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范类型区分理论的比较与评析

分析法学关于法律规范类型区分的讨论

分析法学(又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历来就以重视法律规范的类型区分和体系建构问题为其显著特征。

(一)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

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范围》被公认为是分析法学纲领性的旗帜性的文献。

奥斯丁认为广义的法包括准确意义上的法和并非准确意义上的法,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神法或者上帝法,即上帝对人类设定的法;第二,实际存在的由人制定的法,即我们时常径直而且严格地使用“法”一词所指称的规则,这些规则,构成了普遍法理学的真正对象,以及特定法理学的真正对象;第三,实际存在的社会道德,也即实际存在的社会道德规则,或实际存在的社会伦理规则;第四,隐喻意义上的法,或者比喻意义上的法,亦即人们仅在隐喻或比喻的意义上使用“法”一词所指称的对象。

在奥斯丁的法律体系中,还有一些并非严格意义上可以使用“法”一词所指称的社会现象,它们虽不属于命令,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以适当地纳入法理学的研究范围的。这些“法”,属于“法是一类命令”这一命题的例外,其内容包括包括三类,一是解释性质的法,二是废除或撤销现存的由人制定的法的那部分法,三是没有要求他人必须服从的目的的那部分法,或不具有强制要求性质的义务的那部分法。

(二)凯尔森的纯粹法学理论

凯尔森的法律规范类型区分理论,可分别从法律体系的静态结构理论与动态结构理论两个侧面出发予以梳理。

静态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研究静止状态的法,将认识的对象指向人类创造、适用和服从的法律规范。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法律的定义以及法律理论的基本概念,从静态中把握法律的性质。

根据法律规范的形式与功能,凯尔森对法律规范作了如下划分:

首先是一般规范和个别规范。一般规范是规定当某种条件具备时,某类现象应当发生的法律规范。个别规范是决定一个人在不重复发生的状态下的行为并从而只对一个特殊场合才有效而且只可能被服从或适用一次的法律规范。

其次是假设性规范与绝对规范。假设性规范也称条件规范,即在一定条件下命令或禁止一定行为的规范,无论一般规范还是个别规范都是假设性规范。绝对规范是无条件地命令一定行为的规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规范。

再次是独立性规范与依赖性规范。“如果一个法律秩序(例如议会通过的制定法),含有两个规范,第一个规范规定一定的行为,第二个规范对第一个规范的不遵守施加一定制裁,那么第一个规范就不是一个独立的规范,它根本上要与第二个规范相联系。”其中第二个规范是独立性规范,第一个规范是依赖性规范。凯尔森早期并不承认依赖性规范是一个完整的法律规范,但后期则依据调整了的法律规范的个别化原则,主张法律规范“似乎是以意志行为加以个别化:每种有权的意志行为似乎都创造了一个单独的规范”。

(三)哈特的新分析法学理论

哈特的新分析法学,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传统与语义分析哲学的融合。

哈特的分析是从对奥斯丁法律命令说的解析和批判开始的。哈特认为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论是一个失败的记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该理论由以建构起来的那些因素,即命令、服从、习惯和威胁的观念,没有包括、也不可能由它们的结合产生出规则的观念,而缺少这一观念,我们就没有指望去阐明哪怕是最基本形式的法律”。哈特新分析法学的显著特征和核心内容就是其法律规则理论。

哈特主张,在社会规则中,可以大致发现两类不同性质的规则,“一类规则可以视为基本规则或主要规则,根据这类规则,人们必须为或不为某些行为而不论愿意与否;另一类规则在某种意义上从属于或辅助前一类规则,因为它们规定人们可以凭借做某些事情或说某些言论的方式采用新的主要规则,废除或修改旧的主要规则,或者以各种方式决定主要规则的影响范围或控制它的作用。前一类规则设定义务;后一类规则授予公共权力或个人权利。前者涉及人们的行为的活动或变化;后者具有不仅引起人们行为活动或变化,而且引起创立或改变责任或义务的作用”。后一类规则叫做次要规则,其涉及主要规则本身,其说明主要规则可以最后被查明、采用、消除、改变的方式和违反主要规则的事实被查明的方式。次要规则包括承认规则、改变规则和审判规则。承认规则是指用来明确主要义务规则的内容、范围及效力的规则。改变规则是指控制主要义务规则的发展变化,并用来确定主要义务规则的取舍的规则。审判规则是指确定谁最终有权认定主要义务规则是否被违反的规则。

哈特和凯尔森的论战属于英国和欧洲大陆两种实证主义的论战。在这个论战中,哈特一反凯尔森对于法律体系之纯粹性的追求,转而认为法律陈述既具有规范特征,又具有事实特征。哈特的观点既涉及到内在观点和外在观点,更涉及到他的核心范畴“承认规则”。承认规则不同于凯尔森的基本规范,它不是一种基本预设,而是源自某种“社会事实”的法律理论,即法律的存在最终取决于一些经验因素,取决于官方的法律实践。

(四)拉兹的理论

拉兹继承和发展了凯尔森和哈特的法律体系的思想。拉兹认为,法律体系的承认规则包括两种承认性规则,即主要法律适用机关有义务适用现有的法律,他们也有义务创制新的法律来解决法律未规定的争端。这是拉兹对哈特承认规则的发展。

这样,对法律的规范性理解依赖于对法律之间的结构化联系的认识,依赖于法律体系的概念,而并不依赖于法律规范的概念。拉兹将法律体系的基本单元划分为法律,突破了法律必须由法律规范组成这一分析法学的传统观念。拉兹认为,在法律体系中,不仅存在规范性法律,还存在着非规范性法律,它们的功能不是设立义务和授予权力,而是规定法律生效和修改的条件。在分析法学中,这是一个重要的突破。

民法规范论关于法律规范类型区分的讨论

在我国现行民事立法上,《合同法》首次给裁判者课加了区分强制性规定与非强制性规定的任务。合同法》第52条第5项确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无效。合同行为所违反的规定,究竟是否属于强制性规定,成为了解释论上必须回答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民法规范论的重要性。

民法规范论的讨论首先应着力探讨民事法律事实的类型区分,进而梳理民法所协调的利益关系的类型,以此作为研究民法的规范类型及其配置关系的基础和前提。

因事件和事实行为引发的非交易关系背景下诸种类型利益冲突时,民法规范的设计相对比较简单:此类规范可能成为当事人“约定排除”适用的规范,但却不会成为《合同法》第52条第5项所说的合同行为“违反”的强制性规定。因为从逻辑上讲,能够违反此类规范的只会是事实行为;而排除此类规范适用的约定,违反的也一定不是此类规范。就此而言,此类规范不存在作强制性规定与非强制性规定类型区分的问题。

结语:简要的评析

分析法学有关法律规范类型及其配置关系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在形式逻辑上将法律规范与其他类型社会规范区分开来,并建构一个逻辑自洽的法律体系。因而在分析法学的框架下,将一个规范称为主权者的命令还是称为独立规范,或者称为主要规则,并不会对具体法律规则的设计或适用产生丝毫的影响。也正因如此,分析法学只能回应已经被认定为法律的事物所包含的问题,而不能回应符合什么标准才能成为法律的问题。就此而言,无论凯尔森的基础规范还是哈特的承认规则,更像是一种修辞术。

人类所有有意义的类型区分,都是目的指向的,法律规范的类型区分也是如此。法律规范类型区分的不同理论,乃是分别服务于不同的理论分析或实践操作目的。因此不同的法律规范类型区分理论,在逻辑自洽并具有足够解释力的背景下,并不存在真假、对错之分。就同一理论分析或实践操作目的而言,最能够且最便捷地实现该目的的法律规范类型区分理论,即是最可取的理论。

THE END
1.法律规范的分类4.法律本身明确规定生效期限,期限届满自行终止效力。 5.由有关机关颁发专门的决议、决定,宣布废除某些法律,从宣布废除之日起,该法即停止生效。法律规范终止生效还可分为明示废止和默示废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二条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修改和废止,适用本法。https://m.64365.com/tuwen/aaasqsb/
2.法律的种类有哪些律师普法在我国,广义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普通法律。我国的法律可划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我国法律的主要形式包括:第一种,宪法,宪法作为母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第二种,法律,根据法律制定的机关https://www.110ask.com/answer/1213.html
3.普通人应该懂得的法律知识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大全→MAIGOO知识摘要:法律法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知法、辨法、懂法、用法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做到的。或许我们不能像律师、警察这些特殊行业工作人员那样了解各项法律法规,但是一些与平常人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家还是需要多多了解,避免成为法盲,不小心触犯法律,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有关https://www.maigoo.com/goomai/232166.html
4.中国法律法规分为哪几类中国法律法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相关法则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民族区域自治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澳门特别行政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21488542d0e78f000503
5.2017年1月重大立法案例全面梳理北大法律信息网新规从适用范围等多方面对禁止寄递物品作出明确的规范性要求,同时发布禁止寄递物品指导目录。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各类物品,危及寄递安全的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放射性等各类物品,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禁止寄递的其他物品,都属于禁止寄递物品范围。【详细】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564&year=2017&data=2017/2/1015:39:10
6.方星海: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及交易规则就应鼓励不同类型投资策略各显神通【方星海:只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就应该鼓励不同类型的投资策略各显神通】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外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所用的策略各有不同,有宏观对冲的,有高频交易的,也有指数增强的,还有主观多头的等等,只要他们是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及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就应该鼓励不同类型的投资策略各显神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306092747553421.html
7.电子商务法关于网络银行业务类型确定审批制和报告制法律法规①金融机构增加成者变更以下电子银行业务类型适用审批制。第一,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规定需要审批但金融机构尚未申请批准,并准备利用电子银行开办的:第二、金融机构将已获批准的业务应用于电子银行时,需要与证券业、保险业相关机构进行直接实时数据交换才能实施的:第三、金融机构之间通过万联电子银行平台联合开展的:第四https://www.gongsibao.com/article-7017.html
8.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常识(一)遵守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二)名称或者字号、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经营地址、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期限等重要事项,是否与烟草专卖许可证登记事项相符合; (三)烟草专卖许可证变更、注销、延续等手续的执行和办理情况; (四)国家烟草专卖局规定需要检查的其他事项。 http://www.boyi886.com/web/news/details.html?c1=0&c2=0&id=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