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期是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创新院校合作机制,加强法治教育,帮助未成年人系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对于建设法治社会和国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中学教育集团联合党委书记王淑英
一是加强院校联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整合资源,以“法院﹢学校”的良性互动,推动形成实施大健康教育的合力。要充分利用院校合作机制,加强理论、实践双向发展,健全信息共享、交流座谈、调查研究、协同化解等机制,在预防、保护、帮教、治理上持续发力,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进一步提高法治校园建设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是创新普法形式,强化法治教育课程建设。
要不断丰富拓展普法载体,线下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法律小课堂”等活动,线上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普法专栏、发布法治微动漫等,以案释法、以情讲法,以鲜活真实的案例引导未成年人增强知法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和谐、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三是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
要发挥法院专业优势,与学校携手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们提供学习、实践、交流的法治平台。要聚焦学生不同年龄层次的特点,开展法院公众开放日、模拟法庭、旁听庭审、法治教育研学等活动,通过角色扮演、趣味互动、现场问答等形式,以沉浸式法治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让未成年人在司法暖阳下茁壮成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