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年是青岛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形势,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中央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强大韧性,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新旧动能转换初见成效,人民福祉水平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十三五”实现圆满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一、综合

经济发展好于预期。统一核算结果显示,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2]12400.56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2%,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5.41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4361.56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增加值7613.59亿元,增长4.1%。三次产业比例由2019年的3.5∶35.6∶60.9调整为3.4∶35.2∶61.4。

图2862016年—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速

“六稳”“六保”落地见效。发挥政策调控作用,出台减税降费、稳岗就业、房租减免等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40亿元左右,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兜底基本民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12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3%,控制在较低水平。基本民生保障有力,2020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47156元,增长3.7%[3]。市场主体活力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4]企业利润总额531.6亿元,增长12.4%,增速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粮食能源供给增加,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300万吨以上,能源生产量2589.1万吨标准煤,增长6.9%。产业链供应链保持稳定,规模以上工业35个大类行业中24个增长,增长面68.6%。财政支出兜底民生,公共卫生、住房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支出分别为31.0亿元、30.7亿元和223.0亿元,分别增长68.1%、29.7%和14.6%。

表312020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标名称

全年指数(上年同期=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4

非食品价格指数

100.4

服务价格指数

100.7

消费品价格指数

103.4

一、食品烟酒

108.0

食品

109.8

粮食

101.5

鲜菜

108.9

猪肉

153.0

鸡蛋

87.6

二、衣着

99.9

三、居住

100.5

四、生活用品及服务

99.4

五、交通和通信

94.5

六、教育文化和娱乐

102.1

七、医疗保健

102.0

八、其他用品和服务

102.7

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全市不良贷款率降至1.29%,较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市级安排财政扶贫资金6.6亿元,全市6万余名贫困人口和200个省定贫困村、310个市定经济薄弱村、10个市定经济薄弱镇全部脱贫摘帽。全市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年均值分别为31、7、31微克/立方米,与上年相比,PM2.5改善16.2%,二氧化硫改善12.5%,氮氧化物改善3.1%。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8%。

二、新动能与创新

图2872017年—2020年“新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

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推进。初步统计,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28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3项。其中,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11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92项。其中,自然科学奖11项,技术发明奖5项,科技进步奖74项,最高奖项1项,国际合作奖1项。技术合同交易额286.6亿元,增长68.0%。涉海技术合同成交额28.4亿元,增长35.1%。全年有效发明专利38549件,增长20.7%。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1件,比上年增加6.6件。PCT[7]国际专利申请1755件,比上年增加374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396家,比上年增加567家。现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2家。

图2882016年—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及增速

三、农业

农林牧渔业发展稳中有进。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53.21亿元,增长2.7%。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7.80亿元,增长4.5%。

种植业发展保持平稳。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7.0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0.9万公顷,花生播种面积7.5万公顷。粮食产量304.6万吨,增长0.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55.8万吨,增长4.7%;花生产量36.0万吨,增长5.1%;水果(含果用瓜)产量116.5万吨,下降1.9%。

图2892016年—2020年粮食产量

林牧渔业持续恢复。全年实际完成造林(更新)面积0.7万公顷。全年肉类产量48.0万吨,禽蛋产量24.7万吨,牛奶产量30.7万吨。全年水产品产量(不包括远洋捕捞)101.1万吨,增长0.2%。海、淡水养殖面积3.5万公顷,增长2.9%。远洋捕捞量14.7万吨,增长1.4%。

现代高效农业基础增强。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83.22亿元,增长16.9%。截至2020年底,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产业强镇12个;2020年新创建田园综合体13个、农业绿色园艺标准园48个、标准化示范场43家;“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805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2个。农机总动力754.7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4.7万千瓦。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9.3%。

表322020年主要种植业产品产量及增速

指标

单位

产量

增长(%)

万吨

304.6

0.7

夏粮

133.4

-6.5

秋粮

171.2

7.0

油料

36.0

5.1

蔬菜及食用菌

655.8

4.7

水果

116.5

-1.9

园林水果

75.0

0.6

四、工业与建筑业

工业生产企稳复苏。全市工业增加值3268.38亿元,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4.7%,重工业增长5.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7%,股份制企业增长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0.5%,制造业增长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7%。分重点行业看,汽车制造业增长19.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4.4%,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0.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5%。

表33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速

产品名称

彩色电视机

万台

1774.9

15.3

其中:智能电视

1681.0

15.6

家用电冰箱

822.0

23.1

家用洗衣机

575.4

54.9

房间空气调节器

1478.3

10.0

智能手机

502.4

-22.1

啤酒

万千升

176.1

1.4

橡胶轮胎外胎

万条

4563.3

4.3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1004.0

8.9

粗钢

335.2

4.6

汽车

万辆

29.0

27.3

动车组

996

-9.3

城市轨道车辆

1836

3.7

金属集装箱

万立方米

1379.1

25.5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531.6亿元,增长12.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177.8亿元,增长2.1%;股份制企业利润353.7亿元,增长18.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利润178.4亿元,增长3.3%。

表34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利润

12.4

其中:国有控股

2.1

股份制企业

18.1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3.3

建筑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资质内总承包、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820家,实现增加值1112.79亿元,增长4.0%。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000.2亿元,增长6.8%;上年结转合同额2408.8亿元,增长6.4%。

五、服务业

服务业拉动作用明显。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613.59亿元,增长4.1%,占GDP比重为61.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7%。

图2902016年—2020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及增速

旅游业逐渐复苏。2020年,全市接待游客6312.3万人次,下降44.2%,实现旅游总收入1019.3亿元,下降49.2%。年末,拥有A级旅游景区112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1处,4A级旅游景区26处,3A级旅游景区69处。拥有星级酒店91个。其中,5星级酒店9个,4星级酒店23个,3星级酒店56个。拥有旅行社599个。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旅行社59个,经营入境和国内旅游业务旅行社540个。

交通运输平稳回升。铁路、公路、水路共完成货运量3.6亿吨,增长4.3%;完成旅客运量3150万人次,下降56.5%。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314万辆,增长7.3%。其中,私人汽车273万辆,增长7.8%。全年港口吞吐量6.1亿吨,增长4.7%;外贸吞吐量4.5亿吨,增长5.9%;集装箱吞吐量2201万标准箱,增长4.7%。年末拥有国内航线161条,国际航线9条,港澳台地区航线1条;全年航空旅客吞吐量1456万人次,下降43%;航空货邮吞吐量21万吨,下降19.3%。

表352020年主要运输方式完成的运输量及增速

运输方式

运输量

客运周转量

亿人公里

56.65

-56.9

铁路

31.92

-44.1

公路

24.66

-66.8

水运

0.07

-62.5

货运周转量

亿吨公里

1788.29

12.2

71.93

20.7

568.22

1148.14

17.9

六、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实现平稳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在建项目6907个,比上年增加1258个。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5.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7%。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4.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3.7%。医养健康等社会民生发展进一步提升,民生类投资增长28.9%。

图2912016年—2020年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十五个攻势[9]精准发力。产业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投资增长28.9%;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突破平度莱西攻势投资增长25.6%;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攻势投资增长15.1%;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增强,民营经济攻势投资增长13.0%。

13条产业链[10]加速凝聚。现代金融服务投资增长238.1%,商贸业投资增长124.1%,现代高效农业投资增长107.7%,新一代信息技术投资增长50.0%,高端装备投资增长28.3%,新能源新材料投资增长11.7%,现代海洋投资增长9.3%,高端化工及传统制造业投资增长8.7%,现代物流投资增长4.8%。

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2045.1亿元,增长13.4%。其中,住宅投资1479.2亿元,增长19.4%。商品房销售面积1653.6万平方米,增长0.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430.4万平方米,下降3.1%。

表362020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及增速

分类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总计

2045.1

13.4

1653.6

0.1

住宅

1479.2

19.4

1430.4

-3.1

办公楼

135.1

5.9

64.3

-9.6

商业营业用房

152.1

-14.8

48.0

-45.4

其他

278.7

7.8

110.9

543.7

全年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3010套,基本建成公共租赁住房1193套。截至2020年底,全市正在享受租赁补贴家庭共12430户,全年发放租赁补贴8354.6万元。

七、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3.5亿元,增长1.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294.4亿元,增长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09.1亿元,增长3.2%。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4683.7亿元,增长2.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9.8亿元,下降5.7%。

图2922016年—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7.4%,饮料类增长33.0%,烟酒类增长13.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15.5%,化妆品类下降4.0%,金银珠宝类下降24.3%,日用品类下降6.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3.4%,中西药品类增长4.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50.4%,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41.8%,家具类下降54.2%,通信器材类下降5.0%,智能手机类增长0.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8.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4.4%,汽车类增长3.6%。

网络交易迅速扩容。全市电子商务交易平台[11]实现交易额1.17万亿元,增长4.2%;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网络销售额541.6亿元,增长22.9%。

八、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逆势上扬。全市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6407亿元,增长8.2%。其中,出口额3876.8亿元,增长13.7%;进口额2530.2亿元,增长0.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1817.7亿元,增长16.3%。其中,出口额1099.8亿元,增长18.4%;进口额717.9亿元,增长13.2%。对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448.4亿元,增长6.1%。其中,出口额278.2亿元,增长9.3%;进口额170.2亿元,增长1.2%。

图2932016年—2020年外贸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对外合作更加深入。全市承接服务外包合同9318份,增长4.2%;合同额70.1亿美元,下降1.9%;执行额50.5亿美元,增长7.1%。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8007份,增长5.1%;合同额62.6亿美元,增长1.8%;执行额44.2亿美元,增长11.8%。青岛口岸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1672亿元,下降8.3%。其中,出口额6615亿元,下降4.7%;进口额5057亿元,下降12.5%。

表372020年全市主要商品进出口情况

项目

进出口

出口

进口

金额(亿元)

纺织服装

537.79

11.0

516.25

21.54

12.8

农产品

967.58

3.9

393.74

-3.4

573.84

9.5

机电产品

2262.16

12.7

1813.94

448.22

-4.9

高新技术产品

543.17

314.96

12.9

228.21

-5.6

表382020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增速

国别(地区)

出口额(亿美元)

进口额(亿美元)

亚洲

262.75

13.7

155.08

6.1

中国香港

20.52

40.4

0.68

-33.4

中国台湾

5.54

12.6

11.66

1.8

日本

59.52

2.7

19.25

韩国

46.08

6.5

31.47

-10.6

东盟

75.55

21.1

60.79

36.3

南亚

21.66

15.1

7.88

15.5

中东

29.51

14.3

18.49

-20.0

非洲

24.14

20.51

-24.0

南非

4.29

-5.3

2.90

50.2

欧洲

113.85

8.2

60.45

0.2

欧盟

82.70

8.6

37.31

11.2

英国

16.07

10.8

2.46

-66.3

德国

18.00

6.7

12.61

法国

8.25

-7.6

3.63

意大利

7.45

-4.0

2.68

独联体及东欧

21.95

16.93

-1.6

俄罗斯

10.24

3.8

14.09

南美洲

17.19

10.2

66.13

-3.6

巴西

6.21

-2.0

50.31

北美洲

104.08

16.9

28.09

5.7

美国

90.47

14.7

22.01

14.5

加拿大

13.61

34.4

5.61

-16.4

大洋洲

16.78

21.3

32.69

-1.5

澳大利亚

14.05

24.0

27.90

3.5

注:本表非全口径。

利用外资稳定增长。2020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82个,下降7.6%;合同外资178.5亿美元,增长33.7%。全市实际使用外资58.5亿美元,增长0.2%。

“一带一路”融合发展。全市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1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3.9亿美元,下降73.0%;中方实际投资额1.2亿美元,下降49.2%。

对外投资更加广泛。全市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承揽项目83个,新签合同额34.8亿美元,增长3.6%;完成营业额28.8亿美元,下降31.2%。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0047人。

九、财政金融

财政保障全面有力。全年财政总收入3843.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3.8亿元,增长1.0%。其中,税收收入898.8亿元,下降0.3%;增值税331.3亿元,下降8.3%;企业所得税153.9亿元,增长3.6%;个人所得税45.4亿元,增长29.3%;城市维护建设税58.4亿元,增长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84.7亿元,增长0.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9.4亿元,增长8.1%;教育支出288.6亿元,增长4.9%;科学技术支出46.9亿元,下降29.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3.0亿元,增长14.6%;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6.6亿元,下降15.4%。全年税务系统组织税收收入(含海关代征)2220.1亿元,下降9.1%。其中,国内税收1708.7亿元,下降3.1%。

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截至2020年底,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507.1亿元,比年初增加2630.8亿元;人民币存款余额19821.8亿元,比年初增加2538.8亿元。其中,住户存款8030.9亿元,比年初增加1275.7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21064.8亿元,比年初增加2854.9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0211.0亿元,比年初增加2879.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6644.7亿元,比年初增加953.2亿元。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11亿元,增长4.9%。其中,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48亿元,增长11.5%;寿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363亿元,增长2.5%。证券分支机构证券交易额59965亿元,增长53.9%;法人机构证券交易额43698亿元,增长42.7%。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62家,管理基金规模1039.3亿元,增长26.6%。境内上市公司累计44家,比上年增加5家。

十、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大专院校(含民办高校)29所。其中,普通高校27所。全年研究生招生2.0万人,在校研究生5.3万人,毕业生1.3万人(不含驻青科研院所研究生)。普通本专科招生11.4万人,在校生37.7万人,毕业生9.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0万人,在校生8.4万人,毕业生2.7万人;普通高中招生6.0万人,在校生14.4万人,毕业生3.9万人;初中招生9.7万人,在校生28.6万人,毕业生9.4万人;普通小学招生11.6万人,在校生60.4万人,毕业生9.8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04万人,在校生0.2万人,毕业生0.03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4.5万人。

图2942016年—2020年各类学校招生人数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全市共有影剧院91处,文化馆(站)150处,博物馆104处,公共图书馆12处,国有文艺院团8个,广播电台6座、11套节目,电视台6座、17套节目。全市共有档案馆11处。

卫生服务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4459处。其中,医院、卫生院460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1处,妇幼保健机构12处,门诊部(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573处。各类卫生技术人员9.49万人。其中,医生3.97万人。全市拥有医疗床位6.44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6.25万张。

体育事业方兴未艾。全市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共获得金牌417.5枚、银牌254枚、铜牌267枚。重点体校1所,学员980人;业余体校10所,学员1807人。

十一、城市建设

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已建成,济青高铁、青连铁路、潍莱高铁开通,龙青高速、新机场高速一期等道路通车。年末,市区常规公交8553辆,线路655条,年客运量65014万人次,日均客运量178万人次。市区巡游出租汽车10568辆,年客运量14720万人次,日均客运量40万人次。地铁运营线路6条,年客运量13975.3万人次,日均客运量38万人次。全年地铁开行列车46万列次,总运营里程1511万列公里。

十二、能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节能降耗成效明显。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187万吨标准煤,下降1.6%。全社会用电量476.6亿千瓦时,增长2.5%。其中,工业用电量258.8亿千瓦时,增长2.5%;服务业用电量118.3亿千瓦时,增长2.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1.4亿千瓦时,增长2.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66.9万吨标准煤,下降3.8%。其中,煤炭消费量下降4.5%,石油消费量增长10.6%,天然气消费量增长13.1%。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0.27吨标准煤,下降5.1%。

图2952016年—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及增速

能源生产更加低碳清洁。全市能源生产量2589.1万吨标准煤,增长6.9%。其中,原油加工量1340.1万吨,增长11.7%;汽油生产量370.8万吨,增长0.5%;柴油生产量331.8万吨,增长11.5%。发电量172.5亿千瓦时,下降4.7%。新能源发电量20.5亿千瓦时,增长15.4%,占全市发电总量比重为11.8%。其中,风力发电量增长24.6%,垃圾焚烧发电量增长26.1%。

环境治理效果显现。全市年平均气温13.5摄氏度,平均年降水量为983.4毫米。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6天,占全年的86.3%。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8.7分贝,市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0分贝。

平安青岛建设不断推进。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2]82起,死亡59人,分别下降5.7%和6.3%。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0048,十万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0.55。

十三、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156元,增长3.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905元,增长2.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56元,增长4.8%。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294元,增长2.7%,恩格尔系数为28.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5936元,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138元,增长1.6%。据抽样调查,年末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3.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8.0平方米。

表39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情况

全体居民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绝对值(元)

可支配收入

47156

55905

2.6

23656

4.8

工资性收入

28082

3.4

33641

2.2

13151

4.5

经营净收入

8816

1.5

8479

0.3

9720

财产净收入

4008

4.1

5365

2.5

365

6.0

转移净收入

6250

8420

6.9

421

10.9

表40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消费支出

30294

35936

1.9

15138

1.6

食品烟酒

8520

2.3

10025

4476

衣着

居住

生活用品及服务

交通和通信

教育文化娱乐

医疗保健

其他用品和服务

2706

7173

1998

4477

3012

1679

729

2.9

4.9

1.3

3306

8626

2365

5154

3608

1977

876

0.9

3.0

4.4

1096

3269

1011

2659

1412

880

336

0.5

1.7

1.0

表412020年每百户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数量

家用汽车

摩托车

电冰箱(柜)

洗衣机

热水器

空调

计算机

59

24

110

100

99

119

106

72

234

62

13

111

101

127

105

82

235

49

53

107

98

94

97

108

45

231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截至2020年底,全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919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18335万元;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0960人,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支出15324.1万元。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为312.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262.6万人,全年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7.8万人。

图2962016年—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

注:

[1]公报中统计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影响,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情况。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数据将通过《青岛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进行公布。

[2]全市生产总值(GDP)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指名义增速,计算方法是:(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当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100%。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限额以上贸易企业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5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为计划总投资额500万元。

[7]PCT是《专利合作条约》(PatentCooperationTreaty)的英文缩写。PCT国际专利是指我国专利申请人根据PCT规定,可以向中国专利局或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国际专利申请,是反映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国际技术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

[8]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一是指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二是指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三个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四个行业小类;三是指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两个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9]十五个攻势是经略海洋攻势、“双招双引”攻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军民融合发展攻势、乡村振兴攻势、突破平度莱西攻势、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势、壮大民营经济攻势、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高效青岛建设攻势、平安青岛建设攻势。

[10]13条产业链包含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高端装备、现代海洋、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文化创意、精品旅游、现代金融服务等省“十强”产业,以及现代物流、商贸、商务服务等3个青岛特色产业。

[11]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统计范围: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拥有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及年交易额1000万元及以上的其他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12]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统计范围包括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交通、民航飞行、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和工矿商贸等七个行业(领域)发生的事故,不再包括森林火灾、火灾事故和非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

THE END
1.2016年房地产行业2016年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市场的调整和政策的影响,市场呈现出分化的态势。随着政府调控政策的推进和市场的逐渐稳定,房地产行业有望实现更加可持续和健康的发展。我们也期待着未来房地产行业能够发展出更多的创新和变革,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2016年房地产行业分析 http://www.gafcw.cn/ershou/59297.html
2.钢铁行业深度研究——供需结构调整,迈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钢材价格为基,将2013-2021年近十年划分为两个周期共四个阶段,分别为2013-2015年“去产能期”、2016-2018年“产能置换期”、2019-2020年“产量爬坡期”和2021年“高质量发展期”,驱动周期变化的因素分别为经济发展和行业政策。2022年上半年,需求端受到房地产政策管控、疫情多发散发及出口退税的影响有所下滑,供给https://www.esmchina.com/marketnews/41402.html
3.中国宏观招商证券:经济将告别下台阶状态中国资产崛起2018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屡次好于市场预期,2019年房地产投资增速达到9.9%。疫情后房地产投资增速也是修复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2020年前9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5.6%,增速仅次于高技术产业的生产和投资增速。房地产投资之所以表现超预期主要是由于开发商高周转经营策略,前期地产投资主要依靠土地购置费维持较快增长,近期交房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11029
4.从省政府工作报告看河南房地产政策十年变迁读报告看未来2021年 坚持“房住不炒”,探索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落实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长租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深入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开展城市有机更新,建设安全、整洁、有序、智能的城市。加强城市和建筑风貌管理,统筹地上地下,推广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加快重点区域智慧停车https://www.dahecube.com/article.html?artid=189102
5.中国房地产政策轴线梳理2019年:银保监会吹风:加强房地产信托领域风险防控 中国银保监会吹风,为加强房地产信托领域风险防控,针对近期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银保监会近日开展了约谈警示,要求这些信托公司控制业务增速,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2020年,金融政策全面收紧 https://www.shra.org.cn/newsinfo/7347498.html
6.20162016-2020年房地产行业发展分析报告.doc,2016-2020年房地产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摘要 本报告所分析的房地产行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房地产行业,行业代码为72。按照国民经济分类标准,房地产行业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和其他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212/90598850.shtm
7.20162020年重庆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预测报告第三章 2013-2015年重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3.1 中国房地产周期性波动的取决因素 3.1.1 国民经济运行态势 3.1.2 体制因素 3.1.3 政策因素 3.1.4 城市化进程 3.2 2013-2015年重庆市宏观环境概述 3.2.1 城市简介 3.2.2 地理环境 3.2.3 行政区划 https://bjzhiborui.com/b/1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