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2023改编)某汽车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度该企业自行计算的会计利润为20980万元,企业已预缴企业所得税1360万元。2023年3月该企业进行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聘请了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核,发现如下事项:(1)3月收到上年度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确认营业收入1000万元,已缴纳增值税,未对其成本费用进行单独核算。企业拟将其确认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2)4月转让公寓一栋,取得含增值税收入5000万元,企业选择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另按规定缴纳转让环节其他税费12万元。该公寓购于2014年12月,购房发票上注明金额3500万元,已缴纳契税。企业自行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6.43万元。(3)8月购进一批汽车零部件尚未领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400万元,增值税52万元。企业拟选择将其在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4)12月购入一栋不含增值税售价4000万元的闲置厂房,因该厂房尚未办理权属登记,企业未计算缴纳房产税。(5)12月发现有一笔发生于2016年的实际资产损失50万元未在当年扣除,拟向税务机关申报确认损失并于2022年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6)12月向甲公司赊销一批汽车,合同约定不含增值税售价800万元,增值税104万元。企业将该应收账款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月末双方达成重组协议,甲公司以一批汽车配件偿还该欠款,甲公司向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配件价款750万元,增值税97.5万元,该批配件的实际成本650万元。重组当日,该笔应收账款的公允价值为904万元。企业会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8065000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75000贷:应收账款9040000(7)全年投入8900万元研发费用进行自主研发,相关明细如表2所示。(8)成本费用中含实际支付的合理工资薪金3550万元,其中含接受劳务派遣用工,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550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65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420万元;为高级技术人员购买商业健康险,支付保险费100万元。(其他相关资料:当地契税税率为3%,各扣除项目均在汇算清缴期取得有效凭证)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计算业务(2)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并计算业务(2)企业在正确缴纳土地增值税后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判断业务(3)企业购置的汽车零部件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一次性全额扣除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判断业务(4)企业房产税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判断业务(5)企业申报确认损失处理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计算业务(6)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并说明债务重组取得的汽车配件应确认的计税基础。

计算业务(7)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判断业务(8)中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能否作为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并说明理由,同时计算业务(8)应调整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该企业2022年度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

不正确。

理由:企业对取得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资金发生的支出未单独进行核算,企业不能将该笔财政补贴作为不征税收入。

转让旧房应缴纳增值税=(5000-3500)÷(1+5%)×5%=71.43(万元)。

取得旧房时已纳契税=3500×3%=105(万元)。

可扣除的项目金额=3500×(1+7×5%)+105+12=4842(万元)。

增值额=5000-71.43-4842=86.57(万元)。

增值率=86.57÷4842×100%=1.79%。

应缴纳土地增值税=86.57×30%=25.97(万元)。

业务(2)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25.97-6.43=19.54(万元)。

企业处理不正确。

理由:截至2027年12月31日,新购进的设备、器具(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零部件是企业存货,不属于固定资产,因而企业处理不正确。

企业房产税处理正确。

理由:纳税人购置存量房,自办理房屋权属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缴纳房产税。

企业申报确认损失处理不正确。

理由:企业以前年度发生的资产损失未能在当年税前扣除的,可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实际资产损失的,准予追补至该项损失发生年度扣除,其追补确认期限一般不得超过5年。本题中企业2016年发生实际资产损失,至2022年已超过5年。

业务(6)企业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904-(750+97.5)=56.5(万元)。

业务(6)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6.5万元。

汽车配件应确认的计税基础为750万元。

可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为8900万元。

业务(7)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8900万元。

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不能作为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

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按照协议(合同)约定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应作为劳务费支出。

可税前列支的工资、薪金=3550-550=3000(万元)。

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3000×14%=420(万元)。实际发生额超过限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50-420=230(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3000×8%=240(万元)。实际发生额超过限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420-240=180(万元)。

企业为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

业务(8)应调增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230+180+100=51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20980-19.54-56.5-8900+510=12513.96(万元)。

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额=12513.96×15%-1360=517.09(万元)。

(综合·2023)位于市区的某电脑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电脑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2023年3月经营业务如下:

(1)采用直接收款方式销售A型电脑2000台,不含增值税价格0.5万元/台,因数量大,给予买方20%的价格折扣,货款已收讫,并按规定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2)采用赊销方式销售B型电脑5000台,不含增值税价格0.5万元/台,签订的书面合同中未约定收款日期,电脑已发出。

(3)将C型电脑的境外经销权转让给境外某公司,取得价款200万元,该经销权完全在境外使用。

(5)购买电脑配件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1500万元、税额195万元。该批配件入库后因管理不善毁损10%、用于职工福利发放10%。

(6)进口铅蓄电池一批,关税完税价格为96万元,该批电池已报关,取得海关开具的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7)在市区购入占地2000平方米的一处厂房,取得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上注明不含税价款1200万元、税额60万元,已办理房屋权属转移登记。

(8)上月购进配件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被税务机关认定为异常凭证,已申报抵扣进项税额6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业务(2)需要缴纳增值税。

业务(3)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理由:境内的纳税人向境外单位销售的完全在境外消费的经销权(非技术无形资产),免征增值税。

业务(4)免税。

业务(6)应缴纳的关税=96×10%=9.6(万元)。

组成计税价格=(96+9.6)÷(1-4%)=110(万元)。

应缴纳的进口环节增值税=110×13%=14.3(万元)。

应缴纳的进口环节消费税=110×4%=4.4(万元)。

业务(7)应缴纳的契税=1200×3%=36(万元)。

2023年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2000×20×9÷12÷10000=3(万元)。

3月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318.7×7%=22.31(万元)。

3月应缴纳的教育费附加=318.7×3%=9.56(万元)。

3月应缴纳的地方教育附加=318.7×2%=6.37(万元)。

(综合·2020改编)位于市区的某餐饮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3年12月经营业务如下:

(1)当月取得餐饮服务收入价税合计848万元,通过税控系统实际开票价款为390万元。

(2)将一家经营不善的餐厅连同所有资产、负债和员工一并打包转让给某个体工商户,取得转让对价100万元。

(3)向居民张某租入一家门面房用于餐厅经营,合同约定每月租金为3万元,租期为12个月,签约后已在本月一次性支付全额租金。

(4)当月向消费者发行餐饮储值卡3000张,取得货币资金300万元;当月消费者使用储值卡购买了该餐饮企业委托外部工厂生产的点心礼盒,确认不含税收入100万元。

(6)转让其拥有的一个餐饮品牌的连锁经营权,取得不含税收入300万元。

(7)当月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合计40万元,其中包含:由于仓库管理员失职丢失的一批食品,进项税额为3万元;外购用于公司周年庆典的装饰用品,进项税额为4万元;外购用于发放给优秀奖员工的手机,进项税额为2万元。

(8)该企业符合增值税加计抵减的条件,上期末加计抵减余额为6万元。

业务(2)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可以享受增值税免税待遇。

理由:其他个人,采取一次性收取租金形式出租不动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可以在对应的租赁期间内平均分摊,分摊后的月租金收入不超过10万元,免征增值税。

业务(4)销项税额=100×13%=13(万元)。

注:接受单用途卡持卡人充值取得的预收资金,不缴纳增值税。

业务(5)销项税额=(10-6.82)×500000÷(1+6%)×6%÷10000=9(万元)。

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该上市公司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PO)的发行价为买入价。

销项税额合计=48+13+9+18=88(万元),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5万元。

增值税应纳税额=88-35-3.5-6=43.5(万元)。

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43.5×7%=3.05(万元)。

应缴纳的教育费附加=43.5×3%=1.31(万元)。

应缴纳的地方教育附加=43.5×2%=0.87(万元)。

(1)2016年1月以9000万元竞得国有土地一宗,并按规定缴纳契税。

(2)该项目2016年开工建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注明的开工日期为2月25日,2018年12月底竣工,发生房地产开发成本6000万元;开发费用3400万元。

(3)该项目所属幼儿园建成后已无偿移交政府,归属于幼儿园的开发成本600万元。

(4)2019年4月,该项目销售完毕,取得含税销售收入3675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序号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9000×(1+4%)=9360(万元)。

允许扣除的开发成本=6000(万元)。

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9360+6000)×10%=1536(万元)。

不含税收入=36750-1750=35000(万元)。

增值额=35000-20178=14822(万元)。

增值率=14822÷20178×100%=73.46%,适用税率40%,速算扣除系数5%。

该房地产开发项目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额=14822×40%-20178×5%=4919.9(万元)。

(综合·2022改编)位于西部某市区的国家鼓励类软件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成立于2016年1月,自2019年开始被认定为国家鼓励的软件企业并于当年实现盈利。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0万元、其他收益800万元;发生营业成本2900万元、税金及附加210万元、管理费用2400万元、销售费用1700万元、财务费用200万元、营业外支出1200万元。2021年度该企业自行计算的会计利润为2190万元。2022年3月该企业进行2021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自查发现如下事项:

(2)其他收益核算了增值税即征即退税额800万元,虽未对其单独设立核算账套但主管会计将该笔收入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

(3)成本费用中含实际发放的合理工资总额2000万元(其中残疾职工的工资50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30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200万元、拨缴的工会经费30万元,工会经费取得合法票据。

(5)营业外支出中含行政罚款及滞纳金1万元、替员工负担的个人所得税3万元。

应补缴的处置环节印花税=10×0.3‰=0.003(万元)。

应补缴的处置环节的增值税=10×13%=1.3(万元)。

应补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1.3×7%=0.091(万元)。

应补缴的教育费附加=1.3×3%=0.039(万元)。

对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业务(1)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0.003-0.091-0.039=9.867(万元)。

业务(2)企业处理不正确。

理由: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属于财政性资金,但企业没有对其单独核算,不符合不征税收入的条件,应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支付残疾职工的工资可以100%加计扣除,调减应纳税所得额50万元。

职工福利费扣除限额=2000×14%=280(万元),超过限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300-280=20(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2000×8%=160(万元),超过限额,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160=40(万元)。

工会经费扣除限额=2000×2%=40(万元),未超过限额,不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业务(3)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40-50=10(万元)。

业务招待费限额1=10000×5‰=50(万元);限额2=200×60%=120(万元)。

超过限额,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0-50=150(万元)。

业务(4)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50+100=250(万元)。

国家鼓励的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享受“两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021年度为企业获利年度的第三年,按照“两免三减半”政策的税率为12.5%,低于地区优惠税率15%,因此选择按照“两免三减半”政策税负更低。

应纳税所得额=2190+9.867-50+20+40+150+100+4=2463.867(万元)。

应纳税额=2463.867×12.5%=307.98(万元)。

(综合·2018改编)某市一家进出口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2年7月发生以下业务:

(1)从国外进口中档护肤品一批,该批货物在国外的买价为200万元人民币,由进出口公司支付的购货佣金10万元人民币,运抵我国海关卸货前发生的运输费为30万元人民币,保险费无法确定。该批货物已报关,取得海关开具的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2)从境内某服装公司采购服装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税金分别为80万元和10.4万元。当月将该批服装全部出口,离岸价格为150万元人民币。

(3)将2017年购置的一处位于外省某市的房产出租,取得收入(含增值税)110万元。

(4)从某境外公司承租仪器一台,支付租金(含增值税)174万元人民币。该境外公司所属国未与我国签订税收协定,且未在我国设有经营机构,也未派人前来我国。

(5)当月将业务(1)购进的护肤品98%销售,取得不含增值税的销售收入300万元,2%作为本公司职工的福利并发放。

(6)在公司所在地购置房产一处,会计上按固定资产核算,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税金分别为1500万元和135万元。该固定资产既用于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又用于集体福利项目。

关税完税价格=(200+30)×(1+0.3%)=230.69(万元)。

关税应纳税额=230.69×10%=23.07(万元)。

应预缴的增值税=110÷(1+9%)×3%=3.03(万元)。

应预缴的城市维护建设税=3.03×7%=0.21(万元)。

应扣缴增值税=174÷(1+13%)×13%=20.02(万元)。

注: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购买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的除外。扣缴义务人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应扣缴税额:应扣缴税额=接受方支付的价款÷(1+税率)×税率。

当月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32.99×98%+135=167.33(万元)。

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既用于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又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全额抵扣。

THE END

(综合·2023改编)某汽车制造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1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度该企业自行计算的会计利润为20980万元,企业已预缴企业所得税1360万元。2023年3月该企业进行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聘请了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核,发现如下事项:(1)3月收到上年度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确认营业收入1000万元,已缴纳增值税,未对其成本费用进行单独核算。企业拟将其确认为企业所得税不征税收入。(2)4月转让公寓一栋,取得含增值税收入5000万元,企业选择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另按规定缴纳转让环节其他税费12万元。该公寓购于2014年12月,购房发票上注明金额3500万元,已缴纳契税。企业自行计算缴纳土地增值税6.43万元。(3)8月购进一批汽车零部件尚未领用,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400万元,增值税52万元。企业拟选择将其在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4)12月购入一栋不含增值税售价4000万元的闲置厂房,因该厂房尚未办理权属登记,企业未计算缴纳房产税。(5)12月发现有一笔发生于2016年的实际资产损失50万元未在当年扣除,拟向税务机关申报确认损失并于2022年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6)12月向甲公司赊销一批汽车,合同约定不含增值税售价800万元,增值税104万元。企业将该应收账款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月末双方达成重组协议,甲公司以一批汽车配件偿还该欠款,甲公司向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配件价款750万元,增值税97.5万元,该批配件的实际成本650万元。重组当日,该笔应收账款的公允价值为904万元。企业会计处理为:借:库存商品8065000应交税费一一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75000贷:应收账款9040000(7)全年投入8900万元研发费用进行自主研发,相关明细如表2所示。(8)成本费用中含实际支付的合理工资薪金3550万元,其中含接受劳务派遣用工,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550万元;发生职工福利费65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420万元;为高级技术人员购买商业健康险,支付保险费100万元。(其他相关资料:当地契税税率为3%,各扣除项目均在汇算清缴期取得有效凭证)要求:根据上述资料,按照下列顺序计算回答问题,如有计算需计算出合计数。

1.房产税优惠政策有哪些?一文全了解(11)向居民供热并向居民收取采暖费的供热企业的生产用房,暂免征收房产税。这里的“供热企业”不包括从事热力生产但不直接向居民供热的企业。 综合上面所说的, 房产税对于拥有房子的人来说都是必须要进行缴纳的,但我国对于房产税也是有免收政策的,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xNTQ3MTY2Mg==&mid=2247519097&idx=3&sn=79057849265f38a387297dda4a503289&chksm=c0d649fd0832c01d2806b652db60a0f11d7e887272e5d11b4a55d2aced8283e62cf12aa78459&scene=27
2.财产与行为税热点问题(2024年11月)1.公司拥有一套用于办公使用的房产,计征房产税时,如何确定房产原值?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2号)第一条规定,对依照房产原值计税的房产,不论是否记载在会计账簿固定资产科目中,均应按照房屋原价计算缴纳房产税。房屋原价应根据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核http://beijing.chinatax.gov.cn/bjswj/c104579/202412/c7cbbc78c13046238521c297e67f6db0.shtml
3.辽宁税务热点问答(2024年1月~3月)第三条 一般纳税人出租不动产,按照以下规定缴纳增值税: (一)一般纳税人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税收分类编码表的文件号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1-05 14:17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 https://www.dlsstax.com/article?aid=37387
4.注册会计师《会计》第八章知识点总结“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抵减”“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减免税款”“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岀”“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 2、小规模纳税企业发生的应税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应该设置:https://xue.baidu.com/okam/pages/strategy-tp/index?strategyId=130521798780245&source=natural
5.2023年注会税法考试题型各章节分值情况总结分析今年的考试难度略高于往年。客观题考点覆盖全面,主观题出题不太常规。每年肯定考的消费税、土地增值税今年没有考计算题,考查的是“个人所得税 ”“资源税+环境保护税 ”“房产税+契税+ 印花税 ”小税种合集,计算题中问答题比例提高。综合题中结合了土地增值税、契税等税种。教材变化的内容 在考试中有所涉及,依然http://xj.offcn.com/html/2023/09/149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