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2期特别关注丨“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规定汇总实务要点提示

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行为成立时,其效力有待于他人(第三人)意思表示来确定,在他人作出意思表示前,其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的民事法律行为。本文汇总了《民法典》各编所涉及的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规定,便于读者集中、系统学习。

法典条款

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

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六十八条【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是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者追认的除外。

第一百七十一条【无权代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仍然实施代理行为,未经被代理人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

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行为人实施的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为人实施的行为未被追认的,善意相对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履行债务或者就其受到的损害请求行为人赔偿。但是,赔偿的范围不得超过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

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无权代理的,相对人和行为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

第五百零三条【被代理人以默示方式对无权代理合同的追认】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合同,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接受相对人履行的,视为对合同的追认。

第五百五十一条【债务转移】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可以催告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予以同意,债权人未作表示的,视为不同意。

实务要点

1.《民法典》第145条规定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包括有效和效力待定两种情况。若该行为属纯获利益的行为,或行为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则应认定为有效;其他的则需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才能认定为有效。也就是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在同意之前,其效力处于待定状态。这类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民事法律行为已经成立,但效力不齐备;

(2)其效力既非无效,也非有效,而是处于一种效力不确定的状态;

(3)其效力如何,有待于其他行为或者事件的确定。就限制民事法律行为而言,有赖于法定代理人的态度。

所谓“纯获利益”的行为,一般指只享有利益不承担义务的行为。此外需注意,本条第2款不仅规定了相对人的催告权,还规定了相对人的撤销权。但撤销权行使主体应限定为善意相对人。本条规定的善意相对人,是指在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起从事民事法律行为的当时,其不知或者不应当知道对方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若在交易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对方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只享有催告的权利。

2.《民法典》第168条规定的自己代理与双方代理行为的效力,存在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等不同观点,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效力待定说在逻辑上更为可取。根据条文规定,在被代理人追认或者同意的情况下,该代理行为应当属于有效,故在其未作追认的情况下,该行为应处于效力待定状态,如果该行为在未追认或者同意前认定为无效,同意或者追认后变成有效,有悖逻辑。

在自己代理的情况下,代理人同时作为代理关系的代理人和相对人,其又是完全独立的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交易双方的意思表示实际上是由代理人一个人作出的,这不可避免的存在代理人本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会存在代理人为自己的利益牺牲被代理人利益的极大风险。因此,除非事前得到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得到其事后追认,不能承认自己代理的效力。

在双方代理的情况下,因在同一法律行为中代理人同时为法律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实施代理活动,加之交易双方的利益都是相互冲突的,由一个人代理难免顾此失彼,最终倾向于一方的利益。因此,除非事前得到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者得到其事后追认,不能承认双方代理的效力。

3.《民法典》第171条是关于无权代理的规定,需注意三点:

(1)对善意相对人的救济范围,以“被代理人追认时相对人所能获得的利益”为限,即按照代理行为给相对人应当带来的应然利益为限度。这在本质上也是符合损害赔偿的可预见性规则。

(2)关于相对人非善意的情形,即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无权代理的,第4款明确规定了“相对人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该内容改变了民法通则的做法,在适用范围上既包括了给包括被代理人在内的他人损害的赔偿,也包括了代理人与相对人之间责任的确定的情形。

(3)在相对人恶意的情况下,无权代理的法律行为是否有效,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被代理人追认的,这时在被代理人与相对人之间发生与有权代理相同的法律后果,但在符合本条第4款规定情形的,相对人和代理人仍要依据本款规定承担过错责任。如果被代理人未追认的,按照本条第1款的理解,这时应理解为该行为仍在代理人与相对人之间发生法律效力,在他们的外部责任上,仍按照本条第4款规定确定责任承担规则,只是在他们内部责任承担上则实际上转化为了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

4.所谓效力待定,是指合同成立后是否发生效力尚不能确定,有待于其他行为和事实确定的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缔约人行为能力和处分能力的欠缺所导致的。《民法典》第503条的规定,本质上是第171条规定的无权代理的延伸。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订立的合同在被代理人追认前,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合同处于效力待定的状态。

根据《民法典》第171条的规定,狭义无权代理中的被代理人享有追认权,该追认权是一种能使得效力待定合同产生效力的形成权。追认的行使既可以明示的方式作出,也可以特定行为的方式作出。所谓特定性为是指,可以通过接受履行或者主动履行义务等可以推知追认人意思表示的方式。《民法典》第503条系被代理人以特定行为方式行使追认权的规定。

5.《民法典》第551条规定的债务转移,是指债务人将债务全部或部分转移给第三人。债务转移中,若债务人不经债权人同意就将债务转让给了第三人,不利于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对债权人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为此,法律规定债务转移需经债权人同意。未经债权人同意,该转移行为对债权人不发生效力。在债权人未作表示的合理期限内,该转移行为本质上应处于效力待定状态。

THE END
1.民法典解读个人权利的保护与保障民法典解读个人权利的保护与保障 一、合法性原则 在民法典中,个人权利的保护始终坚持合法性的原则。任何对个人的侵犯都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并且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在处理个人权益时,首先要检查其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要求,这是确保所有行为都是合理合规的基础。https://www.gntpr.com/ke-pu-wen-zhang/78655.html
2.《民法典》·第802条之“合理使用期限”理解适用《民法典》·第802条之“合理使用期限”理解适用 《民法典》第八百零二条 因承包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造成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的,承包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在《民法典》中,使用“合理期限”一词的地方比较多,比如:第三百零六条一款、第三百八十四条一款(二)项、第四百八十一条二款(二)项、第https://www.meipian.cn/4ynlp2hw
3.民法典合同编解读802解读: 本条规定了承包人因建设工程质量问题导致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的赔偿责任。承包人在合理使用期限内对工程质量负责,超过期限后不再承担责任。合理使用期限可根据合同约定或技术标准判断。保修期和缺陷责任期是不同的概念,期限届满后承包人的责任也有所不同。 https://zhuanlan.zhihu.com/p/704046199
4.《民法典》第802条工地有人受伤,责任谁来承担《民法典》第802条 工地有人受伤,责任谁来承担一分钟读懂民法典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电工干翻黑老大团伙,以一敌百致9死48伤,吓得老大向阿sir求救 宝仲说史 1905跟贴 打开APP 俄罗斯为何宁愿死磕欧洲,也不去东方呢?护林员的工作告诉你原因 洋过探世界 2612跟贴 打开APP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女护工总https://m.163.com/v/video/VXIGKGD46.html
5.关于《婚姻家庭编解释(二)征求意见稿》现实意义之思考民法典其二,对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条规定的离婚经济帮助条件和形式作了进一步细化。将“离婚时一方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仍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离婚经济帮助的判断标准,将一定期限的房屋无偿使用权、房屋租金、居住权等作为帮助的方式。征求意见稿将民法典较为原则性的规定进一步细化,将为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4-14/doc-inaruzss4575584.shtml
6.第802条建设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致人损害赔偿责任应由承包人欢迎收听蜻蜓FM民法典·中文版·2020版专辑下的音频节目第802条|建设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致人损害赔偿责任应由承包人承担,主播:。在这里“第802条|建设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致人损害赔偿责任应由承包人承担”免费在线听,而且您可以下载蜻蜓FM,该音频节目对应民法典·https://www.qingting.fm/channels/421624/programs/19392895
7.最高法发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夫妻以共同财产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均登记为股东,双方对该部分共同财产的归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离婚时,一方请求按照企业登记的持股比例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并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处理。 第十条【夫妻一方放弃继承的效力】 https://www.nwccw.gov.cn/2024/04/07/99678206.html
8.《关于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建议在《征求意见稿》第二条第二款中增加债权人撤销权适用的限制条件,即夫妻一方不能证明离婚协议中约定有关财产和债务处理的合理性。 审慎对待同居关系。《征求意见稿》第三条对同居关系解除时析产和经济补偿进行了规定,但模糊了同居关系和婚姻家庭关系的界限。建议对同居析产的处理采取审慎态度,以民法典物权编和http://e.mzyfz.com/paper/2218/paper_59433_12209.html
9.民法典宣传最高法出台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附全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民法典统一正确实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为指导各级人民法院贯彻实施好民法典,充分发挥总则编在民法典中统领全局的作用,依法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最高人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OTAyMDIxNg==&mid=2653719391&idx=1&sn=3d390eb31a84fa6b92bd0489eeb5ace6&chksm=f032ae7e42f0531443d282a77293b07b96f5c5f344aa5c2eb9ea2780aee338d8c0aaf9db469c&scene=27
10.《民法典》第八十四条法条解读《民法典》第八十四条法条解读 【法条原文】 第八十四条:营利法人的控股出资人、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法人的利益;利用关联关系造成法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法条解读】 本条是关于法人的控股出资人等关联人员不得利用关联关系损害法人利益的规定。https://www.imlaw.cn/article-detail/54974/
11.民法典119条的内容是什么?综上所述,《民法典》里面有大量的条文阐述民事法律活动的效力,按照《民法典》119条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双方当事人要遵守,合同对双方具备法律约束力。这里的依法成立,其实就是说双方签署合同的时候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同签署主体合法,合同内容和条款合法。看https://mip.64365.com/zs/845902.aspx
12.民法典与司法解释关联对照及重点条文解读同时,为了便于广大法律实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准确理解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的精神实质,本书将对民法典、司法解释中新增加条文、有实质性修改的条文以及实践中经常用到但较难掌握的条文进行深入、权威和有针对性的解读。 图书目录 "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基本规定 ★第1条? 立法目的和根据 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96392
13.权威观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的处理(涉无效情形损失范围在处理时,应注意区分合同无效的原因以及工程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清发包人与承包人的责任,妥善处理双方纠纷。(4)其他人身财产损失。主要是《民法典》第802条规定的损失,即因承包人的原因致使建设工程在合理使用期限内造成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的,发包人有权要求承包人承担赔偿责任。https://www.360doc.cn/article/34435378_1067620956.html
14.民法典注释577:适用违约责任应当把握的24条通用规则.doc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民法典注释577:适用违约责任应当把握的24条通用规则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条文主旨】 ? 本条是关于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承担方式的规定。 ? 本条是对违约责任的一般性规定、总括性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709/5043012214004303.shtm
15.最高法关于“可得利益损失”损害赔偿的20条裁判意见《民法典》关于可得利益损失的规定 《民法典》第584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251639.html
16.《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对肖像许可使用合同中关于肖像使用条款的依据《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三违”人员强制学习培训办法》第十七条之规定,基层公司(厂)每月至少确定两名“三违”行为人员送驻汾西矿业或公司学习班强制培训。 B. 《民法》体现了“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 C. 《民法》采取“民商合一”的民事立法原则 D. 《民法》采用德国民法典的法典编纂方式 查看完整https://www.shuashuati.com/ti/59edf4201fa647e0896bb23b5299ec8b.html?fm=bdbds0800bae5b409262701dfe9c161ca3490
17.从法条变化看民法典对建筑行业的深远影响法治宣传新闻中心从条文的分布来看,民法典中对建筑领域的规制不仅体现在合同编第二分编第十八章对建设工程合同的专章规定,在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第一分编通则、第二分编第十七章承揽合同、侵权责任编第三章责任主体以及第十章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当中也有相关规定。例如,民法典建设工程合同专章第808条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http://www.ahjsfzxh.com/fzxc-1032.html
18.民法典第1208条:条文释义及相关资料链接汇总第一千二百零八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无论是《民法典》还是原《侵权责任法》,都没有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等基本法律问题作出规定,而是援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的规定。但是,本条与原《侵权责任法》第48条的区别在于:本条明确了就机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7/78704666_1071478834.shtml
19.民法典学习之二十五:民法典合同编合同解除规则的理解与适用如果不可抗力并未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仅仅导致继续履行合同明显对自身不合适,则适用第533条的情势变更规则。后者在近期比较常见,例如《最高院关于疫情指导意见(二)》第2条、第6条,以及由于疫情导致的一系列房屋租赁纠纷等相关案件。 预期违约的规则同样是合同法定解除的事由之一,规定在《民法典》第528条。https://www.douban.com/note/791622167/
20.2023年重大网络安全政策法规盘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公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执法事项清单(2022年版)》。其中,涉及数据安全的行政执法事项共计15条,主要要求了相关行政处罚的标准和规定。 国家邮政局:严厉打击泄露、买卖个人信息等行为 2月6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局长办公会,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邮政局2023年重点工作和2023年邮政快递业更贴近民生七件实https://www.eet-china.com/mp/a27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