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法治社会,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需要满足两个要件:第一,有良好的法律,所谓良好的法律,就是法律必须要满足正义原则;第二,良好的法律或者满足正义原则的法律能得到普遍的遵守。
由上讨论可知,道德社会是法治社会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建设法治社会,必须要始终把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如何建设道德社会,需要注重从多个维度进行推荐。
首先,道德建设离不开经济建设维度。经济水平会影响道德水平,主要体现是经济为道德提供物质基础,但不一定是经济水平高就一定道德水平高。但经济水平高,总体会为道德建设提供一个更好的物质基础。因为从经济角度分析,人的收益来自两个方面: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另外,人们对收益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倾向。也就是当物质收益增加时,人们来自物质收益的边际效用会递减,这时来自精神收益的边际效用会增加。此规律说明,在经济水平高时人们会更倾向于增加精神收益,这对道德建设就是利好消息。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的也就是这种情况。
再次,道德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维度。文化建设,尤其要注重培育敬畏意识。这里的敬畏既表示一种尊敬,也表示一种畏惧,是尊敬与畏惧的一种混合。对于人类而言,敬畏未知世界,意义是深远的。敬畏实质也是一种平衡,是人类与未知世界之间的一种平衡,也是人类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平衡。对道德建设而言,敬畏提供了一种内在约束机制。
最后,道德建设离不开人的维度。如何与人的维度有机结合?关键是要立足同情心加强道德教育。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者自身要有同情心,要考虑受教育者的情况,善于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另一方面,对受教育者,教育要以同情心为原点,拓展受教育者的美德范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