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基本原则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图为深圳光明区举行普法活动。深圳特区报记者邱海彬摄

■柯华庆

提要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的核心在于解决了党内法规比国家法律要求更严的理论问题。

社会主义法治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对于党员和党组织,要全面推进依规治党,党内法规要严于国家法律,从而可以从法律上保证党的先进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进行了创新与探索,形成了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基本框架,在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我们党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政治和法治价值。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根本要求

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与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原则

这里主要谈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谈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原则。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决定》明确提出,“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则的核心在于解决了党内法规比国家法律要求更严的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各个领域的先进分子,党员在申请入党时,就提出了更高道德标准的自我约束要求,党内法规对党员要求比国家法律对公民的要求更高。美国法学家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将道德区分为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愿望的道德是善的生活的道德,是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义务的道德确立了使有序社会成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会得以达到其特定目标的那些基本规则。如果说愿望的道德是以人类所能达致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的话,那么义务的道德则是从最低点出发。

一般党内法规对于党员来说是义务的道德。对于党员来说,《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规定的四条“党员廉洁自律规范”都是党员必须做到的,是党法。对于一般党员来说,四条“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是愿望的道德,但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则是义务的道德,是党法。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结构是一个从最低义务的道德到最高的愿望的道德的金字塔结构,越往上愿望的道德性越强,对所规范主体的要求越严,规范的柔性也越强。

中国共产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依据国家法律治国理政。依法治国是依据国家法律治国,依规治党是依据党内法规治党。

2012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第二条关于党内法规的定义是:“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党内法规仅规范党组织和党员。2019年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第三条关于党内法规定义是“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以及党中央工作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体现党的统一意志、规范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活动、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的专门规章制度。”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继续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党规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博导)

THE END
1.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重大法治原则。[4]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5]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https://www.fx361.com/page/2015/0121/15323544.shtml
2.法治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正点财经法治原则必须通过医疗纠纷理赔处理中心介人处理.进行调查、评估、协商,也从法律意义上明确医院方管理国有资产职责,即公立医疗机构承担提供和发展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职责.院长是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者而非所有者.无权私自处理国有医疗机构的财产,从而限制了医疗机构私下承诺给予患者高数额的医疗损害赔偿行为,患方的高额赔偿http://www.zdcj.net/baoxianrumen-1915.html
3.法治原则一般包括什么内容?徐晓倩律师精选解答我国法治原则的内涵包括宪法和法律至上依法行政。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https://m.64365.com/tuwen/aaaieib/
4.罗许生:论行政法的便宜原则摘要:肇始于刑事诉讼领域之便宜原则于大陆法系国家与台湾地区行政法中普遍存在,而我国行政法学界却对之熟视无睹。囿于法治原则,面对大量存在的“恶法”,行政机关只能被动执行,引致官民冲突不断加剧。为提升行政决定的可接受性,急需确立便宜原则作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赋予行政主体协商裁量的权力。便宜原则与法治原则犹如http://fzzfyjy.cupl.edu.cn/info/1042/5261.htm
5.法治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法治原则在各国宪法中的体现 既然法治是一种治国的理论、原则和方法,那么作为国家的根本法的宪法无疑应将其确认为基本原则,并在宪法的具体内容中予以充分体现。纵观各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规定,在体现法治原则时一般都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621359.html
6.宪法的基本原则2004年宪法修正案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而确立了基本人权原则。 三、法治原则 1999年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也成为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四、民主集中制原则 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http://www.81.cn/zt/2019nzt/xfjwl/xfkp_201371/9689837.html
7.法治建设基本原则原则;(4)法制完备:法治国家的形式要件;(5)司法公正: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6)权力制约:法治国家的切实保证;(7)依法行政: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8)权 利本位:法治国家的明显特征。 法治城市的基本内容同样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徐剑教授认为法治城市至少具有五大基本内涵:(1)民主的善治政府;(2)发达的市民社会;(3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oorm8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