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及教研室简介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做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新时代青年;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做一名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大学生。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简介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现有教师12人,硕士研究生8人。其中,专任教师6人,兼任教师6人。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教师队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涵盖思想政治教育、法律、伦理学等学科领域,一支知识结构交叉,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师队伍。承担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教研室的教师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无教学事故和差错。教研室积极构建“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全方位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遵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师风良好。

THE END
1.《法制与社会发展》刊海纵览>>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4-11-03]《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年第6期 [2024-09-04]《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年第5期 [2024-07-04]《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年第4期 [2024-05-09]《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年第3期 [2024-03-07]《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年第2期 http://www.fxcxw.org.cn/html/158/
2.九上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5)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https://www.meipian.cn/372doca5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9年修订版)》是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修订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本书充分反映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战略思想、工作部署。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使用教材 。 目录 绪论 珍惜大学生http://www.nopss.gov.cn/GB/221341/221356/14626828.html
4.《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维护人民利益和公民权利的有力武器,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活动规则和行为准绳。我们要在学习法律及其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时代价值,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https://www.shiganwang.com/qrCode/scanBook?bookId=4729
5.社会治理的基础规则是道德,还是法律?社会治理的基础规则是道德,还是法律? 在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时,既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与引领作用,又不能违背常理常情,盲目科以法律的刚性约束。 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应相生相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扎实推进核心价值观融入https://www.jfdaily.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4206
6.德治与法治核心要义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http://www.mzyfz.com/index.php/cms/item-view-id-154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