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10时许,少年法庭成立四十周年成就展开幕式在中国法院博物馆举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等中央机关单位代表、部分专家学者参加开幕式。
据介绍,1984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建立起全国第一个专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合议庭。经过40年的实践发展,少年法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成长壮大。40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广大法官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妥善审理各类涉未成年人案件,有力保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开幕式上,张军宣布,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成立四十周年成就展正式揭幕。他表示,此次人民法院少年法庭成立四十周年成就展,通过生动案例、鲜活故事、翔实数据等全景展现了未成年人审判工作40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和宝贵经验。
通过展览,要引导广大法院干警更加深刻认识到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事关亿万家庭幸福,事关社会长治久安,必须以更大努力、更实举措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要向社会展现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司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推动全社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成长,共同守护祖国的未来,托起民族的希望。
此次展览共包括未成年人审判发展历程、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体系、少年法庭重大成果、“护苗成长”普法宣传课程及先进典型五部分。
重大成果中介绍,2009年至2023年,全国法院共判处未成年被告人33.3万人。2002年以来,监护权案件年均收案量1600余件,远低于离婚纠纷、抚养纠纷案件。监护权纠纷案件自2007年以来基本保持持续走低的趋势,多年来维持在1500件以上,但2017年首次降到1000件以下,后续几年内基本保持低位,近年来监护权问题治理显见成效。
全国政协委员倪邦文表示,40年以来,人民法院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司法保护的六大保护,“我觉得这六大保护形成了一个立体化、全链条、全覆盖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