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楼市泡沫破灭后,再也没人相信买房能赚钱了

原标题:日本楼市泡沫破灭后,再也没人相信买房能赚钱了

◎作者|樱桃

国庆节去趟日本,顺便对东京楼市做了点了解,一直拖到现在才写,这次去日本,面见了几个常住东京的中国小伙伴,非常感谢他们帮我了解日本,嘻嘻,到哪去调研都有老铁帮忙的感觉特别好。

01

在说东京的房子之前,我们先大概来了解一下它的地理概念,我也老是搞晕。

如下图:

1、东京,是指23区;

2、东京都,包括多摩23区。

2、首都圈,包括东京都3个县(琦玉、千叶、神奈川)

多摩算是东京城区边的郊区,而3个县算是东京周边的卫星城。

截至2016年,东京23区的人口合计是921万人,面积是61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1.5万人/km2。

东京都人口为1342万人口,面积是2100平方公里,跟深圳差不多。

首都圈的人口3631万人,面积1.3万平方公里。(深圳+东莞+惠州=1.6万平方公里。)

东京23区里,红色是最为核心的区,原来只有三个,即中央区、千代田区,港区,现在又扩了三个区,新宿、文京和涉谷,也是房价最贵的几个区。

02

在分析日本房价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目前东京的楼市行情。

跟我们一线城市比,东京房价远比你想象中要便宜。他们房价都按套内使用面积算,而且阳台不算入面积。

在核心三区,10万一平米的房价,即使不算顶级公寓,也算豪宅了。不过豪宅基本上集中在港区,中央区和千代田区以写字楼为主,住宅很少,有少数在卖的也都是单身公寓。

东京都港区白金台最近放卖的一套房子:3室1厅,独立厨卫,套内81.9平米,双阳台,2004年房子,步行三分钟可到达地铁站。你猜多少钱?

826万!

套内算起来单价10万人民币左右,如果按我们的建筑面积算,除掉15%-20%的公摊,单价8万多,这在我们一线城市核心区也买不到好房子。

但东京的小伙伴们告诉我,这在东京来说,是豪宅了!距离东方铁塔很近,庆应大学在附近,周边大使馆林立,名副其实的富人区!

虽然地段是好,不过我认为建筑面积100平米的三房肯定算不上豪宅,那再找找。

东京都港区虎ノ門的一套2房,使用面积116.79平方米,2006年的房子,售价1636万人民币,套内14万/平米,算上阳台14平米,建筑面积应该有154平米,那单价就是10.62万/平米。

他们告诉我已经接近顶豪了,近3亿日元一套,是一个上班族一辈子的收入。

但真正的豪宅,本来就不是卖给一般上班族的。

东京一个房地产中介告诉我,港区一般最新最好的豪宅,也就是人民币15-20万/平米。而下面这个小区称得上东京港区最最中央位置,品质最顶级的豪宅了。

这小区有一套套内143平米的房子,建筑面积180平米左右,总价8.9亿日元,500万日元/平米,折合人民币31万/平米。

我们深圳湾1号也已经卖到30多万一平米了,已经赶英超日,所以平常国内那些自媒体说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比伦敦东京低很多,都是忽悠人的,没调研过就闭着眼睛瞎说。

千代田区最中心位置普宅和小户型的价格,就要便宜很多,猿楽町一套2002年的套内23平米的单身公寓,总价人民币153万,套内单价6.65万,如果出租一个月有6000元。

台东区,单身公寓,25平米,2015年次新房子,147万,套内单价5.88万元/平米,租金5600/月。

再往东一点,荒川区东日暮里,套内77平米的2房,08年房子,总价325万,单价4.22万/平米。

但真正的富人都是住在港区,所以豪宅集中,在东京如果问你住在哪个区,大概就可以估摸到你的收入水平。

从下面23区的居民平均年收入排名就能看出来,港区最高,902万日元,折合人民币54万:

日本的土地是私有的,房子其实不值钱,特别是农村,房子都是木制结构,也就是土地值几个钱。

也正是如此,想拆迁重建,一户户去谈太难,所以基本上都是一栋两栋。

以下是东京23区的土地价格:

从这里可看出,前面中心区和后面郊区的价格相差千里,第一第二名是行政区、办公区,写字楼多,所以整体的土地价格比较贵,但住宅少,第三第四第五,都是房价最高的前几位,所以地段永远是最重要的。

日本的轨道交通很发达,基本上步行10分钟以内都有地铁线。

看看下面这张轨道交通图,晕了吧,日本的交通太发达了,而且城际之间都不需要安检,效率很高,在中心区上班,住在卫星城,非常方便,郊区土地供给量大,所以房价也便宜很多。

03

日本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完成,人口也早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房子的供给量和成交量都很少了。

2017年,首都圈(东京都+3县),3600万人的都市圈,2017年的新房供给35898户,成交约3万户,二手房成交37329户,合计成交约6.7万户。

首都圈2017年供应的3.5万套新房中,契约户数即成交29858套,不到3万套,去化率82.3%。其中只有1.6万套是东京23区的。

3500万人,一年才成交不到7万套,我们北京、上海常住人口都是两千多万人,哪怕今年低迷的行情,新房二手房加起来应该也都能上20万套吧。这就是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和城市化进程还未结束的国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销售量级。

首都圈,2017年新房每套均价不到6000万日元(375万人民币),二手房每套均价3200万日元(200万人民币)。

新房和二手房的总价值相差快一倍了,在日本二手房和二手车一样,不值钱。一天不住就转卖的话,也要折价。

整个首都圈,2亿日元(1250万人民币)以上的房产,2017年只供应了300套左右,其实从反面也印证了市场对高总价房源的需求量有多低。

日本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房价多年一蹶不振,这几年因为奥运会要开的预期,房价还稍微涨了点。

樱桃这次见到的一个中国小伙伴,2014年在港区5000多万日元(当时是350万人民币)买了一套套内70多平米,建筑面积107平米的两房,现在大概涨到6500万日元(400万人民币),四年涨了50万,因为奥运会场馆选择在附近,还有磁悬浮起点站在附近,所以涨幅高于平均值。

他做到了零首付,银行贷款金额和贷款利率根据收入来定,凭他收入他能贷35年,350万,贷款利率0.5%,月供只要8000多人民币,比我们国内低一半还不止。

但持有成本比我们多一点,他每个月的物业维修基金、房产税、物业管理费三项加起来是三千块。

另一个中国小伙伴买了套2100万日元的房子,从银行贷出了2300万日元。

虽然贷款利息低,日本人买房自住一般也愿意首付2-5成,这样月供压力低,除了股票也缺乏投资渠道。

当然这是唯一自住房的优惠政策,主要看个人信用,还款能力,如果是二套房以上的投资性房产,就看房产抵押物,利率相对高点,3%以上,而且要求首付2-3成,房产税也高些。

不过租金很高,像他买的这种核心地段,两房,107平米,月租1.5万。

月租1.5万减掉月供八千和持有成本三千,还剩四千,完全可以租金抵月供,看似回报率不错,但如果房价不涨,30年后折旧卖,房子多半还要亏,所以日本很少有人炒房。

因为除了自住房利率低房产税相对低外,投资性房产贷款利率高,3%的利息,贷30年月供就是1.5万了,房产税也高,就没办法租抵供了。

卖房子如果赚钱的话,对于盈利的部分还要征增值税,5年以内交易按40%交税,5年以上20%。

但相比我们国内来说,这个租金回报率还算高的,我们国内一般在2%左右,东京一般有5%,为什么还是没人买房呢?年轻人只有等到结婚时才会考虑买房,为什么呢?

我多方交流了解后,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因为年轻人工作地点不固定,经常各个地方调职,而且大企业都有很好的员工宿舍,结婚前还是租房子更省心;

2、很多人退休后都会选择回老家,房子折旧后卖不起价,甚至还要亏;

3、日本房子租售同权,没有特别好的医疗教育附加值,这些年的涨幅也很小;

4、日元是避险货币,利率浮动不大,房子也不存在抵御通胀的功能;

5、各种维护成本和税费太高,结婚后会有一套房子自住,但不会多买,毕竟遗产税也很高。

下图是日本的遗产税:

1000万日元以下为10%,3000万日元以下为15%,5000万日元以下为20%,依次累积,超过3亿日元税率就达到50%。

归根结底,是上述多方面因素导致,没有人再相信买房会赚钱了,自从1991年泡沫破灭后,早就进入到了人人谈房色变的时代。

一般来说,上班族只会考虑自己6-8倍年收入的房子,只有在1991年泡沫期东京都最高达到了18倍年收入买房子,破灭后面一直很稳定。如下图:

04

我们常听到,日本自从泡沫破灭后,就陷入失去20年的说法,这次樱桃去东京跟一个36岁IT公司董事见面聊了很久,他在东京生活了十多年,给他的感受是,这十多年东京的物价确实没有什么变化。

从统计数据上确实如此,1992-2014年间,日本GDP增速平均为0.8%,CPI平均增长0.2%,落入高等收入陷阱。

日本很奇怪,从工作一开始,就能算出这辈子的收入大概是多少,因为都是按工龄来给你涨工资,而不是多劳多得,所以贫富差距不大。

这位董事说虽然他是管理层,但他下面那些四五十岁的员工工资都比他高,因为他们工龄比他长。

而人口的出生率迟迟上不去,为什么年轻人不敢生孩子呢?因为生出来没人带啊,老人是不会帮着带孙子的,他们要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也没有传宗接代的观念。

另一个你生多了也养不起,虽然房子不贵,但生活费高,妈妈带孩子就没法上班,全靠爸爸一个人养家,人工成本超级高,请保姆一个月3万人民币,根本请不起,当然最主要也是不想请,涉及到个人隐私。

人口问题带给房地产的发展前途,日本是已经无解了。

05

在此仅简要说下整个过程。

从基本面支撑到泡沫化:日本房价长周期,大概分四个时期。

1、1955-1974年快速上涨期,20年涨44倍(六大主要城市住宅地价),背景是日本经济快速追赶,GDP和人口快速增长。

2、1975-1985年缓慢上涨期,11年涨幅不到1倍,背景是第一轮增速换挡,GDP和人口增速放缓。

3、1986-1991年最后疯狂期,6年1.7倍,背景是进入第二轮增速换挡、广场协议和货币超发。

4、1991年后进入下跌期,背景是经济停滞与人口大拐点。

泡沫为什么会破灭?

1985年9月“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使得日元资产吸引力增强;

为缓解日元升值后的经济下滑和通缩压力,日本央行采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较低的利率,进一步助涨了资产泡沫。

随着通胀压力在1989年开始出现(3%-4%),而且股价和房价加速上涨。

为了抗通胀,在股市和楼市的资产泡沫面前,日本政府选择了主动刺破泡沫,采取多重措施。

第一、加息,日本央行从1989年开始连续5次加息,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利息率从1987年2月的2.5%上升到了1990年8月的6%。

第二、对房地产贷款和土地交易采取严厉管制,到1991年,商业银行几乎停止了房贷。

第三、征收房产税。

但1974年和1991年遇到同样的地产泡沫,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局呢?历史的大拐点出现在1991年呢?

原因就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1974-1985年日本虽然告别了高速增长,但仍实现了年均3.5%左右的中速增长。

第二、1970年日本城市化率72%,还有一定空间。

第三、1974年20-50岁适龄购房人口数量接近峰值后,并没有转而向下,在1974-1991年间维持在高水平。

这几个因素提供了基本面支撑和消化空间,但1991年后,日本经济停滞、人口老龄化严重,适龄购房人口数量大幅快速下降,城市化率已经高达77.4%。

中国会重蹈日本覆辙吗?

当前中国房市跟日本1974年有些特征相似,比如经济从高速向中速换挡,城镇化目前是57%,到70%还有一定发展空间等有利因素。

但也有跟日本1991年相似的不利因素,比如人口拐点和区域分化。

我们现在需要防范的是,像日本一样,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低利率,进一步吹大资产泡沫,最后又不得不去刺破泡沫,就无法收场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未来的城镇化进程会有利于人口进一步往一二线城市聚集,从而进一步加大区域分化,资金回流一二线城市,以及大都市圈的发展,三四线将进入很长的熊市。

THE END
1.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和破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在分析过程中我总结出了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的这样一个逻辑关系,即由广场协议的签订——日本产业结构调整(失调)——日本房地产泡沫形成——破灭。 第三章对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日本房地产泡沫产生的原因。第四章分析了中国经济和日本泡沫经济形成过程中的相似之处,并从中得出日本房地产泡沫的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87903-1012267505.htm
2.日本房地产泡沫:日本泡沫经济时代没有告诉你的故事说起东京地产,“泡沫破灭”“一蹶不振”,是经常用到的词汇。东京的房地产价格指数,从1990年左右的顶峰时期到现在,下降了约7成。“日本经济‘失去了20年’”,也被认为与房地产泡沫破灭有关。然而,2013年以来东京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反弹,房产成为众多投资者竞相追逐的热门资产,而东京也频频被机构投资者列为亚太区*https://www.kan3721.com/news/show-35446.html
3.楼市泡沫破灭后的日本是怎么样的本的房地产泡沫还是破灭了,泡沫破灭后就较少有人流动了。没有赢家,只是持有贷款房产的多跳楼而已。 只要看下日本泡沫破裂后是房价跌幅大,日元贬值的幅度大,你说老百姓能买得起房子了吗? 1 日本房产泡沫破裂后为何能社会稳定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在美国的施压下,日元被迫大幅度*,给日本对外出 https://www.jiwu.com/news/2539025.html
4.楼市前车之鉴:美国日本房地产泡沫危机回顾::全景财经新闻频道曹建海在《向高房价宣战》一书中呼吁,应该在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中看到教训,他认为,"中国正在重蹈日本地产泡沫破灭覆辙。"重创之后的日本经过漫长的20年,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谢国忠认为中国的企业部门正在重复日本20年前的老路,越来越像"影子银行系统"了。通过银行筹资、商业票据或公司债券市场等渠道融资进入土地市场,使土地https://www.p5w.net/news/cjxw/201004/t2905881.htm
5.买最贵的房子还是黄金?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带给中国的思考从支出分项看,泡沫破灭前后家庭消费占GDP比例有所下降。投资驱动力失灵,家庭消费持续低迷,均无力扭转经济颓势。 力挽狂澜——却也无力回天 日本央行错误的货币政策戳破了泡沫,而救市方式欠佳延缓了经济恢复进程。日本政府的决策错误体现在两个方面。 错误一:央行突然收紧银根造成经济“硬着陆”。股票和房产价格的持续过http://m.zhubaojie.com/index.php/faxian/news/view/1/18595
6.陈英楠:日本三井不动产何以穿越房地产周期?第十七期三井不动产的业务模式经历了从“租赁→销售+租赁→销售+租赁+管理”三个过程。三井不动产以租赁起家,1960-1975年发展销售业务成为领先房地产企业,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经历巨额亏损、资产规模缩减后,2000年左右通过业务模式转型改变资产结构,重资产特征越发明显,企业主动降低杠杆,最终资产负债表得以修复并健康扩张。 https://hfri.phbs.pku.edu.cn/2023/seventeenth_1218/2332.html
7.关于20多年前的日本地产泡沫到1990年,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空前的房地产泡沫产生了。 只要是泡沫,必然会破灭。从1990年秋季开始,房地产泡沫自东京开始破裂,迅速蔓延至日本全境。1991年,东京、大阪、京都等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下降了15%~20%。到1993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全面崩溃。据日本不动产研究所统计,截至2000年3月,东京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11460994/
8.日本经济转型中的资产泡沫原因及启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经济转型与资产泡沫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特别在政策失误的情况下,更容易诱发资产泡沫。上世纪70年代,在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日本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的转型时期。为应对日元快速升值带来的“升值型不景气”,日本采取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而导致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回溯日本经济转型过程中资产泡沫产生和破灭的http://www.sass.cn/109006/23306.aspx
9.李迅雷:人口负增长时代,地产金融及细分行业将迎来大变局日本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前,直接融资占比约25%,房地产泡沫破灭后这一比重迅速提升,目前已超过50%。美国直接融资比重则更高,自1995年以来保持在85%左右浮动。因此,我国未来的直接融资比重将提升,相对看好非银金融行业,尤其是资本市场的财富管理行业。 在房地产及与房地产密切相关的银行业面临调整压力的背景下,资本市场改https://www.dahecube.com/article.html?artid=135788
10.房地产行业深度报告:“日本启示”系列专题(一),溯日本地产兴衰,寻4泡沫的破灭与复苏:多端抛售与安倍经济学18 4.1破灭的四部曲:房企、银行、投资客+房产税,多端抛售18 4.2安倍经济学下的房地产复苏19 5日本(90年代)VS中国(2021):“量价齐跌”VS“量跌价稳”21 5.1相同点:老龄化率等楼市基本面指标有相似之处21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319/8143020037006047.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