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校园霸凌学生篇|事关每一位学生!

讲的是尼格买提回忆小时候被“校园霸凌”的经历

引起6.4万人讨论,45.2万人点赞

看完截图想必大家心里有很多感受,

今天开始,小编们想跟大家聊一聊关于“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涉及各种形式的恶意行为,旨在伤害或恐吓其他学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校园霸凌行为:

身体暴力:这包括打、踢、推、抓、咬等任何形式的身体攻击。这种暴力行为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给受害者带来心理创伤。

社交排斥:故意孤立某人,将其排除在社交圈之外,或散播关于其的谣言和谎言,以破坏其声誉和人际关系。

网络欺凌: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或其他网络平台进行欺凌。这可能包括发送恶意信息、公开私人信息、发布羞辱性图片或视频等。

财物损坏:故意破坏或偷窃他人的财物,如书本、文具、电子设备或衣物等。

恐吓威胁:通过言语、手势或其他方式威胁或恐吓他人,使其感到害怕或不安。这可能包括威胁伤害他人或其家人,或强迫其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各种歧视:基于性别、种族、宗教、性取向、残疾、身材胖瘦、外貌美丑等因素对他人进行歧视、侮辱或攻击。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个人,还破坏校园的和谐与平等。

需要注意的是,校园霸凌不仅限于这些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几种相互伴随发生的,还可能涉及其他形式的恶意行为。很多时候旁观者会认为是玩笑或者是孩子的小打小闹是正常的事,大家需要要认识到这些行为的严重性,并采取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制止校园霸凌的发生。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遭遇校园霸凌不是你的错

遭遇校园霸凌可以向谁求助?如何求助?

遭遇校园霸凌绝对不是你的错!霸凌是施暴者的问题,而不是受害者的责任。

遇到问题你需要求助切勿独自面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求助:

1.班主任或其他老师:他们有责任维护学校的安全秩序,可以给予你指导和支持。

2.家长或监护人:尝试去相信父母,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表达,如果父母不能很好地理解,也可以尝试寻求其他亲人长辈的帮助。

3.学校管理人员:如校长或教导主任,他们有责任有权采取措施来解决霸凌问题。

4.心理咨询师或专业心理医生:他们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应对策略。

5.警方:如果霸凌行为涉及严重的违法行为,如身体伤害或威胁,可以考虑报警。

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记住,寻求帮助是勇敢和正确的选择,不要独自面对霸凌问题,找合适的机会,试着去客观地向被求助者描述自己的困境,不隐瞒也不要夸大,以免失去信任;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和情绪健康,记住“不是我的问题!是对方的问题!”。

遭遇校园霸凌

为什么朋友没有站出来?为什么父母不理解我?

首先,很多时候如果遭遇校园霸凌,原本熟悉的好友可能大多时候并不一定会站出来,甚至可能远离躲避你。这个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孤立无援,会疑惑为什么好朋友们知道你受了委屈却没有站出来?会觉得真的是我不好吗?其实这可能有各种原因,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情况;或者害怕自己也成为目标;还有可能他们也在面临自己的困难,无法给予你足够的支持。

然而,每个人的反应和行为都是不同的,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关心你,你可以尝试与好朋友们坦诚地沟通,让他们知道你的感受和期望。也许通过交流,你们可以一起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其次,部分孩子遭遇校园霸凌却并不一定能得到父母的支持,这肯定让其感到非常失望和伤心,不过,父母的反应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他们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可能他们习惯以和为贵、习惯忍耐;或者不知道如何处理这种情况。

(以上热线一般不收费凡是要收费的都会提前告知)

当你遇到同学遭遇霸凌,你该怎么办?

哪些话不能对被霸凌者说?

哪些话适合说?

首先,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私下尽可能地向家长、老师报告情况;其次,切勿做霸凌者的附和者,不要做霸凌者的帮凶;同时适当对被霸凌的朋友表达关心,有时候私底下一个搀扶或是一个善意的眼神,就能让对方觉得自己并不是孤立无援的。

作为好友,你不能说的话:

“你为什么不告诉我?”——这可能会让受害者感到被责备,好像他们没有及时寻求帮助是自己的错。

“你应该反击啊!”——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或勇气反击霸凌者,这样的建议可能会让受害者感到更加无助和害怕。

“别太敏感了!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也经历过。”——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的,不能简单地将自己的经历与受害者的经历相提并论,这可能会让受害者感到被轻视。

你可以试着说一些更有支持性和安慰性的话,比如:

同时,除了言语上的安慰,你还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帮助她,比如陪她一起上下学、帮她向老师或学校管理人员反映情况等。最重要的是,让她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

小编知道,很多时候,目睹这样一场灾难,虽然被霸凌的不是你,但是你也一样感觉无助和难过,站出来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不站出来内心一样会自责困扰,对于少年的你,有时候勇敢其实很难。

小编咨询了湖北君兆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张律师解释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霸凌者可能面临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比如结伙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伤害的对象是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六十周岁以上的人,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处罚将更为严厉,可能面临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如果霸凌行为构成犯罪,比如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还可能受到刑事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未成年霸凌者的监护人

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最后,对于被霸凌者,小编们想说:

霸凌者的行为是错误的,你没有任何理由去忍受他们的恶劣行径。你有权保护自己,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益。

你没有做错任何事,错的是那些选择伤害他人的人。不要因为被霸凌而感到羞耻或自责。你应该且值得被尊重和保护。

记住,你的价值不是由别人来定义的。不要让霸凌者的负面言论和行为影响你对自己的看法。你独特而珍贵,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可能。

虽然道路可能曲折且漫长,但不要为他们放弃你的光明,你应该有美好的未来!

对于霸凌者,小编们想说:

霸凌行为从来都不是一种力量的体现,而是一种懦弱和无知且丑恶的表现。真正的强者懂得尊重他人,用善意和包容去对待周围的人。而你们现在的行为,只会让你们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窄。

THE END
1.校园欺凌需要哪些证据?所以,不论站在何种角度上,按程序走才是最正确的。三、面对校园欺凌,家长该怎么做 1、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许多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在第一时间会自我怀疑,认为真的是自己不好,才会受到欺负,这会让校园霸凌的情况持续存在。实际上,校园霸凌尤其容易发生在一些低自尊、遭受欺负而不反抗的孩子身上。很多情况是,https://m.64365.com/zs/1380896.aspx
2.校园霸凌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校园霸凌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存在实际的霸凌行为、霸凌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明确的伤害或影响、以及有可靠的证据证明霸凌行为的发生。首先,要立案处理,必须要有明确的霸凌行为发生。这包括但不限于言语侮辱、身体伤害、网络暴力、恶意排挤等行为。例如,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恶意言论或图片,或者在校园内对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316333034583394804.html
3.职场霸凌的定义(精选5篇)班级上的大部分学生,都可经由老师好好说话,很快地看到效果,而对于小部分长期霸凌或被霸凌的小朋友,则需要长期的心理辅导。针对有问题的家庭,专业社工也会介入给予帮助。 但无论是社工还是辅导老师,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和校园问题,人数是远远不够的(按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每50个班才安排一名辅导老师,且目前尚未https://www.1mishu.com/haowen/259697.html
4.对付校园霸凌,只能靠长大复仇?南方+我们现在对于学生欺凌的判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标准。一是《未保法》中,针对学生欺凌明确给出了四个构成要件:一是主体就是学生之间;二是一方一定在主观上有蓄意或恶意;三是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侮辱、欺压;四是给另外一方造成了肢体伤害、精神损害或者财产损失。这四个构成要件对于认定学生欺凌缺一不可。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3/23/c7483990.html
5.《底线》大结局:40多个真实案例都在这里了!校园霸凌,除了我们常见的殴打、恐吓之外,明显的孤立和精神伤害也属于校园霸凌的范围。电视剧或许是想通过这起非典型校园霸凌,来做一次校园霸凌的普法工作。 随着剧情的展开,你会发现校园的这种霸凌,根本原因都在家长身上。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几个小朋友嘲笑一个小朋友家里穷,而不小心发错了群,让这个同学发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1016/07/38576384_1051887507.shtml
6.针对学校内发生的校园霸凌,如果受害者没有任何证据,是否有法律途径法律分析:被校园霸凌了可以报警。校园欺凌一般是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案件或者是刑事案件,所以受害人遭受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755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