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姐学法突出妇女人身和人格权益保护——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系列解读之一

马忆南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全国妇联执委

蒋月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教授

“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在妇女‘人身和人格权益’保护方面有重大突破,在实现男女平等与保障妇女权益方面必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全国妇联执委马忆南告诉记者。

马忆南说,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将原第六章的章名“人身权利”修改为“人身和人格权益”,并提前到了第三章;细化了对妇女生命健康权的保护措施,列举了性骚扰的常见情形并规定了学校和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预防和制止措施,扩大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建立妇女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妇女特殊生理期健康服务、建设满足妇女基本需要的设施等新内容。

明确性骚扰救济途径和防治措施

马忆南告诉记者,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性骚扰的几个条款与民法典第1010条等规定相衔接,进一步完善了性骚扰的预防、处置机制。这次法律的修改非常明确规定“禁止违背妇女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其实施性骚扰”。还特别明确学校和用人单位在预防和制止性骚扰方面的责任。

在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教授蒋月看来,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预防和制止性骚扰制度。第二十三条性骚扰的定义提供了性骚扰的基本判断标准,有利于统一司法审判。“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其实施性骚扰”,明确了性骚扰的类型,“等”也为未来司法审判实践总结经验,归纳哪些具体情形构成性骚扰预留了进一步细化的解释或者指引的空间。

第二十五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八类措施。同时,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还明确了加害人和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蒋月认为,这些要求为用人单位防治性骚扰提供了教科书式的具体指导,用人单位按照这八项规定去做就可以,增强了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可操作性。

“经完善后的性骚扰预防、处置机制在该法实施后预期会达到很好的效果。”马忆南说,防治性骚扰有望成为各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组成部分;学校和用人单位不敢随便推诿性骚扰投诉;公安机关将使用告诫书威慑加害人;受害人的维权途径将有更多选择。

强化对恋爱关系中和离婚后女性的保护

第二十九条规定,禁止以恋爱、交友为由或者在终止恋爱关系、离婚之后,纠缠、骚扰妇女,泄露、传播妇女隐私和个人信息。妇女遭受上述侵害或者面临上述侵害现实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在马忆南看来,第二十九条加强婚恋交友关系中的妇女权益保障,扩大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适用范围。相比较事后且有限的救济而言,这一条规定就为分手后男方对女方各种“死缠烂打”的无赖行为提供了很好的事前救济方式,能最大限度有效减少侵害妇女权益事件的发生。

尊重妇女意愿和特殊需求

按照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医疗机构施行生育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应当征得妇女本人同意;在妇女与其家属或者关系人意见不一致时,应当尊重妇女本人意愿。

蒋月曾参与地方妇女发展纲要编制工作,她发现妇女健康权保障还存在难点。此次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妇幼保健机构,为妇女提供保健以及常见病防治服务。“重视公立妇幼保健服务建设,充分满足妇幼保健的特殊需求,为妇女提供疾病救治、保健服务及知识普及等。在广大农村地区,这是尤其重要的。”蒋月说。

第三十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时,应当考虑妇女的特殊需求,配备满足妇女需要的公共厕所和母婴室等公共设施。蒋月认为,这项规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公共场所规划基础设施时要考虑妇女特殊需求,比如社区养老设施就要考虑老年特别是高龄妇女的特殊需求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鄂邑妇女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晋姐学法】突出妇女人身和人格权益保护——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系列解读之一》

THE END
1.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欢迎您!10. 国际贸易救济法律问题研究(著作) 作者:朱广东 11. 突破性创新、互补性资产与企业竞争优势 作者:蔡建华 12. 内部控制建设下基于BPR的企业信息化实施——以中国联通为例 作者:姚晓蓉 13. 消费者行为学(著作) 作者:肖 立 14. 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盐城》(著作) http://www.ycskl.com/Content/KTYJ/KTYJ/202103/1417702.htm
2.浅谈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思考论文(精选13篇)基于微观个体受益的视角,社会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是指这一制度为覆盖范围内群体提供保障的程度。换言之,保障水平是指疾病经济风险分散程度和提供的财务保护程度,即这一制度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了患病群体的疾病经济负担,并防止个人和家庭因病陷入困境或导致灾难性后果。https://www.yjbys.com/shebao/yiliao/776042.html
3.邓静秋:“三孩”政策背景下的女性权利:从“母亲受国家保护”的本文基于基本人权的视角,从我国宪法文本中“母亲受国家保护”的规范内涵出发,分析“三孩”政策背景下应重点关注的女性权利体系、实质内容、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及相对应的国家义务,以期为完善我国法律体系和提升相关措施的实效性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二、“母亲受国家保护”的宪法内涵http://law.newdu.com/c/20230404/1093.html
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1、中国法律史叙事中的“判例” 王志强 复旦大学 2、新多极伙伴世界中的中欧关系 16、古典诗词研究的叙事视角 董乃斌 上海大学 17、一个维特根斯坦主义者眼中的框架问题 2、宪法权利规范的结构及其推理方式 徐继强 上海师范大学 3、民法上生育权的表象与本质——对我国司法http://www.sh-popss.gov.cn/newsDetails.asp?idval=218
5.成都社会科学在线法律出版社 2003年7月 鲁篱(西南财经大学) 19、《在权利话语与权力技术之间——中国司法的新思考》(专著) 法律出版社 2003年3月 左为民 (四川大学) 20、《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专著) 人民出版社 2003年11月 唐代兴 (四川师范大学) 21、《巴蜀佛教碑文集成》(古籍整理) https://www.cdsk.org.cn/detail.jsp?id=1249
6.残疾人社会保障案例6篇(全文)①社会福利政策落实;②家庭扶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③权利保护与法律援助;④就业政策倾斜;⑤康复与医疗救助;⑥伤残抚恤;⑦社会保险;⑧特殊教育;⑨文化生活照顾;⑩改善社会环境。 2.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分析杜女士的情况,其面临的优势和困难分别如下:(1)杜女士的优势。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a0cnrwm.html
7.法学论文题目参考(精选5篇)8、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 9、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 10、论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 11、论法治与公民权利的实现 12、论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 13、论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 14、论错案追究制的缺陷 15、法律解释若干问题研究 16、论法律职业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w0p2ej3.html
8.中国矿业大学与湖北工业大学偷窥偷拍事件中的个人隐私的保护与我国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颁布了系列法律法规。尽管有了这些法律的保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却难以落实到位。在所选取的三个案例中,各校的不同处置也体现出法律在落实过程中的困境。大部分高校学子都已成年,在享有公民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被偷拍者倘若拿起法律武器坚决捍卫自我权利,那么偷拍者将不会如此猖狂http://media-ethic.ccnu.edu.cn/info/1168/3022.htm
9.王也农村中老年女性的照料劳动及其权利困境学术前沿女性和老年人是国际人权文件和我国法律体系所确认的权利主体。不论是国际人权法体系,还是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都对妇女、老年人的权益做出了规定,并给予具有纠偏性质(affirmative action)的倾斜保护。以宪法为例,在对公民权利的普遍保护之外,还强调“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禁止虐待老人、妇女”,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www.clsslaw.cn/article/?id=8824
10.2018级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应用健康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人们遇到的健康问题的能力。 具有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的能力。 具有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教育和推广的能力。 具备初步的健康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 具备进行健康管理技术应用的成效评估等能力。 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办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