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法院:以科技之力赋能司法工作法官人民法院合法权益

今年来,洪雅县法院有序推进信息化工作,不断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依托科技手段赋能司法工作,高效便捷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01

以科技之力,强化多元解纷支撑力

今年2月,全国首个国家公园共享法庭落地洪雅县瓦屋山镇金花桥社区,该共享法庭以“一屏一线一终端”为标准配备,具备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普法宣传等功能。同时,该共享法庭可以通过小程序实现与瓦屋山指挥中心“天地空一体化”系统“云上连线”,进一步拓展了司法服务半径,最大程度实现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社会风险提前预警,司法服务精准投送。

落地当日,洪雅县法院、成都铁路运输第二法院通过金花桥社区共享法庭“线上+线下”模式调解纠纷3起,并组织社区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培训。“共享法庭进一步拓宽了司法服务半径,让群众足不出村解决矛盾纠纷,真正实现了共治共建共享。”调解员们纷纷点赞。

02

以科技之力,助推档案管理数字化

档案工作是新时代人民法院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重要参考。目前,洪雅县法院对所有库存档案均已实现数字化处理,对业务档案从立案至结案再到应用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

同时,洪雅县法院注重对档案数字化数据的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定期检查本地数据库运行情况,二是定期实现本地、异地备份工作。除以往开展的异地备份外,还定期备份档案数据至本地硬盘,并存储于档案室防磁柜中保存,确保数据安全。

档案数字化也推动了异地调卷的运用,打破了传统调阅卷宗工作的局限性,方便了公安、律师、当事人等司法主体借阅和调卷,进一步提升了工作能效。

近日,洪雅县法院又完成了一次异地调卷工作,公安同志亲切地对负责异地调卷的同志说道:“你们这个异地调卷真的是方便了很多,以前有的时候需要到几个小时车程以外的地方调卷,非常耽误工作,现在让我们轻松了不少。”异地调卷的实现,不仅让法院与法院之间电子诉讼档案在线流转成为现实,也让法院与群众之间的期待得以双向奔赴。

03

以科技之力,拓展司法送达新路径

“法官,我现在人在外地,家里没人帮我签收文书,怎么办?”

这是经常发生在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与当事人之间的对话。为提升司法送达效率,洪雅县法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重塑送达工作,在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基础上,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电子送达,形成了以电子送达为主,邮寄送达、直接送达为辅,多种送达方式并存的送达格局。

自2024年4月收案运行以来,累计送达案件3385件,案件完结3257件,总送达成功率84.34%,总平均送达时长4.14天,电子送达成功率为78.53%,平均电子送达阶段时长0.55天。

04

以科技之力,引领调解工作加速度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纠纷解决需求,洪雅县法院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切实让群众享受智慧法院建设带来的“指尖上的便利”。

至此,该起纠纷在一小时的调解中迅速化解。

今年以来,洪雅县法院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创新工作方式,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调解案件1765件,其中诉前调解1549件,成功1469件;诉中调解216件,成功137件,总调解成功率95.95%,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情与效率。

下一步,洪雅县法院将继续向科技借力,全面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坚强科技支撑,为司法服务赋能提速,以实际行动彰显司法为民初心,用智慧力量回应群众的热切期待。

THE END
1.南威软件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报告期内,公司参编的《智慧城市标准化白皮书(2022版)》正式发布,同时受邀参加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并发布《数字政府建设白皮书》。“视频图像智能解析与应用服务平台”以及“生态视频人工智能系统”入选为福建省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场景优秀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子公司福建南威软件有限公司、网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凭借在信息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30419/c646556420.shtml
2.当法律与AI碰撞,未来将有十种发展可能其次,新规划力挺智慧法庭建设,提出促进人工智能在证据收集、案例分析、法律文件阅读与分析中的应用,实现法院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智能化。 最后,更为前瞻的是,新规划提出“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法学赫然在列,法学教育的变革已然箭在弦上。 其实,在2016年谷歌公司的围棋机器人AlphaGo之后,法律人工智能就被带火https://36kr.com/p/172174630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