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以公正执法司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理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提出了部署要求,强调“健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确保执法司法各环节全过程在有效制约监督下运行”。这一部署要求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执法司法领域的集中体现,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关于公正执法司法的精髓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理论创造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分析、解决新时代推进公正执法司法问题,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公正执法司法、怎样实现公正执法司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为什么要公正执法司法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具体到执法司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确保执法司法公正,进而通过公正的执法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的天职,也是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在怎样实现公正执法司法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并要求所有执法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执法司法办案要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既准确认定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实现案件实体处理结果的公正,又要依法适用法定程序,切实保障诉讼各方的程序权利,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实体公正,做到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有效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在公正执法司法的基本要求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并强调“执法司法是否具有公信力,主要看两点,一是公正不公正,二是廉洁不廉洁”,既明确了执法司法公信力的判断标准,也揭示了提高执法司法公信力的方法路径。这就要求我们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作为一个整体,努力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司法目的与司法手段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最佳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为此,必须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切实做到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诉求,就能通过法律程序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以实际行动让老百姓相信法不容情、法不阿贵。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着力解决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问题。

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努力以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好助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力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深刻把握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基本内涵

监察、公安、检察、审判、司法行政机关的互相配合和相互制约。一方面是指各机关在查明案件真实情况,正确适用法律、追究犯罪,实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实现刑事执法司法公平正义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要按照法律规定,在正确履行各自职责的基础上,互相支持,共同完成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任务。另一方面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为防止和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错误,通过程序上的制约,以保证案件质量,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确保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深刻认识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职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政法工作时指出,“要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把握时代方位,着力维护国家安全,着力维护社会稳定,着力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保障高质量发展,着力加强政法机关党的政治建设,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在谈到监察工作时强调,“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坚持纪法协同”,“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这些重要论述从社会治理和腐败治理两个维度深刻揭示了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职责使命。

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是中国特色法治形态、法治模式和法治道路的集中体现。为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执法司法的坚强领导。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在执法司法实践中,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清醒、强烈的政治自觉、高质量的执法司法拥护“两个确立”。突出执法司法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职能定位,执法司法人员首先要站在政治上思考问题,全面系统而不是简单、孤立或片面地理解党和国家执法司法政策与法律的关系,既要承认和坚持执法司法政策的指导作用,又要带头做到言不离法、行不离法,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

着力破解影响公正执法司法的体制机制障碍。这是以问题为导向、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方法路径。通过科学、民主的立法程序,确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反映社会实际需求,减少立法漏洞和模糊地带;制定和完善公正执法司法标准和操作规程,避免执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差异性。确保监察官、警官、检察官、法官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实现权责对等;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以及社会公众的监督。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执法司法信息的公开透明,提升执法司法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效率和规范化程度,便于社会监督。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立法、执法和司法活动,增强社会共识;发挥社会组织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建立举报和投诉机制,及时受理和处理社会监督意见。建立健全申诉渠道,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厉打击执法司法领域的腐败行为,加强对执法司法人员的廉政教育,增强其廉洁自律意识。

把公正执法司法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这是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的终极目标。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上,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持续推进轻微犯罪治理,把刑罚处罚和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推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社会治理有机衔接,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既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又坚持激励约束并重,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鼓励干部担当作为,将防治腐败融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之中,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中,统筹反腐败斗争国际国内两个战场,一体构建追逃防逃追赃机制、加大跨境腐败治理力度,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作者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THE END
1.“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专栏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价值观国家层面的目标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目的、方向和追求的结果;社会层面的制度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落实,为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权利平等、公平正义等法律制度方案;公民层面的行动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zYxMTA2MQ==&mid=2247520074&idx=2&sn=01e69a449ec3d79dfb9fc8354896f04d&chksm=eaa728f2182cd06e28641ae88a1ee75a5c5f9eeef488fa38e559b5e801bd1b632f8df55d9bdb&scene=27
2.法律与政治的关系及多元冲突摘 要以马克斯·韦伯对现代社会的多元价值冲突的论断为核心,对法律与政治的关系以及对价值冲突的解决为目的。考察诺尼特和塞尔兹尼克,韦伯,凯尔森,施米特与哈贝马斯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一、法律与政治的关系 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法律是政治的一种延伸,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一般的通说则认为,法律是https://zhuanlan.zhihu.com/p/137909211
3.阿奎那的宗教政体法律观(阿奎那政治著作选)书评阿奎那的政治观里带着强烈的宗教色彩。在国家论中,他极力将神学理论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结合起来,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关于法律理论的阐述。一、宗教政体观(一)人是政治动物。阿奎那论证其政体观的基石是:人天生是政治的和社会的产物,注定要比其他的动物过更多合群的生活。他与亚里士多德的区别在于他更强调了政治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956776/
4.[机缘参悟206]重识与重塑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1、宇宙观 2.2、人类观 2.2、伦理观 2.4、教育观 2.5、政治观 三、法家的世界观:人类社会:人道-人性本“”恶“”-通过客观主义管理千变万化的主观的人 3.1、政治思想 3.2、伦理思想 3.3、法律思想 四、佛家的世界观:整个宇宙:天道+灵道 4.1 宇宙的层级结构-时空 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article/details/140632734
5.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孔子政治观的历史地位韩广斌律师不同于西方政治文化中的民主平等观念,中华文明始终以“中心观”贯穿而通,典型的“华夷秩序”体系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反映在政治活动中,大一统思想则是这种观念的结晶,因而讨论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等问题时,我们都是以君主专制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为前提,这种文化传统作为一种特征显然也是被孔子所认同的。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09855.html
6.2023湖南师范大学政治学基醇研大纲已发!3)能运用现代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政治的现实问题。 Ⅱ考试内容: 一、政治的性质 (一)政治与政治学 1、政治的涵义: 各类政治观:君权神授说、治国说、权力说、分配说、政府说、权威性资源的分配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政治的定义及其内涵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473955.html
7.高校辅导员必备的素养10篇(全文)时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自己, 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人生价值观。二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不断拓宽知识面和改善知识结构, 提高专业水平。辅导员应该通过进修学习, 考取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等资格证书, 以提高自己在心理辅导干预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sa8gxmo.html
8.政治观有哪些政治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民主权观念 人民主权观念认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权,政治权力应当服务于人民的利益。这种政治观强调民主、公正和平等,认为政府应当倾听人民的声音,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二、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强调法律在政治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它主张依法治理国家,保护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820808864795124372.html
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部分教材解读与教法第二,爱国主义从实质上来说,既是一种道德要求、一种政治原则,也是一种法律规范。第三,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对这三点可以采取讲述法从理论上说透彻,这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爱国主义观。 其次,关于新时期的爱国主义问题。这既是教学的重点问题,也是教学的难点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来完成。一是让学生明白经济https://szjy.hamc.edu.cn/info/1006/1020.htm
10.法律与政治法律与政治 首页/ 法律与政治http://www.marxistjuris.com/jbyl.asp?id=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