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艺术的文字。汉字历史悠久,从殷商的甲骨文、周大篆、秦小篆,经由秦汉隶书的演变发展,逐渐从实用转向美观。汉字书体纷呈,篆、隶、草、行、楷。
汉字是中国精神的凝练,是按照美的原则创造而成。汉字的间架结构紧而不拘,繁而不赘,宽而不松,方正圆润,启承呼应,勾连之间敛气凝神聚魂。横平竖直的浑厚刚劲,蚕头燕尾的生动潇洒,有包裹四海之气象、驰骋古今之豪迈。黑白相对、虚实相衬、动静相宜、庄谐相映,饱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那端庄、厚重与质朴,那灵秀、洒脱与率性,铸成独特的东方思维和中国性格。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中国书法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样,其主要特征就是它的程式性,即都遵循一定的程式规则。笔墨程式的"形",是外在的,诉诸人的视觉感官,可以直观模仿,具有可操作性,这便是程式的技法性,而“意”是内在的,需要艺术家个人漫长的修养。书法艺术的笔画、结体和章法,具有"形"与"意"两个方面的要素。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诗),古代经典大师的书法艺术历经历史长河的洗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中最为耀眼的闪光点,是人工和天然的圆满合一,有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意蕴,美学内涵丰富而纯粹、多变而又和谐。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技法层面观照,这些开创一代新风、风骚的大师都是高高在上的,他们将和日月同辉,引领后人。这一切决定了,对于书法艺术,首要的是继承。
习帖是继承的重要方式。“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临池管见》)。“又学时不在旋看字本,逐画临仿,但贵行,住,坐,卧常谛玩,经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处。信意运笔,不觉得其精微,斯为善学”(南宋.陈牺《负暄野录》)。程式化的训练必不可少,舍弃这个过程,书法学习便是空中楼阁,只有通过机械程式化训练,让古人的技法荟萃于心胸,才能下笔天成,进入良好的艺术创作状态。前人对习帖强调甚多,唐张怀瓘(guàn)言:“有知其门不知其奥,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清梁巘(yan)在其《承晋斋积闻录学书论》中说:“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否则无本。早矜[jīn]脱化,必面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径”。
习什么帖呢?我国的碑帖极其丰富,不可能遍临千帖,所以要有目的、有重点的选择范本作为学习楷模。
一是要取法乎上。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说的是要习历史上大家的帖、名帖。为什么?唐.张怀瓘《六体书论》道:“近人不知其用力所自出,专攻近体,可谓数典忘祖矣,焉能卓然以自立哉”!清.梁谳《学书论》曰“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键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上面说的是,应该选择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高水平的第一流碑帖来学习。这对学到正确的用笔法度和结体原则等书法的基本功及探索书法艺术的规律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要取法乎近。就个人理解,习帖亦求性之所近,就是说选我所喜欢我所欣赏的帖为范本。汉字源远流长,隶书、简书、章草、今草、行书、魏碑、楷书,同一书体中又有诸多流派。并称“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书法各有特色,颜真卿的楷书气宇轩昂,反映出盛世风貌;柳公权的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匀衡瘦硬,点画爽利挺秀;欧阳询的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于平正中见险绝;赵孟頫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书法大千世界,我选我所爱者。
三是取法乎久。“每习一贴,必使笔法章法透入肝膈[gé],每换后贴,又必使心中如无前贴。积力即久,习过诸家之行质,性情无不奔会腕下,虽曰与古为徒,实则自怀杼[zhù]轴矣”(清.包世臣《艺舟双辑》)。“只学一家,学成不过为人作奴婢;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成”(《翰林粹言》)。临摹要坚持,每天坚持一、二小时,反复地临摹几个字,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对难写的字,更要知难而上,多临摹,多比较。临摹好了一种字帖后,还应象蜜蜂采百花酿佳蜜一样博采众长地再临一些其它字帖。当然,学写字帖也最忌见异思迁,今天摹这本帖,明天临那本帖,像走马灯似的轮换着书写,这样,是写不好字的,初学者务必注意。
四是宜从正楷起步。这因为楷书点画规范,笔法丰富,结构端正,法度规矩,集中体现了书法艺术用笔、结构的法则,最便于初学者打基础。明.丰坊《学书法》曰:“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旁来历,然后变化为草圣。学篆者亦必由楷书,正锋既熟,则易为力。学八分者,先学篆,篆既熟,方学八分,乃有古意”。
习帖力求写得像,成规矩。但是写得像不是书家的终极目标。习帖既要走得进,也要迈得出,走得进方有规矩,迈得出方能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