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体现,发展迅速,各类电商平台快速崛起与壮大。电子商务为消费者与企业提供了线上交易的渠道与平台,促进了商业模式与消费习惯的变革,提高了交易效率,提升了消费体验。
然而,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作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两个环节,其协调发展机制还不尽如人意。两者潜在的协同效应远未充分释放,产业融合度还较低,这制约了产业链整体效能的提高。因此,研究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模式构建,对于促进数字经济建设、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与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上,研究物流业面临的机遇与转型需求,探讨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并通过案例进行验证,最终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数字经济是建立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经济形态。其出现的背景在于信息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生产要素数字化、产业链重构。数字经济的核心特征是以数据为要素进行生产,以算法为工具进行生产组织,以平台为载体实现生产活动。数字经济体系下,数据资源、算法工具与平台应用是三大要素,其相互作用驱动了经济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代表,在我国发展迅速。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在线支付人数惊人,网店数量与商品种类激增。电子商务具有交易虚拟化、商业模式创新、交易效率提高、消费体验增强等特征。电商平台通过虚拟商业推动了经济的去实体化,实现了商业模式创新与变革,在提高交易效率的同时增强了消费体验,这些特征体现了数字经济下的商业新景象。
电子商务可根据交易主体分为B2B、B2C与C2C;根据交易平台分为自营电商与第三方电商;根据商品类型分为实物商品电商与虚拟商品电商。常见的电商模式有互联网端商城、自建网站、网络拍卖、移动客户端等。各类电商模式具有不同的特征,但都体现了电子商务的交易数字化与网络化特征。
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物流总额持续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效率显著提高。然而,我国物流业发展还不平衡,物流基础设施还较为匮乏,物流配送的精细化与智能化程度还较低。这些短板制约了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也限制了电子商务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数字经济下,物流业面临产业变革与模式重构。物流体系将向自动化、智能化与服务化转变;物流基础设施将更加数字化与平台化;物流管理模式将更加精细化与灵活多变。这些变革趋势要求物流企业加大数字化投入与技术改造,不断增强信息感知与处理能力,推进管理模式变革,以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需求变化。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需求极为庞大,这为物流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但也使其面临新的挑战。机遇在于电商订单量大、业务增长快,这支撑了物流业规模的扩张与企业收入的增加;挑战在于电商物流对配送精准度、速度与服务质量要求高,这要求物流企业不断强化基础设施与管理能力。电商与物流企业需要共同努力,以满足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需求变化与要求提高。
我国物流业发展迅速,但短板仍较为明显,加快发展亟须产业协同与转型升级。数字经济为物流业变革提供条件,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需求面临着机遇和挑战,这迫使物流企业推进智能化与服务化改造。电商与物流作为产业链上下游,需要共同应对环境变化与要求提高。下文将在此基础上,探讨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选择,以利于产业协同与发展。
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协同发展路径选择可以从战略联盟开始,发展到资本运作与企业重组。初期可以通过战略合作开展业务协同,随着协同效益显现,可以选择直接融资或投资等方式实现业务整合,最终通过企业重组等手段完成组织重构。协同发展路径的选择需要考量企业战略定位、商业模式与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契合度,充分评估路径可行性。
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协同发展模式可以从订单管理、运输手段、仓储设施等方面进行构建。在订单管理方面,可共建电商物流平台进行协同应用;在运输手段方面,可以利用物流企业仓储与运力支持电商“最后一公里”配送;在仓储设施方面,可以依托物流企业仓储空间与中转功能替代电商自有仓库。这些模式都体现了规模经济与专业化效应,有利于电商与物流企业业务协调与成本控制。
电子商务与物流企业协同发展,可以激发产业内在潜力,实现互利共赢。明确协同发展的意义,选择适宜的路径,构建协作的模式,这些将有助于电商与物流企业深度融合,形成抱团发展的优势。
阿里巴巴是我国电商巨头,菜鸟物流是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两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菜鸟物流利用自身的仓储与运力资源支持阿里巴巴物流配送,为其电商平台下的卖家与买家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
阿里巴巴企业拥有庞大的电商物流订单与客户资源,但相对缺乏专业物流能力,而菜鸟物流则拥有较强的仓储运输资源与能力。双方开展战略合作,阿里巴巴将旗下商家的物流配送业务交由菜鸟物流代为完成,菜鸟物流依托自身能力与资源为阿里巴巴电商商品提供仓储、运输与“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这种协同模式实现了规模经济与专业化效应,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与客户体验。
京东作为B2C电商企业,早年即自建京东物流从事电商物流配送与服务。京东物流作为京东的全资子公司,依托母公司的电商订单与信息资源开展专业物流服务。京东通过自建物流子公司的方式,实现了电商与物流业务的深度融合,形成了高度协同的发展模式。
京东的做法体现了电商企业通过自建物流实现业务深度融合的模式选择。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弥补单一企业自身的短板与不足。京东物流的发展也证明,这种模式有利于物流子公司发展成为专业能力强的电商物流服务商。京东的协同发展模式对其他电商企业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本部分选取阿里巴巴与菜鸟物流、京东与京东物流的协同发展案例进行分析。案例验证了电商与物流企业通过不同路径开展深度协作,可以实现业务融合与协同发展。不论是平台型电商与第三方物流,还是自建物流的模式,其核心都是发挥双方规模与专业化效应,实现互补与共赢。
数字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应加大政府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方面的投入,支持电商与物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政府应积极搭建行业、学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只有不断引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电商与物流企业才能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业务升级与模式创新。
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与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协同发展。可以采取税收优惠、融资便利、土地政策倾斜等手段,支持电商与物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政策上可以偏向于资本运作方式进行的产业融合,促进跨界投资与重组。产业链企业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形成抱团效应,这有利于整体产业的升级提质。
电商与物流业务都依赖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与供给侧改革力度。应加快推进普惠物流体系建设,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性,这将有利于减少物流成本与提高效率。同时应加强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新业态需求。完备高效的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可见,政策支持与引导对产业协同发展至关重要。本章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法律法规、支持产业链协同、改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这些建议以产业链视角出发,着眼于促进上下游企业协调发展与共同提高,其宗旨在于形成产业生态、释放协同潜力。政策应着力引导电商与物流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形成协同效应,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与构建数字生态。
第一,数字经济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新业态与模式,这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造了条件与环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庞大且增长迅速,为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要求物流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与业务重构。
第三,典型案例阐明了理论分析的可行性,并提供了经验借鉴。阿里与菜鸟、京东与京东物流的深度协作,证明电商与物流企业协同发展可实现业务协同与共赢,这为其他企业合作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