取高额费用。

2018年11月23日,厦门警方以开设赌场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点评:犯罪嫌疑人发布负面信息,以删帖为由索取钱财,犯罪成本低、社会影响恶劣,此类小网站数量多、注册门槛低、管理难度大,需要从严惩处。

2.利用网站、自媒体账号发布或集纳负面信息,威胁、恐吓对方支付高额报酬作为删帖条件

【典型案件二】

2018年,湖南公安机关破获一起“以网牟利”,大肆进行非法经营、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的案件,犯罪嫌疑人陈杰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陈杰人是自媒体平台上比较活跃的网络大V。

点评:利用自媒体进行敲诈勒索,尤其是大V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等原因,对被敲诈对象产生的影响会更大,敲诈数额也更大。目前,自媒体普遍存在把关人缺位的问题,再加上一些自媒体盲目逐利、社会公众媒介素养不高、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等原因,一些企业和个人铤而走险,将传播谣言做成了一个产业链。

3.网上涉“水军”招租信息,明码标价删除网上信息

【典型案件三】

2011年7月份,郭某某成立“颠覆传媒工作室”收取近百万巨款,受理删除“董氏家族”负面信息帖子的有偿业务。他通过网络联系景某某等网络中介,贿赂网易、新浪等知名网站员工,以每帖3000元的价格,帮“客户”删除负面信息数百条。他成立了工作室、网站,以网络推广为名,多次雇用“水军”为企业疯狂发帖,打击竞争对手,将客户事先准备竞争对手负面信息的帖子发到上百个论坛上。

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间,郭某某收取他人删帖费共计人民币80余万元,从中获利人民币约6万元;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间,景某某向郭某某收取删帖费共计人民币63万余元,从中获利人民币4万余元,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2014年7月17日,仓山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郭某某犯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万元;景某某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THE END
1.一面发帖一面删帖,正反都要钱“对愿意合作的企业,网站发正面报道,对不愿意合作的企业,发负面报道要挟”“一面发帖、一面删帖,正反都要钱”……“钱”字当头,这是网络敲诈、有偿删帖的共性。 随着一系列涉嫌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案件的查处,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逐渐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https://www.icswb.com/h/163/20150202/1296_m.html
2.有偿删贴网络敲诈横行专家探讨司法解决之道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认为,2014年以来,用法律手段打击“有偿删帖”“网络公关公司”以及“新闻敲诈”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这些案例对打击“有偿删发帖”及“网络新闻敲诈”起到很好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打击此类犯罪活动。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金鸿浩认为,网络新媒体不仅仅是新闻产业的衍生与发展,更是百https://www.cac.gov.cn/2015-01/22/c_1114092256.htm
3.有偿发帖删帖的刑法可规制性及建议微慑信息网由法条可以看出,对于网络非法经营罪的行为方式有两种方式: 一是删帖型的非法经营罪,这时法条侧重点在删除,即对于删除的信息的真实性再说不论,主要行为人实施了有偿删帖行为就可以成立非法经营罪。 二是发帖型的非法经营罪,此时成立本罪的前提是行为人必须明知发布的信息是虚假的,并有偿为其发布。 http://vulsee.com/archives/vulsee_2017/1103_3441.html
4.网信办将公布一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案例三是,网站、社交网络账号或公关公司以传播负面信息为要挟,向企业或个人以广告费、合作费、赞助费等为名,索取财物的行为; 四是,网站以合作为名,将地方频道外包给公司或个人,收取承包费,为网络敲诈、有偿删帖提供平台的行为; 五是,以网络维权、监督、揭黑为名,开设非法网站或社交网络账号,集纳负面信息,通过发帖、https://m.yicai.com/news/4066107.html
5.南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举报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公告按照国家网信办和省网信办统一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网力度,全力铲除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等网络公害,南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特向公众公开举报邮箱和电话,欢迎广大群众积极举报,提供案件线索,并注意留存证据,提供较详细的信息。 举报重点围绕以下六方面: http://f2.01ny.cn/ad/wlqz.html
6.6家有偿删帖非法网络公关公司被查处曝有偿删帖内幕经对口碑公司总裁杨某、法人代表李某审查,公司2007年成立以来,除了为近50家大客户提供舆情监测、正面品牌维护外,很重要一项业务就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每年公司营业额7000多万元。 口碑公司公关部和社会媒体化部负责联系各大媒体网站,分别负责新闻和论坛中有关负面信息删帖业务;监测部在网上监测到公司客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2013_12_05_190598.shtml
7.中外法学过刊尽管多数规模较大的网络媒体都有内部的言论审查,攻击性的言论会被删除,如果必要的话该网站还会将发表此评论的人屏蔽,但是用假名发帖的人还是会使用一些暴力性或充满憎恨的言语。尽管博客通常都会知道以假名发表评论的人的真实身份,但还是会有一些以假名发表评论的人可能因为无法追查这些人的真实身份而得不到相关审查。http://journal.pkulaw.cn/OldIssue/Detail/159670
8.有偿删帖电子刷单……起底“网络水军”的生意经警方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宋某某的背后藏着一个网络水军团伙,他们分工明确,专门在网上干着有偿删帖的勾当。团伙内部还有详细的价格表,虽然看似是明码标价,但实则价格有高有低,价格表上明确写着看人下菜,没有固定。 “网络水军”系团伙 有明确分工宋某某有多名下线,其中一名被他称为徒弟,主要负责帮他联系其他下线,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3163821144437009743
9.明星“花钱删帖”“水军控评”那些事经常关注娱乐圈消息的朋友们应该对“网络水军”这个名词不陌生,它特指那些在互联网上组织和实施有偿发布,有偿删帖的网络写手。他们的客户群体多数为流量明星,甚至还有政府官员、知名企业等。他们利用网络水军删除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帖子,然后再发布美化自己的信息或者诋毁他人的信息,以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 https://lawyers.66law.cn/s2b09b03641b9a_i84676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