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我们全面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副校长”工作走深走实,用实际行动努力擦亮海淀教育“金名片”。
回望2023,让我们重温一幕幕高光时刻。
01
法院院长主讲
“法治之舰”开进一零一中
“这起案例告诉我们,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学会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北京一零一中的课堂上,海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邵明艳正向该校300余名初中学生讲授法律知识。
02
能动司法
保护每一个走进法庭的孩子
“要尊重他人,善意对待同学。”“如果遇到了校园欺凌应该怎么处理?”……这样既有理念教育,又讲具体应对方式的法治授课,已经成为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工作的一部分。以未成年人“两法”为基础,海淀法院少年法庭还创新设立预防学生欺凌“X计划”,针对学生欺凌开展审前预防。
在未成年人司法工作中,少年法庭打造“2+1+2”防护型少年审判“海淀模式”,以审判为中心,前置建立“警示+预防”审前防御机制,后续设置“帮教+救助”判后保护机制,获评北京法院第三届司法改革“微创新”优秀案例。2023年12月,海淀法院少年法庭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
03
“沉浸式”法治课
主题是“守护成长”
“这次活动让我知道,少年法庭是公正理性的,但不是冰冷的。”在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法治护航伴你成长”六一公众开放日活动中,来自北京市景山学校、北京市第二中学师生代表观看了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干警表演的情景剧。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的敲响,一起以真实案例为蓝本改编的房屋租赁案正式“开庭”。这场庭审由海淀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戴国担任审判长,与两名中学生“审判员”共同组成合议庭,让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学生“沉浸式”体验了法庭的魅力。
“我想要成为一名法官,需要做哪些准备?”少年法庭与北京市十一学校携手合作,邀请高中生零距离体验“法官职业”,身临其境的职业体验激发了他们对法官及法律职业的向往。
04
家校共育“做好孩子的守护者”
新闻发布会
提示校外培训风险
在全国第二个家庭教育宣传周之际,海淀法院发布《涉未成年人校外培训期间侵权案件审判白皮书》,为家长与校外培训机构从不同层面进行法律提示。当日发布的典型案例绘本《家长手册》,引入“温暖一家”作为案例主人公,以更具有故事性、可读性以及更贴近少年儿童的方式,普及未成年人保护理念与知识。
亲子开放日
家庭教育主题活动
“‘自由的小球’不是真正的自由,守住法律底线才最重要。”在“做好孩子的守护者”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主题活动中,马连洼街道的50余名孩子与家长共同走进法院,进行了一天的“法治体验”,法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教育孩子们坚守法律底线、做知法守法好少年。
05
法治副校长
精准送上“法治礼包”
海淀法院积极推动辖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全面建设,历经三十余年的不懈探索,形成了具有“海法特色”的“大宣传教育”工作格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海淀法院会同海淀区教委及北京一零一中,共同对法治副校长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以“京西皮影戏”为载体的普法微视频《“背靠背”游戏隐藏的风险》,首次亮相。
06
挂牌“普法驿站”
探索中小学法治教育新模式
海淀区图书馆(北馆)
在新学期的开始,海淀法院在海淀区图书馆(北馆)正式挂牌“普法驿站”,并同步启动“青青育苗守护微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普法案例主题展。来自中法实验学校、翠微小学等校的300余名学生和家长参与。
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要带领学校师生走进宪法和法律的博大世界,推出更多精品法治课程、培养知法守法的好少年。”9月下旬,海淀法院在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挂牌“普法驿站”,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为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颁发聘书。
07
读文本、看话剧
这是中学生的“宪法日”
“国家宪法日”当天,海淀法院与海淀学区联合举办宪法日主题活动,邀请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八一学校、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百余名学生走进法庭,共同体验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宪法课。
宪法诵读环节,全体人员手持宪法读本,肃穆站立。在秦硕庭长带领下,共同诵读宪法部分章节。
“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我要把法律的种子埋在心里,以后成为一个做事公平、为人正直的好公民。”在“宪法快问快答”环节,当问及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一名同学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