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对抗抵押权的几类优先权利及银行的应对措施
一般认为,抵押贷款具有优先受偿权,其安全性较高。但为了维护某些特定权利人的利益,法律法规还特别规定了一些权利的行使优先于抵押权,现分别论述如下:
一、在财产抵押之前产生的税款具有优先权及银行的应对措施
《企业破产法(试行)》规定抵押物不纳入破产财产,抵押债权可以优先受偿。破产企业债务的清偿顺序为:首先是担保债权,然后是:破产费用、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所欠税款、破产债权。该法规定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的效力不仅高于普通的债权,而且高于税务机关收取企业所欠税款的权利。
而2001年5月1日实施的新《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税收优先于无担保债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执行。\"该法明确了在担保财产上产生的国家税收具有优先受偿权,且属于法定优先权。
应对措施:银行在贷前应当审查借款人的完税情况并注意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欠缴情况的公告,以便对欠税的财产降低抵押率或在放贷前要求借款人先还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企业在原贷款发放后转贷前有欠税行为的,因转贷时抵押登记需重新办理,结果反而导致税款优先于银行的抵押权,增加信贷风险,因此转贷时要特别审查原贷款发放后是否有新的欠税。
二、建筑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和已交付购买预售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的消费者的优先权及银行的应对措施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6号)的规定,建筑工程承包人的优先受偿权优于抵押权和其他债权;建筑工程价款包括承包人为建设工程应当支付的工作人员报酬、材料款等实际支出的费用,不包括承包人因发包人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建设工程承包人行使优先权的期限为六个月,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起计算。该《批复》同时还规定,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根据上述规定,当购房人、工程承包人和抵押权人就建筑工程的受偿权发生利益冲突时,权利顺序为:1、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大部分款项的购房人享有第一优先权;2、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次之;3、贷款银行的抵押权再次之;4、普通债权人(无担保债权人)最后。
三、划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优先权及银行的应对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企业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否列入破产财产等问题的批复》明确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物设定抵押,抵押权人只有在以抵押标的物折价或拍卖、变卖所得价款缴纳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项后,对剩余部分方可享有优先受偿权。另外该《批复》还明确规定:企业对其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处分权,以该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物设定抵押,除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外,还应经具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或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否则,应认定抵押无效。
应对措施:对于企业以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抵押或者以建筑在国有划拨土地上的建筑物进行抵押申请贷款,银行应当按抵押物估价并减去该土地出让金的款项后,再乘以相应抵押率来确认贷款金额;并且还需按照规定履行法定审批手续、取得具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或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允许抵押的批准后,才可发放抵押贷款。
四、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破产国企的职工安置费优先权及银行的应对措施
根据《企业破产法(试行)》的规定,一般的企业破产时其职工安置费并不优先于抵押债权,但《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发〔1997〕10号)规定,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试点城市的国有企业实施破产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费用,从破产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中拨付。破产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物的,其转让所得也应首先用于安置职工,不足以支付的,不足部分从处置无抵押财产、抵押财产所得中依次支付……破产企业财产处置所得,在支付安置职工的费用后,其剩余部分按照《破产法》的规定,按比例清偿债务。\"根据该规定,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优先于抵押债权受偿。
应对措施:银行应认真核查借款企业是否属于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试点城市的国有企业以、安置人员状况是否真实和安置费标准是否合理等,如有异议可以向当地法院或清算组提出。
五、同一财产上的留置权优先于抵押权及银行的应对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十九条规定\"同一财产法定登记的抵押权与质权并存时,抵押权人优先于质权人受偿。同一财产抵押权与留置权并存时,留置权人优先于抵押权人受偿。\"留置权是指在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等合同发生的债权中,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享有的留置该财产并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的权利。较易产生留置权与抵押权、质押权相冲突的情形有车辆抵押权与车辆修理费请求权、提货单质押与仓储费请求权等。
六、在先的租赁权可对抗在后抵押权及银行的应对措施
应对措施:银行在接受抵押物时应考察其上是否已存在租赁权及租赁的期限,如有必要可取得租赁人放弃对抗抵押权的承诺,以便银行届时自由处置抵押物,不受原租赁合同的约束。
七、船舶优先权、民用航空器优先权
关于船舶优先权的问题:根据我国《海商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船舶优先权先于船舶留置权受偿,船舶抵押权后于船舶留置权受偿。同时,根据我国《海商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下列各项海事请求具有船舶优先权:\"(一)船长、船员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编人员根据劳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劳动合同所产生的工资、其他劳动报酬、船员遣返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给付请求;(二)在船舶营运中发生的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三)船舶吨税、引航费、港务费和其他港口规费的缴付请求;(四)海难救助的救助款项的给付请求;(五)船舶在营运中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财产赔偿请求。\"此外,根据我国《海商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因行使船舶优先权产生的诉讼费用,保存、拍卖船舶和分配船舶价款产生的费用,以及为海事请求人的共同利益而支付的其他费用,应当从船舶拍卖所得价款中先行拨付。\"由此可见,《海商法》第二十四条中所列的费用实际也优先于船舶抵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