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研究员:政府不该救市房产泡沫一定会破房产信贷房产泡沫

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6月17日发布报告称,截至去年底,中国企业借款14.2万亿美元,超过了13.1万亿美元的美国企业,比标普此前预期提前一年成为全球第一,预计未来五年中国企业债市场将占全球1/3。但该机构没有透露的是,内地企业赴港贷款潮来临,已经对香港经济产生了影响。

内地赴港贷款暴增

香港敲响监管警钟

路透社报道称,约13家内地房地产商在香港掀起了贷款狂潮,再加上美联储退出QE威胁全球流动性,香港的监管机构终于坐不住了。为了遏制由香港流向内地的商业贷款激增,香港金融监管部门近期出台了严格的金融规则,这些规则的实施,比国际标准《巴塞尔协议III》(BaselIII)要求的期限早了4年。香港监管机构表示,出台政策限制激增的商业贷款,其目的是让银行在融资时不要过于依赖短期资金,短期资金在市场动荡时很容易蒸发。但大型国际银行一直在抗拒,它们担心规则会提高贷款成本,削减它们的利润。

在一些专家看来,中国内地的境外借款行为是中国内地银行业陷入困境的早期警示。那些银行正在把越来越多的贷款,发放给绝不可能全额偿还债务的公司和项目。另一些经济学家以及香港的监管者和银行业者则认为,内地企业之所以从香港借钱,并不是因为它们在内地已经筹不到钱了。他们指出,由于许多内地企业加大了海外并购的力度,大部分贷款都是用美元,而非人民币支付的。由于内地央行持续购买美元,以防止人民币在外汇市场升值,因此内地银行可供贷款的美元供应量有限。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周期低迷的时候,违约风险就会相对增加,香港会对跨境的企业背后的信用、业务的真实性及违约后抵押的贷款如何归属进行评估。全球经济还未从金融危机中真正解脱出来,中国目前的经济也比较低迷,再加上跨境业务的信息不对称,借贷涉及的违约风险会更高,所以香港对跨境业务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进行监管。

香港的金融体系和内地的不太一样,监管机构和银行之间是平等关系,银行进行怎么的操作,监管机构管无法干涉,因为银行风险是自负的。霍德明强调,“如今为什么要再对银行资金进行评估?为什么会出台新的监管规则,这其中肯定事出有因。香港监管机构是出于中国内地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而控制向内地企业贷款。如果大陆有风险,难道银行会不知道?为什么由监管机构来出台规则?除非香港的银行发生了违规事件,才会引起监管机构的风险意识。从香港监管机构早于其他地区颁布严厉监管措施可以看出,中国宏观经济存在风险。”

严厉监管遭非议

香港实行的规则意在配合为应对金融危机而制定的新国际监管规则。《巴塞尔协议III》提出的国际规则,呼吁实施稳定的资本要求,促使银行在承担贷款等长期负债时,较少依赖短期资金。但这些规则仍在制定中,直到2018年才会生效。香港现在的动作较快,监管部门将会根据3月31的资金情况,对银行进行评估。

近期有消息称,美联储或停止推行巴塞尔协议III监管框架,这让那些已经为满足巴塞尔III规定付出沉重代价的银行家们不知所措。巴塞尔协议是针对银行资本、杠杆率与风险控制等监管要求的国际公约。早在上世纪70年代,这套协议就得到了推出。但是直到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之后,全球金融监管机构才开始正视这一问题。在雷曼破产两周年之际,巴塞尔III应运而生,全球监管层也开始积极推进该协议在全球主要银行的推行。然而,在没有危机的日子里,监管行为给银行带来的往往只有痛苦。许多国际知名银行甚至通过变卖资产的方法达成巴塞尔协议的资本金要求。而由于配息,杠杆率等限制,银行股的股价受挫,盈利能力也在同时受到限制,所以香港率先实施,让银行业怨言增多。

虽然在香港有大量存款基础的银行仍在持续放贷,但批发银行还是削减了对数千家本地企业的信贷支持,甚至终止了贷款。这种局面引发了一波破产潮,包括一些有订单的出口企业,因为它们突然之间没有足够的资金采购和运输货物了。

被问及监管最终能防范风险吗?孙立坚表示,监管和风险不能够完全匹配。欧债五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德国、法国的商业银行把钱借给了信誉最好的政府,但是政府却不还,出现了严重的不良资产。现在大陆企业去香港借贷,尤其是那些中国政府背景的子公司借款较多,所以香港监管机构要想弄清风险敞口,就必须首先评估清楚这些借贷公司的性质,它们到底是民营企业资产还是国家资产,这一点对如何监管很重要。

最怕楼市泡沫

易宪容认为,现在中国经济已经到了癌症晚期,地产泡沫比美国次贷危机还严重。惟一的办法就是把房产泡沫挤出来,严格控制房产信贷和投资,如果现在不做,危机肯定会愈演愈烈,香港的监管机构就是看到了泡沫的苗头,担心中国的经济风险。他预测,短期内GDP增长下行的态势会改变,但会把房地产泡沫继续吹大,对中长期而言,中国经济问题会更加恶化,直到房地产泡沫突然破灭、金融危机及经济危机爆发。

除内地楼市泡沫会对香港金融业造成威胁,其实香港当地房价过高也对其经济构成了重大风险。IMF早在今年4月底就下调了香港今明两年的经济预测,幅度为0.6%,并指出香港房价从2008年以来上升约90%,租售比高于历史平均水平20%-40%,未来回调风险大。IMF警示,美国退出QE和内地经济减速这有可能令香港资产价格下跌,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素质恶化,从而对银行信贷资产造成不利影响。该行还指出,如果美国联邦储备局退市步伐比预期快,甚至可能刺激香港房价出现“无序下跌”的情况。各方普遍预计,香港房价会下降15%至20%。IMF执行副总裁朱民建议,为了抑制房市泡沫,各经济体必须马上运用这些工具来控制高房价,比如根据房价和收入对抵押贷款设限;对发放高风险贷款的银行提高资本金要求;以及抑制海外买家对投资型房产需求的印花税措施。

惜贷能否长久

孙立坚表示,当初欧洲金融机构就是更加信任政府,欧债危机也警醒香港金融机构提高警惕,一定要评估企业的贷款能力,国家把资产抵押就是无效资产,如果是企业资产,按照全球的商业模式应该没收资产,但是是国家财产,没有办法没收资产。但如果经过评估,企业的账目清晰,香港的银行会放贷。

香港一位银行界人士指出,虽然监管机构在严控不良贷款,但中资企业向香港银行寻求跨境贷款的需求一直不减,为了迎合这种需求,很多中资银行香港子公司借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东风,近日再度发起人民币揽存大战来应付内地企业赴港贷款的需求。他们进一步调高人民币定期存款利率,吸纳离岸人民币资金。目前香港有近20家银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超过3%,与内地存款利率水平已不相上下。其中,工银亚洲重新推出人民币定期存款优惠,对于存入20万元或以上资金的客户,给予6个月年化3.1%的优惠利率;交银香港6月16日也再度上调人民币定期存款利息,客户只要心存入5万元,6个月定期存款利息回升至3.31%,但该年利率只限指定的理财客户。

THE END
1.搜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庆祝香港中文大学建校55周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建校5周年,进一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和融合发展,4月18至20日,由香港中文大学校董及校友梁凤仪博士亲自担任策划、编剧并主演的原创大型舞台剧《挚爱》在深圳保利剧院倾情上演,深圳场是该剧环球巡演的压轴演出。此次深圳巡演由香港中文大学(https://www.cuhk.edu.cn/zh-hans/search?keywords=ddos%E6%94%BB%E5%87%BB%E8%B4%B9%E7%94%A8%E2%AD%90110011.cc%E2%AD%90ddos%E6%94%BB%E5%87%BB%E6%80%8E%E4%B9%88%E8%8E%B7%E5%88%A97ug0g%E2%AD%90110011.cc%E2%AD%90ddos%E6%94%BB%E5%87%BB%E8%83%BD%E9%98%B2%E4%BD%8F%E5%90%97dqif4&page=11
2.香港房价结束五连跌!业内人士:原因有三楼市楼价张大伟房价下跌11月27日,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香港私人住宅楼价指数回落至290.1点,同比下跌9.91%,环比上升0.62%,结束5个月跌势。今年前10个月累计下跌6.8%。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记者表示,香港房价最近回升的原因有三个。首先,香港的房价和利率关系非常大,最近几个月美国降息对香港楼市的影响不小,中小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15F4730539AP40.html
3.洪灏对话刘煜辉:决战十万亿,静待分化过程的第二阶段!目前中国股市处于一个动物精神非常饱满、情绪张扬的阶段,类似于日本股市在泡沫破灭后的初期阶段。回顾历史,日本在1991年地产泡沫破裂后,经历了大约四年半的经济下行和通缩期,到1995年下半年才开始反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也面临类似的挑战,甚至出现了去泡沫化的过程。从时间点来看,中国距离2021年的高点也有三到四年https://www.jiuyangongshe.com/a/80lsn3ewk0
4.全球五大房地产泡沫,四个在东亚全球五大房地产泡沫,近30年来,四个这些因素促使房市回暖并再次繁荣,房价和租金飙升,投机行为盛行,炒卖楼花现象严重,开发商捂盘惜售。股市和楼市均处于高度投机状态,泡沫随时可能破灭,危机一触即发。1973年,股市泡沫破灭,从1774点跌至1974年的150点,房市也随之崩溃,楼价、租金大幅下跌。 第五轮上涨:1976年至1981年。石油危机过后,经济迅速复苏,香港开始https://xueqiu.com/1785441490/293946487
5.房地产投资基金方案(精选6篇)日本推出J-REITs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20世纪80~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不动产价值大幅滑落,银行业不良债权问题急速恶化[1]。日本为了有效开发利用不动产,以提升环境品质,不动产市场景气度,于1998年12月通过《证券投资法人及证券投资信托法》,日本政府企图效仿美国REITs制度,引入“公司型”投资信用制度,与日本传统的证券投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9wohi20.html
6.香港新一轮楼市泡沫已形成内地置业者推高房价在这一轮长达13年的房价上涨过程中,曾在1994年出现一年左右的短暂下跌,但长期持续大涨,终于吹出香港史上最大的房价泡沫。1997年相比1985年,香港私人住宅价格指数暴增七倍,房价涨幅超过了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南亚、东亚各国金融、经济、楼市、股市皆受到重大打击。香港房价在1997年三https://m.loupan.com/ly/news/201107/1424241
7.李迅雷最新撰文:人口负增长时代,地产金融及细分行业将迎来大? 日本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前,直接融资占比约25%,房地产泡沫破灭后这一比重迅速提升,目前已超过50%。 美国直接融资比重则更高,自1995年以来保持在85%左右浮动。因此,我国未来的直接融资比重将提升,相对看好非银金融行业,尤其是资本市场的财富管理行业。 https://www.cmtzz.cn/article/54001
8.金管局12度出手买入513亿港元背后是香港楼市在承压如果公众产生恐慌情绪,可能大规模从房市撤出资金,最终导致地产泡沫破灭,房地产是香港的支柱产业,香港财政收入的40%~50%都来自土地,居民很大一部分财富是房产,而且房地产是香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抵押品之一,房地产大幅下跌将使香港发生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 据星展银行(DBS)数据显示,目前香港楼市租金回报率只有约2%,若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80419860257168.html
9.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畸高中国房地产泡沫是一颗毒瘤贝乐斯文章2013年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高达16%,而事实上从1960年来但凡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高于6%的国家,房地产泡沫都出现了破灭。而事实上,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时,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也不过是9%,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比例达到局部峰值6.2%。 如此看来,中国房地产真的能一枝独秀,违背经济规律么? https://blog.csdn.net/wankunde/article/details/52514027/
10.从狂热到崩塌:香港1997楼市大崩盘始末香港回归20紼年来,香港楼市也经历了大风大浪、“十起十落”。 亚洲金融危机、投机、炒作、跟风,使香港楼市泡沫于1997年破灭,房价一度下跌70%。当时,出现大批“负资产者”和绝望的“烧炭自杀”者,香港社会也兴起了一个特殊的“阶级”,要求政紼府使楼价恢复到最高位。 https://m.douban.com/note/709554656
11.美联储加息真的会刺破中国楼市泡沫吗?香港楼市泡沫的破裂可能成为整个危机的关键一步。历史数据表明,每次香港楼市泡沫破灭都与美联储加息周期紧密相关。目前,香港的房贷利率低至2-2.5%,一旦美联储将利率提升至2.5%,香港楼市泡沫的破裂在所难免。即便香港金管局被迫加息至2.5%,香港的基准利率也将随之上涨至2.5%。这种情况下,香港房价将面临大幅下跌,预计https://www.da-quan.net/wa/atcehtye7hcyye3yhe7.html
12.汉语词典在线查询成语词典在线查询在线查词所谓泡沫指的是一种资产在一个连续的交易过程中陡然涨价,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在这时的经济中充满了并不能反映物质财富的货币泡沫。资产价格在上涨到难以承受的程度时,必然会发生暴跌,仿佛气泡破灭,经济开始由繁荣转向衰退,人称“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的两大特征是:商品供求严重失衡,需求量远远大于供求量;投机交易气氛非常https://www.hujiang.com/cidian/cdzxcx_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