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临近有偿删帖“改头换面”频现网络

今天是“3·15”消费者权益日,近期被曝光的假冒伪劣产品、坑害消费者利益事件层出不穷。北京青年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近期各地网上删帖生意又“火爆”起来。和往年不同的是,现在电商网站上“删帖”等关键词已经被屏蔽,但一些“商家”改头换面伪装成公关人员,而“删帖”也有了个高大上的新名字——“负面消息维权”,甚至传播学里的“危机公关”等名词也成了有偿删帖的新面目。

另外,负责删帖人员声称,他们与各种平台的管理人员“合作过很多年”,能够删除帖子。

发现

随后,北青报记者以“负面消息维权”、“解决负面帖子”等多个关键词在淘宝平台上进行检索,发现了数家店铺。在一家店铺的商品展示页面上,店主称可解决“负面纠纷、事件曝光”等,并留下联系方式。北青报记者联系店主询问他“是否可以删除负面帖子或者新闻”,对方回复称“可以”,并表示百度贴吧的帖子一条300元,其他的则需要顾客提供要删除的信息链接,根据内容定价。

在百度贴吧里,虽然没有“删帖吧”,但在“删除吧”里,北青报记者发现首页显示有数十人发帖称可以提供“百度贴吧删除”、“百度帖子删除”的有偿服务,一些发帖人员承诺“贴吧、天涯、论坛都能处理”,且“速度秒快,24小时内紧急处理”。

此外,一些删帖人员“伪装”成公关公司人员提供所谓的“公关服务”,也就是有偿删帖。北青报记者以顾客身份联系贴吧里的一位删帖人员,询问如何支付删帖费用,对方发来一个淘宝店铺链接。打开后显示,这是一家注册为武汉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店铺名为“公关力量”,主营业务为“网络声誉与危机公关服务”的商家。商家称,店里有1元和10元两种价格的虚拟商品,顾客根据定好的删帖价格,拍出相应的价格并支付后,商家就能开始删除指定帖子,而在商品购买页面,商家“提醒”称:“此商品为服务性质,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

调查

“网络删帖”如何操作?

昨日下午,北青报记者经“58同城”所发布的信息联系到一名自称可以有偿删帖的肖先生。肖先生告诉记者,无论是贴吧、论坛、网页或者是微博他们都可以操作删帖,价格会根据操作难度产生波动。

北青报记者询问商家通过什么渠道进行删帖,是否拥有一些权限,对方回复称自己有各个网页、贴吧的“内部编辑渠道”,并表示已经合作好多年了,“很可靠”。而记者询问是否能够帮助删除企业负面帖子,对方表示“可以”,并称企业删除负面消息的业务“天天有”。

肖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是微博业务,只是私人账号,非“大V”号,“9000块钱直接可以把微博账号封掉”。而贴吧删帖的价格在900元到1200元之间,根据帖子的热度以及是否是精品帖来定具体价格。

随后,北青报记者以“寻求长期合作”为由,询问肖先生能否给予优惠,肖先生回复称,“报价都是要删帖、删新闻的网站编辑定的,我们是中间商,让不了太多价格,而且赚得也不多。”但中间的分成比例,肖先生并未透露。

本组文/本报记者张雅实习记者王天琪

专家

有偿删帖情节严重者可处非法经营罪

提供有偿删帖的网站编辑、中间人以及找人删帖的人员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此,北京京润律师事务所韩骁律师表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韩骁表示,“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有两点:一是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两万元以上的;二是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此外,韩骁指出,该解释也规定:擅自篡改、删除、屏蔽特定网络信息或者以断开链接的方式阻止他人获取网络信息,发布该信息的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法院应予支持,且接受他人委托实施该行为的,委托人与受托人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删帖人员和找人删帖的人,对被侵权人应承担赔偿责任。”韩骁解释说。

THE END
1.一面发帖一面删帖,正反都要钱“对愿意合作的企业,网站发正面报道,对不愿意合作的企业,发负面报道要挟”“一面发帖、一面删帖,正反都要钱”……“钱”字当头,这是网络敲诈、有偿删帖的共性。 随着一系列涉嫌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案件的查处,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逐渐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https://www.icswb.com/h/163/20150202/1296_m.html
2.有偿删贴网络敲诈横行专家探讨司法解决之道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洪道德认为,2014年以来,用法律手段打击“有偿删帖”“网络公关公司”以及“新闻敲诈”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这些案例对打击“有偿删发帖”及“网络新闻敲诈”起到很好的作用。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打击此类犯罪活动。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金鸿浩认为,网络新媒体不仅仅是新闻产业的衍生与发展,更是百https://www.cac.gov.cn/2015-01/22/c_1114092256.htm
3.有偿发帖删帖的刑法可规制性及建议微慑信息网由法条可以看出,对于网络非法经营罪的行为方式有两种方式: 一是删帖型的非法经营罪,这时法条侧重点在删除,即对于删除的信息的真实性再说不论,主要行为人实施了有偿删帖行为就可以成立非法经营罪。 二是发帖型的非法经营罪,此时成立本罪的前提是行为人必须明知发布的信息是虚假的,并有偿为其发布。 http://vulsee.com/archives/vulsee_2017/1103_3441.html
4.网信办将公布一批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案例三是,网站、社交网络账号或公关公司以传播负面信息为要挟,向企业或个人以广告费、合作费、赞助费等为名,索取财物的行为; 四是,网站以合作为名,将地方频道外包给公司或个人,收取承包费,为网络敲诈、有偿删帖提供平台的行为; 五是,以网络维权、监督、揭黑为名,开设非法网站或社交网络账号,集纳负面信息,通过发帖、https://m.yicai.com/news/4066107.html
5.南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举报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的公告按照国家网信办和省网信办统一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网力度,全力铲除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等网络公害,南阳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特向公众公开举报邮箱和电话,欢迎广大群众积极举报,提供案件线索,并注意留存证据,提供较详细的信息。 举报重点围绕以下六方面: http://f2.01ny.cn/ad/wlqz.html
6.6家有偿删帖非法网络公关公司被查处曝有偿删帖内幕经对口碑公司总裁杨某、法人代表李某审查,公司2007年成立以来,除了为近50家大客户提供舆情监测、正面品牌维护外,很重要一项业务就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每年公司营业额7000多万元。 口碑公司公关部和社会媒体化部负责联系各大媒体网站,分别负责新闻和论坛中有关负面信息删帖业务;监测部在网上监测到公司客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2013_12_05_190598.shtml
7.中外法学过刊尽管多数规模较大的网络媒体都有内部的言论审查,攻击性的言论会被删除,如果必要的话该网站还会将发表此评论的人屏蔽,但是用假名发帖的人还是会使用一些暴力性或充满憎恨的言语。尽管博客通常都会知道以假名发表评论的人的真实身份,但还是会有一些以假名发表评论的人可能因为无法追查这些人的真实身份而得不到相关审查。http://journal.pkulaw.cn/OldIssue/Detail/159670
8.有偿删帖电子刷单……起底“网络水军”的生意经警方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宋某某的背后藏着一个网络水军团伙,他们分工明确,专门在网上干着有偿删帖的勾当。团伙内部还有详细的价格表,虽然看似是明码标价,但实则价格有高有低,价格表上明确写着看人下菜,没有固定。 “网络水军”系团伙 有明确分工宋某某有多名下线,其中一名被他称为徒弟,主要负责帮他联系其他下线,https://content-static.cctvnews.cctv.com/snow-book/index.html?item_id=13163821144437009743
9.明星“花钱删帖”“水军控评”那些事经常关注娱乐圈消息的朋友们应该对“网络水军”这个名词不陌生,它特指那些在互联网上组织和实施有偿发布,有偿删帖的网络写手。他们的客户群体多数为流量明星,甚至还有政府官员、知名企业等。他们利用网络水军删除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帖子,然后再发布美化自己的信息或者诋毁他人的信息,以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 https://lawyers.66law.cn/s2b09b03641b9a_i84676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