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回暖,这是进入十月份以来呼声最高的一条新闻。
谁才是真实的市场呢?
唱涨与唱衰,谁是真相?
媒体方面,我们引用相对权威的财联社数据,据报道,国庆节假期以来,参加促销的大部分项目到访量同比增长50%以上,部分城市新房带看量较去年同期增加92.5%,认购量提高两倍。
此外,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初步统计,9月30日至10月4日,部分省份商品住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4.3%,成交金额同比增长54.2%,量价双涨的趋势已经逐步展现。
楼市回温暖的是“头部”
没错,这一轮之所以舆论分歧相对较大,主要是因为回暖的春风并未吹遍楼市,而是集中在了部分头部房企和城市核心区域的楼盘上。
部分硬伤比较明显的楼盘并没有感受到这一波回暖的热浪。
但是对于部分“硬伤”比较明显的楼盘而言,客流量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甚至与去年同期相比,由于优质房源被进一步去化,与营销费用的缩减,导致项目到访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
对于购房者而言,这一轮回暖潮虽然也刺激到了部分刚性需求客户,但是对于大部分观望者而言,观望情绪依旧比较浓厚,甚至在部分有心者的引导下,再次发出了“谁买啊”的疑问。
谁买?反正想投机的别买
“谁买啊”
这句话几乎伴随了房地产市场的整个发展周期,贵的时候酸酸的来一句谁买啊,便宜的时候来一句嘲讽的谁买啊。总之无论市场走势如何,“谁买”大军总是能够站在赢麻的制高点嘲讽所有失败者。
当然了,在这一轮股市楼市的“对冲”下,笔者也隐约感受到了“炒房”和“炒股”的关系,楼市回暖之际“谁买”大军突然跳出来,狂喷房地产行业“不行”,最终结论就是“还得看股市”。
这种行为,也真的应了那句“都是买卖”。
当然了,对于部分打算抄底楼市的投机者而言,这种似是而非的言论也真的很有煽动力。但是对于真正有需求的购房者而言,“谁买啊”并不会有任何影响,反而是“啥时候买”才最重要。
啥时候买,既是问题,也并不是问题。
毕竟对于刚需而言,当下,就是出手的最佳时机。而且,永远是“现在”买,最合适。换而言之,现在买房,一定要扔掉“投资脑”,舒居为先,需求为先,只要自己看的是真正的好房子,那就永远“最抗跌”,住起来也最舒服。
所以最后还是那句话,炒房炒股不如买金买银;改善生活换房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