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识:法的特征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法的的特征在考察时,有直接性的考察,比如直接表述一个概念,问体现了法的哪一特征,也有通过案例考察,比如在题干中表述一个情形,问这一情形体现了法的哪一特征,还有可能在题干中表述一个法律谚语,问这一谚语体现法的什么特征。

一、法的特征概况

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有其自身所具备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五个:

1.规范性——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

2.国家意志性——国家制定或认可

3.国家强制性——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障手段的规范体系

4.普遍性

(1)普遍有效性,法具有普遍效力或约束力

(2)普遍平等对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程序性——法是由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

二、法的特征的具体讲解

事业单位在法的特征这一知识点的考察当中,前四个特征可考性稍高,因此在备考程中,大家注意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普遍性这四个特征的掌握。

因为法只调整人的外在行为,不调整内心世界。比如甲想杀死前男友,想了千万种杀人的方式,但从来没有实施过,法律是不规制甲的。如果甲买了工具,进行踩点了等等,法律会规制,因为已经有危害人生命的行为了。因此,做题时掌握关键词语“人的行为”,如果题干中有人的行为这样的词语,问体现法的哪一个特征时,选规范性。

例题: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模式、标准、样式和方向。这体现的是法律的()特征。

A.概括性

B.普遍性

C.规范性

D.严谨性

答案:C

2.国家强制性——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障手段的规范体系

不同的社会规范,其强制措施的方式、范围、程度、性质是不同的。法律强制是一种国家强制,是以军队、警察、法官、监狱等合法的国家暴力为后盾的强制。因此,法律一种最具有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这也是法与道最主要的不同,道德更多的表现为内在强制力。同时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纪律观念也在保证法律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例题1:法与道德的主要区别是国家意志性。(判断)

答案:错误。法与道德主要区别是国家强制性。

例题2:国家强制力是保障法实施的唯一手段。(判断)

答案:错误。国家强制力是法实施的最后保障手段,不是唯一手段。

3.国家意志性——国家制定或认可

例题: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体现法的()特征。

A.国家意志性

B.国家强制性

D.普遍性

答案:A

法的普遍性表现两个方面,一是普遍有效性,在国家权力所及范围内,法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效力;二是普遍平等对待性,平等的对待一切人,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例题:“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体现了法的什么特征()

A.法的普遍性

B.法的强制性

C.法的国家意志性

D.法的规范性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必须遵守法律程序,法律职业者必须在程序范围内思考、处理和解决问题。比如,现在我们要求依法治国,其关键是在依法治官、依法治权,一切国家机关的行为都必须遵循法定程序。

THE END
1.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有哪些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有:法的执行、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监督。法的实施又称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守法、制法、司法、监督。 法律依据: 《宪法》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72660.html
2.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效力吗王芳芳律师精选解答民法中的欺诈,一般是指行为人故意欺骗他人,使对方陷入错误判断,并基于此错误判断作出意思表示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具体而言:第一,欺诈系由民事https://m.64365.com/tuwen/aaannie/
3.江西警察学院法律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这一表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宪法理论之重要主张“宪法构成日常立法的法律基础”的重大发展。这一表述在宪法实施的主体、方式、对象、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体系性、原创性重构,提供了不同于西方近代以来宪法实施理论的新方案,为新时代中国宪法实施模式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根本方向遵循。 https://flx.jxga.edu.cn/news-show-218.html
4.[经济法]第三章经济法的地位及其实施从部门法维度看经济法地位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到遵守、运用和实现。 经济法律规范性文件的颁布,就是为了实施,否则无意义。 实施包括:经济法的遵守和执行两方面。 (二)经济法实施的手段 经济法实施的基本途径是通过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确定了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及责任。 https://blog.csdn.net/robur/article/details/1769435
5.《法理学冲刺背诵手册》第十三章:法与社会(2)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展了法律调整的领域。在科学技术的研究发明和推广应用的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大量新的社会关系需要法律规范的调整。(3)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了有关的传统法律概念和原则的变化。(4)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了法律调整机制,为立法和执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对法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如互联网法院的设立http://fashuo.tianrenedu.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2&id=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