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常识是,要生产就一定要有劳动和资本,以及其它生产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没有资本的前期投入就无法生产。然而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劳动才创造价值,资本和其它要素都不创造价值,如果资本拿了收入就属于剥削。
“如果按这个理论去做,其结果一定是抑制资本积累。如果现在还有人提倡劳动价值论,可能就会吓跑中产阶级和有产者。这也是一个不从常识出发而构造的理论,最后会严重阻碍经济发展。”
——北大国发院院长、BiMBA商学院院长、南南学院执行院长姚洋教授(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10期“中国经济的新征程与新挑战暨《经济的常识》悦读会”,2022年11月24日)
即使是现在,机器也只能加快生产效率,不能取代人工,自动化程度再高的流水线也必须有工人操作、维护。也就是说,即使是现在,现实依然是没有劳动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价值。
姚洋自己也没有否认这一点,其观点是认为流水线的存在是劳动的前提,即所谓的“没有资本的前期投入就无法生产”。没有资本购置流水线,劳动就无法成立。(姚也不是认为劳动不创造价值,而是认为资本也创造价值,价值是劳动和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
姚的问题在于没搞明白马克思到底是怎么说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认为,生产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不仅是一个社会存在,也是一个历史存在。
而姚仅仅认为劳动是一个社会存在,没有历史属性。当然,作为一个纯理论层面的话题,怎么定义是他的事情。但既然你要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那至少你要否定的是马克思的观点,而不是姚克思的观点。
如果你们真的觉得这种观点有理,不妨想想为什么资本家永远希望员工在加班?
资本的本质是人民创造的无形财富,是一种生产资料,人民因为暂时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手段,而将一部分资本交给资本家暂时保管,以保证经济能更有活力地运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资本的主人终将拿回他们的所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