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用法学》创新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应用法学》主编曹士兵致欢迎词。曹所长首先感谢诸位专家在百忙中参加研讨会,然后介绍了《中国应用法学》的发展现状,希望参会专家介绍办刊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应用法学》的自身定位、办刊宗旨等问题把脉。

随后,在中华司法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应用法学》执行副主编牛凯的主持下,参会专家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编辑刘鹏介绍了文摘编选稿件的评价标准与工作流程,并指出,应用法学是中国特有的概念,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应当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因此《中国应用法学》应当重视理论和实践的平衡。

《法学研究》副主编谢海定主张,法学本质上就是应用科学,因此不存在所谓的纯理论法学。《中国应用法学》可以做成一个以司法理论研究为中心的高端学术期刊,它与《法律适用》的区别在于:《法律适用》更多侧重于实务问题,而《中国应用法学》可以更侧重理论问题。《中国应用法学》可以将法律史等学界不太热的主题去掉,重点研究司法理论、司法制度问题。对于栏目设计,谢海定主编建议,“案例评析”可由《法律适用》刊发,“法律方法”需要发扬光大,“专题策划”应该保持。谢海定副主编进一步指出,不同的期刊所占有的资源不同,决定期刊地位的恰恰就是其所占有的资源和空间。与纯学术期刊比较,《中国应用法学》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拥有更多可利用的资源,只要踏踏实实做,进入核心期刊不成问题。

《比较法研究》副主编丁洁琳建议,《中国应用法学》应当依托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全国法院系统作为资源,办刊宗旨应当是指导中国司法审判实践,读者定位是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专题策划”可改为“专题研究”,“判解评析”的署名问题需要完善。

THE END
1.百年风华千变万化100条法律法规的演进历程分析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法律法规就像是一盏照亮前行道路的灯塔,它们不仅仅是政府对公民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的工具,更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益和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国,这些法律法规经过了不断的完善与调整,最终形成了《100条法律法规》这样一个系统性强、内容丰富的文本。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对https://www.cehhoilbv.com/jun-lei-cai-pu/452584.html
2.中国法律的发展历程中国法律的发展历程 李洋桥 【摘要】中国文明也称华夏文明,有着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而法律制度则作为文明的重要部分,伴随着中国文明的推进而不断发展,绵延至今。从夏商周到近现代,随着朝代的更替,政权的更迭,各个时期的法律也相应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篇文章主要介绍的就是中国法律在中国文明的各个具体时期的发展历程https://www.fx361.com/page/2017/0112/544921.shtml
3.中国法律史学科发展评价(20102011)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22崔永东;对中国传统司法观的理性分析[J];现代法学;2011年02期 23张伟仁;中国法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下)[J];中外法学;2011年01期 24张中秋;中华法系道德文化精神及对未来大中国法的意义[J];法学;2011年05期 25程关松;现代法治文明元叙事中的社群主义修辞学[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FXZ201302005.htm
4.王今朝:坚守人民立场对我国法律法治建设的要求一、新中国法律发展简史 新中国的法律可以说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法律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法律也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成立。1928年10月召开的中共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第二次代表大会即起草了《井冈山土地法》,经多次修改后于在1928年12月公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20/08/422990.html
5.中国法律史学史大咖说法中国法律史学史 一个学科史问题的透视 如果以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实施的《大学堂章程》将有关法制史的课程列为法律科和政治科的必修科目为起点的话,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法制史学已经走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的的发展历程。此前,日本学者已经提出了中国法制史这一学科概念,并成为晚清法政学堂中编撰和讲授《中国古今http://www.mzyfz.com/html/1335/2019-12-24/content-1414055.html
6.舒国滢:《法学的知识谱系(全三册)》法学院本书精装版于2020年9月出版后,曾获评《法治周末》2020年度“十大法治图书”、杜威法律公社2020年度“十大法治好书”。 【目录】 序 导论:如何看待作为一门学问的法学? 一、法学与自然科学 二、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律学的性质? 三、西方法学的中国/汉语表达:“翻译法学”与“斗争法学”生成的历史背景 http://fxy.cupl.edu.cn/info/1050/12798.htm
7.中国法治三十年——关于中国法治发展的“三步曲”构想(法律理论篇)中国的法治建设,远不是一场单纯发生在一国社会内部的、主要局限于法律层面的制度变革,而是一场与从初级工业化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从集中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型(转轨)相伴随的,且与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艰难堀起过程复杂交织在一起的总体性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部分。法律变革与经济发展、体制转轨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