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潍合规互联网医疗企业合规系列(三)互联网医疗企业法律风险类型及典型案例要闻资讯

互联网医疗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处理大量患者的个人健康信息,这些信息的隐私保护至关重要。互联网医疗平台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患者数据的安全。

1.数据收集与使用

数据隐私和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并明确告知信息主体处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操作步骤

1.获取患者同意:在收集任何个人信息之前,确保已经获得患者的明确同意,并记录其同意情况。

典型案例

2.数据存储与传输

患者数据的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日志记录等。互联网医疗平台应定期进行安全审计,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重要数据应当在境内存储,确需向境外提供的,应当按照国家网信部门的规定进行安全评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1.数据加密:采用AES-256等强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3.日志记录:记录所有数据访问和传输操作,定期审查日志,检测异常活动。

某互联网医疗平台由于未采取有效的数据加密措施,导致黑客攻击并窃取了大量患者数据。法院判定该平台未尽到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要求其对受害患者进行赔偿,并加强其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二、法律风险管理

互联网医疗企业在面对数据隐私和安全风险时,必须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从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到传输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并且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潜在的数据泄露事件。

1.风险评估

企业应定期进行数据隐私和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可能的风险点,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制定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网络安全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

1.风险识别:定期检查数据处理流程,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

2.风险分析:评估每个风险点的可能性和影响,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风险控制: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如加强数据加密、提升访问控制等。

某互联网医疗企业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发现其数据传输环节存在潜在安全漏洞。企业及时采取了加密措施,成功避免了数据泄露事件的发生。

2.员工培训

数据隐私和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员工的意识和操作。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对数据保护的认识和技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保护能力。

1.制定培训计划:设计数据保护培训课程,涵盖法律法规、公司政策和操作指南。

2.定期培训:每季度或每半年进行一次全员培训,确保所有员工了解最新的合规要求和技术措施。

3.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或实操测试评估培训效果,确保员工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某互联网医疗平台通过定期的员工培训,提高了员工的数据保护意识和操作规范,显著减少了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数据泄露事件。

三、法律责任与合规

互联网医疗企业在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的法律责任主要体现在对患者数据的保护义务上。如果企业未能履行相应的法律责任,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1.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合规报告:定期向监管机构提交合规报告,详细说明数据保护措施和合规情况。

3.违法行为整改:一旦发现违法行为,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符合法律要求。

某互联网医疗平台因未能履行数据保护义务,导致大量患者数据被非法获取。法院判定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其对所有受影响的患者进行赔偿。

2.合规措施

企业应建立全面的数据隐私和安全合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和应急响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开展网络安全监测和信息通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安全风险。

1.建立合规制度:制定数据隐私和安全保护政策,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合规要求。

2.实施技术措施:如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等技术手段,保障数据安全。

3.定期审计:定期进行内部审计,检查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某互联网医疗企业通过实施全面的数据保护措施,成功通过了政府部门的安全审计,确保了其数据处理的合法合规性。

3.内部审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定期开展合规审查,确保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1.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

2.实施审计:按计划对数据处理流程进行审查,记录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3.整改落实:根据审计结果,制定整改计划并落实,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某互联网医疗平台通过定期的内部审计,发现并纠正了数据处理流程中的不合规操作,避免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四、技术与法律的结合

1.数据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技术是保护患者数据的重要手段,企业应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应当对重要数据和个人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其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1.选择加密算法:选择如AES-256等强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2.实施加密措施:在数据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全面实施加密措施,确保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安全。

3.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和更新加密策略,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某互联网医疗平台采用高级数据加密技术,确保了患者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有效防止了数据泄露。

2.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

2.实施访问控制:使用技术手段,如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系统,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

3.定期审核:定期审核访问权限,确保权限分配合理,及时调整不再需要访问权限的人员。

3.数据备份与恢复

企业应定期备份数据,确保在发生数据泄露或丢失时能够迅速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开展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确保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恢复。

1.定期备份:制定数据备份计划,定期备份重要数据,确保数据在多个副本中存储。

2.测试恢复机制:定期测试数据恢复机制,确保备份数据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恢复。

3.存储备份数据: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位置,确保其不受外界干扰和损坏。

某互联网医疗平台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建立了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在一次黑客攻击事件中,迅速恢复了丢失的数据,确保了业务的连续性。

五、国际法律法规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全球化运营,企业需要遵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数据隐私和安全法律法规。

1.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

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企业的数据处理提出了严格要求,互联网医疗企业必须确保其数据处理符合GDPR的规定。

GDPR第六条规定,处理个人数据必须有合法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数据主体的同意、履行合同的必要性、法律义务等。

1.获取数据主体同意:在收集欧盟公民数据时,确保获得明确同意,并记录同意情况。

2.遵守数据处理原则:确保数据处理符合GDPR的合法性、透明性、目的限制等原则。

3.数据保护官:任命数据保护官(DPO),负责监督数据保护合规情况。

某跨国互联网医疗平台在欧盟运营时,因未能符合GDPR的数据处理要求,被欧盟数据保护机构罚款,并被要求整改其数据处理流程。

2.美国《健康保险可携性和责任法案》(HIPAA)

美国的《健康保险可携性和责任法案》(HIPAA)对医疗信息的保护提出了严格要求,互联网医疗企业在处理美国患者数据时,必须确保其操作符合HIPAA的规定。

1.隐私规则:确保处理患者数据时符合HIPAA隐私规则,保护患者健康信息。

2.安全规则:实施HIPAA安全规则,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保护数据。

3.定期审计:定期审计数据处理流程,确保符合HIPAA的各项要求。

某互联网医疗平台在处理美国患者数据时,因未能符合HIPAA的要求,被美国健康与人类服务部罚款,并被要求整改其数据保护措施。

六、总结

本文由嘉潍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创,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得视为嘉潍律师事务所或其律师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的任何内容,请注明出处。

THE END
1.医务人员应知应会法律知识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违法!为配合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的指导下,健康报开设“医务人员应知应会法律知识”专栏,针对医务人员日常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如隐私保护、知情同意、病历书写、临床试验、医疗纠纷预防处置等,邀请法律专家对现行法律法规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3OTk2NDAzNA==&mid=2650066462&idx=2&sn=82af461fb53bc7f56f65c96945d6f65d&chksm=865fa84b64a40517182816ff495adcc5892377686c40c56c409723caefa7d3831297e32763eb&scene=27
2.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法律风险责任李海医疗事故团队4、未尽到合理诊疗义务而发生的误诊,医疗机构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作为专业技术机构,法律赋予其一定的特殊义务。《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https://lawyers.66law.cn/s201752e915132_i716155.aspx
3.微商潜在的刑事法律风险分析(通用9篇)篇3:微商潜在的刑事法律风险分析 1 手术室潜在风险表现及造成的原因 1.1 接错患者、开错手术部位 由于外科患者有时出现调换床位的现象,在病例上没有及时更改床号,没有做到三查七对,导致接错患者,还有,存在手术部位错误,导致医疗纠纷和法律纠纷的发生。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vcej6h9.html
4.医疗机构法律风险分析经过法院的审理,认定医生构成医疗事故罪,承担刑事责任。 5、实习带教的法律风险 有些医生同时兼任医学院的老师,经常会带领实习医生到手术现场观摩带教的活动。这里也会容易产生法律风险。 在青岛市人民医院曾经发生过,因为主刀医生在一起女患者的人工流产手术过程中,带领实习医生现场观摩,导致女患者认为个人隐私受到侵犯,http://fanenglaw.com/companynews/323.html
5.新通联: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股票频道上的出资不实事项不存在法律风险。 5、2005 年 12 月第二次增资 2005 年 12 月 16 日,经新通联有限股东会决议通过,同意新增曹妙生为公 司股东,并将注册资本由 200 万元增至 302 万元,其中:新通联有限原股东天 轮实业和通联木器厂出资额不变,曹妙生以货币资金出资 102 万元。 上海正则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050500001040_39.shtml
6.医疗事故罪范文10篇(全文)严重不负责任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活动中, 在履行职责范围内,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对于可以防止的危害结果, 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或已经预见而轻信可以避免, 从而导致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r26mm9e1.html
7.医疗机构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吗?三、医疗机构法人的法律风险包括哪些? 1、民事责任,对法人的非法行为虽然由法人来承担责任,但法定代表人由此引起的其他责任,法律并不免除,也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等处罚。法定代表人的责任是法定责任,不能以内部约定来对抗法律责任。 2、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挂名法定代表人基本不承担责任。但被追究的刑事责任与挂名https://www.64365.com/zs/1438258.aspx
8.包装设备不属于医疗器械的证明文件从哪里开4、认缴资金虚高要承担的法律风险更大! 认缴不等于不缴,只是说创业初期可以暂时缓缴,认缴制没有改变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承担责任的相关规定。公司如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因企业经营不善,而需申请破产清算。 如果公司清算后,公司还存在100万的债务无法偿还,此时公司如果注册资金只有50万,那么股东的偿还额度只要偿还http://www.shanghaitimes.com.cn/a/2461225.html
9.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之法律风险管理近些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因此可以认为,在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下,临床研究活动受到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管。 三、常见法律风险 (一)医疗卫生机构的常见法律风险 在开展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研究的法律责任人,可能存在如下法律风险: 1、临床研究流程管理合规风险 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研究者作为发起人,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http://unitedlawfirm.com/newsDetail.html?id=360
10.刑法视野量刑法学网其三,基于不作为说,将中止行为当作不作为来处理,仅限于原本就属于能够被允许的中止治疗的情形,有预设结论之嫌[16]确实,“不作为”说只适用于评价晚期医疗中的部分尊严死行为。鉴于此,为了能够更为全面地评价尊严死法律问题,有必要以“作为说”为基础,对尊严死行为的违法性予以探讨。https://liangxing.swupl.edu.cn/xfsy/2834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