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擅自向“小三”赠与财物,是否应当返还?王景林律师

丈夫擅自向“小三”赠与财物,是否应当返还?

作者|王景林律师

一、问题提出

生活中,丈夫与婚外异性,即我们常说的“小三”,保持不正当的交往关系,并向“小三”赠送大量财物。这种情况在当下社会非常普遍。当妻子发现后,很多人会选择向法院起诉,主张丈夫对“小三”的赠与无效,要求“小三”返还所有财物。

笔者随手检索几则案例,以便我们了解法院的裁判思路。为了比较直观,案例中的当事人表述为妻子、丈夫、小三,仅是为了叙述案情需要,并无恶意。此类案件中,通常妻子为原告,小三为被告,丈夫为被告或第三人。

案例一:上海案例:全部返还

案例二:上海案例:绝大部分返还

案例三:北京案例:全部返还

案例四:江苏判例:全部返还

案例五:浙江案例:全部返还

三、上述案例解析

(一)关于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25条、第26条规定,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有: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的除外;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基本养老金、破产安置补偿费;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但孳息和自然增值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之间可以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如果约定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该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当遵守约定。如果双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对于婚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一般直接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二)关于平等处理权

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第2款规定,对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任何一方都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双方在处理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若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处分,夫或妻均有权直接作出决定,无需另一方同意。若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共同财产进行处分,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若一方未与另一方协商擅自作出处分,可以视为无权处分。若构成无权处分,且不符合善意取得情形,之前司法实务中有对此直接认定为处分行为无效,现在对此观点有所改变,通常认为无权处分并不会导致合同无效。

在夫妻双方未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的情形下,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系共同共有,而非按份共有。根据共同共有一般原理,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应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夫妻对全部共同财产不分份额地共同享有所有权。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并不意味着夫妻各自对共同财产享有一半的处分权。

(三)关于裁判理由

1.因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导致赠与行为无效

《民法典》第8条、第143条、第153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为不可或缺的有效条件之一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法典》第1042条、第1043条规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应当遵守忠贞义务,不应与婚外异性交往过密,更不应与婚外异性发生性交行为,否则,即被视为违反法律,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上述案例中,丈夫在有家室的情形下,与小三不正当交往,其向小三赠与财物的行为,因违反法律,违背公序良俗而导致赠与行为无效。

2.丈夫擅自将共同财产赠与小三,侵害妻子财产权益,属于违反法律行为

3.不符合善意取得情形

根据《民法典》第311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如果受让人受让时是善意的,已支付合理的对价,且已登记或交付,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这是法律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规定。丈夫将财物赠与小三时,难以推定小三系善意,一般认为小三受让财物不符合善意取得,其无权占有丈夫擅自赠与的财物。按此规定,财物的所有权人依法可以主张追回。

4.合同无效时,应当返还财产

《民法典》第1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上述案例中,丈夫的赠与行为被确认无效,小三取得的财物依法应当返还。如果不能返的,可以要求折价补偿。

(四)关于利息

上述案例中,有一则案例支持自起诉之日起的利息。有一则案例主张利息,但未被支持。根据“避免一方因合同无效而获益”的法理,司法实务中,一般认为只有返还义务,并无承担利息的义务。我国不是判例法国家,如果出现支持利息的案例,实属正常。

四、评析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目前实务中基本上形成统一观点,即认定赠与行为无效,全部返还财产。尽管如此,社会上对判决结果有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支持

1.从法律效果来看。丈夫与婚外异性保持不正当关系,违反法律规定的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违背公序良俗,依法应当认定赠与行为无效。合同无效时,小三取得的财产依法应当返还。法院判决公平、公正,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彰显法律精神。

2.从社会效果来看。社会上的许多“小三”,她们伤害他人妻子的感情,破坏别人家庭,有伤风化。这种小三现象像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对此,国家有必要采用高压态势,坚决零容忍。法院判决返还全部财产,最终让小三未能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并且还容易遭人唾弃。这样的话,会倒逼更多小三自爱,不再主动“勾引”有妇之夫,不再随意接受丈夫的赠与。如果不能获得财物,从中捞取不到好处,小三可能就会慎重考虑,要不要与他人的丈夫再保持不正当的关系,她们可能会选择激流勇退,断绝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小三”现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种观点:反对

2.从社会效果来看。更多正在出轨或想要出轨的丈夫,他们了解到此类案例的判决结果后,可能会一阵窃喜。一定程度上,是在怂恿或纵容他们出轨。他们可能尽相模仿,尽可能物色小三,然后拼命砸钱,“俘获”小三,以维持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等到哪天自己不开心,或者玩腻了,干脆翻脸,将赠与情况透露给妻子,并配合妻子,让妻子出面起诉小三返还全部财产,自己一点不吃亏。这样的话,有可能会助长社会歪风邪气,让家庭和社会增加不安定因素,不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结语

我国司法活动中,一直在倡导“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判决全部返还财产,是抑制了小三现象,还是助长了小三现象?目前并无权威机构对此调查研究,不得而知。即使是起到了抑制作用,也会让许多人对此诟病,原因是丈夫“潇洒一回”后,最终还能主张全部返还财产,至少在情理上让人无法接受。

笔者认为,对于此类案例的判决,不应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应当区分各方过错。如果是丈夫存在明显过错,比如谎称单身,引诱“涉世未深”的小三,同时或曾经与不止一人保持不正当关系等,不应当全部返还财产。根据丈夫过错程度,必要时,法院可以考虑在一半至全部之间选择一个数字,从而平衡各方利益。仅是一家之言,权当专业探讨。

THE END
1.法律案例评析怎么写法律案例评析的写作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描述案例:详细介绍案例背景和情节,包括涉及的人员、事件和地点等。 2. 分析法律要点:根据案例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可能包括对相关法律条款的解释,以及对案例中涉及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的评估。 3. 讨论争议点:列出案例中的争议点,并阐述不同的观点和论据。https://www.360doc.cn/article/81723323_1113754481.html
2.案例评析与法律评注(豆瓣)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案例评析、法律评注是法学文献的两个极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巅峰。本书从功能比较法的角度研究两者“是什么”“怎么写”,并以我国法为背景,撰写不同类型的实例及配套写作说明。本书的缘起,是作者当年初涉民法学写作时的那一份疑惑与好奇。希望此间的探索,对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420105/
3.法制案例评析课(精选8篇)我不敢说在我现在所学的这么多门课中,法制案例评析这门课是我最喜欢上的,但至少对于老师您之前经常会拖课这一点我倒没太在意,也许是讲得精彩,让我深陷其中。其实对于拖课,很多学生都是不喜欢的,不过后来老师又改了过来。这样一来,对这门课的评价更高了。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n1po42.html
4.贺剑:《案例评析与法律评注:从民法学写作切入》案例评析、法律评注是法学文献的两个极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巅峰。本书从功能比较法的角度研究两者“是什么”“怎么写”,并以我国法为背景,撰写不同类型的实例及配套写作说明。本书的缘起,是作者当年初涉民法学写作时的那一份疑惑与好奇。希望此间的探索,对今日仍有类似疑惑、好奇的法科学子、学人,亦能有所裨益https://www.law.pku.edu.cn/xwzx/gz/127441.htm
5.从编辑视角看案例评析写作可见,法答网、案例库均指向促进法律统一正确适用这一核心目标。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案例评析写作者应当提高站位,着眼统一正确适用法律,以“一个案例解答一个问题、提炼一个裁判规则”为写作目标,树立问题思维和规则意识,更新写作思路,从评析案件转向论证规则。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4/09/id/8102603.shtml
6.商业银行法律实务操作实务与案例评析评析要点:存款关系的法律性质 本案启示:银行在办理存款业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附:涉及经济犯罪嫌疑的经济纠纷案件的认定与审理………144 2.周某诉某市商业银行银行卡存款纠纷案………151 评析要点:电子化存款合同与传统存款合同有何区别 银行卡纠纷中的密码使用的法律效力问题 本案启示:银行在银行卡等依赖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13769
7.以案说法:中药材“葛花”能否作为食品原料使用?上诉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现行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未将葛花列入药品目录而否定葛花是中药材,没有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遂于2020年5月25日作出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案例评析】 本案一、二审判决,不仅仅是“葛花”是否药品的判定存在问题,在行政行为认定上也有偏差。http://www.gdzjsc.com/index.php/Home/MagArticle/detail/id/119
8.无讼阅读案例评析买卖合同中货物质量纠纷的相关法律问题但法律规定往往难以涵盖实践中各种货物质量纠纷的处理,买受人在主张支付价款请求时卖方大多利用货物存在质量问题来抗辩甚至提出反诉。本文试图通过一则案例与各位交流有关买卖合同中货物质量纠纷的相关法律问题。 一、基本案情 2015年9月21日原告A公司与被告B公司签订《薄壁方箱买卖合同》,合同约定B向A购买高强度复合https://victory.itslaw.com/victory/api/v1/articles/article/c415dfaa-9674-4176-a0fb-d540f34150b3?downloadLink=2
9.河南省律师协会经济犯罪法律专业委员会精品案件评析征稿通知为进一步展示河南律师在经济犯罪辩护与代理领域的工作成果,分享案件办理经验,提升我省律师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专业水平,省律协经济犯罪法律专业委员会(下称“本委”)现面向全省律师征集带有典型示范意义、理论指导意义的经济犯罪“精品案例评析”稿件,由本委组织评审、颁奖,并择优入选《河南省律协经济犯罪辩护代理精品案件评https://www.hnlawyer.org/tzgg/3019.html
10.“十佳法律援助典型案例”③量刑建议无期,判决十五年,律师如何“十佳法律援助典型案例”③ | 量刑建议无期,判决十五年,律师如何成功辩护-贵州省律师协会- 为加强对律师业务的专业性、规范性指导,提升律师整体业务水平,展示律师良好职业形象,贵州省首届“十佳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十佳民事代理词”评选活动已顺利举办完成。http://www.gzslsxh.cn/news/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