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要依托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进行实践,让其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很多农村地区,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这门德育课程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在宁德市文峰小学的行动研究以及现场的观察,发现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着教师教学目标不科学、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学校领导重智育轻德育、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师德育素养的缺失、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所造成。为了改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现状,领导应多加重视,教师应改变教学态度,积极钻研教材知识点以及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运用准确、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积极激发学生
2、的学习兴趣,改善、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促进小学生良好道德品德和法治观念意识的形成。关键词:德育;道德与法治;农村小学;课堂教学IAbstractTocultivatepupilsmoralqualityandawarenessoftheruleoflaw,weshouldrelyonthecourseofmoralityandruleoflawtopracticeandmakethemplayanimportantrole.Butinmanyruralareas,themoraleducationcoursem
3、oralityandruleoflawofprimaryschoolstudentshasnotreceiveddueattention.ThroughtheactionresearchinWenfengPrimarySchoolinNingdeCityandtheobservationonthespot,itisfoundthattherearesomeproblemsintheclassroomofmoralityandRuleofLaw,suchasteachersteachingg
4、oalisnotscientific,teachersteachingattitudeisnotcorrect,teachersteachingmethodissingle,andtheteachingcontentisrelativelyboring.Thereasonisthattheschoolleaderspaymoreattentiontointellectualeducationthanmoraleducation,teachersteachingconceptisbackward,teacher
5、smoraleducationliteracyismissing,andstudentsconsciousnessofindependentlearningisweak.Inordertoimprovetheunsatisfactoryeffectofmoralityandruleoflawclassroomteaching,leadersshouldpaymoreattentiontoit,teachersshouldchangetheirteachingattitude,activelystudythe
6、knowledgepointsofteachingmaterialsandthecharacteristicsofpupilsphysicalandmentaldevelopment,choosetouseaccurate,appropriateandeffectiveteachingmethodstoenrichthecontentsofclassroomteaching,actively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improveandenlivenclassroom
7、atmosphere,thuspromotingtheformationofpupilssenseofgoodmoralcharacterandruleoflaw.Keywords:Moraleducation;Moralityandruleoflaw;Ruralprimaryschool;ClassroomTeaching目录引言1一、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概述1(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作用2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3(一)教师教学目标不合理3(二)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3(三)教学
8、方式单一3(四)教学内容较为枯燥4三、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4(一)学校领导重智育轻德育4(二)教师教学理念落后5(三)教师德育素养的缺失5(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6四、改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的策略6(一)领导高度重视,教师改变教学态度6(二)教师钻研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7(三)联系学生实际,丰富教学内容7(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8结论9致谢10参考文献10III引言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小学生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道德与法治课程致力于对小学生的道德和法治范畴进行教育,目的在于约束和引导小学生的行为,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学生成
9、为懂法律,有道德的公民,以至于助力构建积极的社会道德氛围,所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地位举足轻重。但是,在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差强人意。本研究者利用在宁德市文峰小学顶岗实习的机会,采用行动研究法对文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观察与研究,尝试揭示当前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若干改善对策,以期对改善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有一点帮助。一、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概述(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福建宁德市文峰小学一至六年级师生为研究对象。2.主要研究
11、中研究。在这篇论文中,主要是指“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研究,表示的是,教师工作的实际教育工作环境就是行动研究的环境,是教师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对自我的活动做出的观察和反思。1之所以采取行动研究法,在文峰小学担任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两个月中,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自己的观察和反思。(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作用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德育课程,很多学者都有有自己的理解,它是属于德育的一个分支,是德育中的一个方向。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概念的论述前,首先必须要明确德育的概念,早在2017年8月,教育部就明确指出,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12、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2德育在教育发展中,在小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德育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正是德育发展的一个方面,许多学者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学者们的观点在以下两方面得
13、以体现:第一,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意义来说,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品德课为抓手,为了增强小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3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最与时代发展接轨的,强烈体现党、国家及人民意志的,重在引领学生健全人格和修养良好品性的课程。4第二,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的作用方面来说,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是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道德的高尚和法治的力量,5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我国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培养学生的正能量意识,使青少年具备并分析判断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等能力,是为了帮助学生初步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6根据诸多学者的研究、
14、看法,足以说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品性、人格都有重大的影响,也是小学生开始建构正确的、向上的三观的基础。所以,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实践是指在上这门课同时,帮助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积极有为的生活态度,热爱生活,培育学生成为契合新时代的德智体美劳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在观察以及自己的教学的过程中,探索并总结出文峰小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中表现出以下问题:(1)教师教学目标不合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性,与此同时使得学生知道法律,运用法律,敬畏法律,因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文峰小学的教师都是一兼多职,他们擅长的是语文
15、、数学学科,而不是思政学科。在道德与法治这门关于思政的课程上,当地的教师并未以深刻研究课程标准为前提去制定教学目标,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不根据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或者仅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去制定目标,没有考虑课程目标、课时目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这样设计出的教学目标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是无益的。(2)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文峰小学的教师不是专业的思政教师,普遍抱有道德与法治是副科的心理,并且学校对教师们没有学科考核,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在文峰小学并未得到重视。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在教师没有认真备课,未科学的制定教学目标;上课时照本宣科,缺乏教
16、学基本环节,任意性较强,或者随意占用道德与法治课做无关课堂的事等等,可见教师们对待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缺乏端正、严谨的教学态度的。(3)教学方式单一在文峰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非专业的思政教师受自身主授学科的经验影响,在课堂中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解法。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生疏及教师自身对道德与法治不重视的态度的影响,有的教师们采用“朗读法”教学,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的将书本齐声朗读,并不对课本做过多的解释。还有的教师仅仅依据教材中的插图及图中的对话进行教学,没有根据教学实际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教学目标,没有积极调动学生上课的参与度,也没能做到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0、但注重形式,而且秉持的教学理念落后,未与社会大方向相连接,对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三)教师德育素养的缺失首先,教师德育专业的素养不够,缺乏德育工作经验。文峰小学的教师们在道德与法治学科上,未经过专业的学习、专业的德育工作培训,不具备专业的知识经验,不了解有关法治教育的专业知识,无法准确按照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无法生动的进行课堂教学,并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并融会贯通课本的知识。其次,教师无法融合生活实际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师们缺乏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专业探究,缺乏德育课程实施的经验,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无法联系生活实际经验,让学生脱离生活的朗读课本对学生有弊无利。再次,教师对学生了解程度
21、不够,不能够准确的因材施教。教师们通过课堂表现了解学生,没有积极并争取的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特点。教师德育素养的缺失,专业知识的缺乏,对学生的不了解,都无法让道德与法治课堂顺畅的进行。最后,教师未以身作则,带给学生负面影响。在学校中,占用道德与法治课让学生做卫生、课表安排课程与实际上课课程不符等举措,以及教师们不适当的言谈举止挫伤了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主动性。根据小学生的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无时无刻地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作用,“道德与法治是副科”的言论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产生懈怠心理,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法治意识的的形成产生不好的影响。(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在文峰小学,大多
22、数的学生都为留守儿童,并且单亲家庭的学生占比较大。在这样的环境与背景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相对淡薄,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受家庭影响,学生思想比较保守。文峰小学的学生大多是隔代教育或者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的教育,无法起到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作用,并且隔代的爷爷奶奶或学历不高的父母的思想较为老旧,普遍认为成绩好或者不好都可以受到国家政策的惠及,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对女孩子则是养大就可以出嫁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对学生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很多学生受家庭影响同样抱着老旧保守的想法,不会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意识与想法显得较为淡薄。第二,学生抗拒接受新知识。文峰小学的学生思想保守,道
23、德与法治课程于她们而言是一门新鲜、未曾接触过的课程。但学生们的思想长期被老旧思想禁锢,导致学生不会积极主动接受新事物的熏陶,甚至拒绝接受外来的新鲜的知识与事物。而道德与法治课本中出现的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少接触的知识内容,如合同法、劳动法等等,对学生来说,这些词汇是相对晦涩难懂的,所以学生对偏难的知识的自主学习意识就更为薄弱。四、改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的策略道德与法治课堂在文峰小学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和负面影响,为了让农村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能够顺利的进行,对学生起到正面、积极的影响。针对在课堂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以下改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的策略:(一)领导高度重视,教师改变教学态度
25、法治作为德育的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巨大作用的观念,此外教师要明确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文化课考试学科同等重要的课程,是一门滋养学生精神世界的课程,是一门推动学生全面成长的课程,是助力学生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土壤和养分。最后,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生的向师性,教师们应该做到为人师表,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教师们要改变现状,虽是身兼数职,一专多能,也要明确作为的教师的担当与责任,不在学生面前发表“主副科”的言论。对照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不打折扣实践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人才。(二)教师钻研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文峰小学的教师们一兼多
26、职,都不是专业的思政教师,缺乏专业的德育素养与经验。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做到:第一,教师们要依据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深层次内涵,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根据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落实好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教师能够加深对教材中出现的每一幅图、每一个名词解释的理解,去深入探讨内在的含义,倒逼教师自主地去钻研、思考教材以及教学参考书,合理规划课时目标任务,积极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明是非,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逐步成长为具有高尚品德和知法懂法的人才。引导学生往正确、积极的方向发展。第二,单一的教学不足以推动学生的良性发展,“朗读式”的教学在当
27、今教育中的可取性较小,想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单一的教学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多方面多方式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在钻研课标教材的基础之上,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向多维度教学转变是当前教育的重要手段。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工具,融入情境教学与问答互动的教学方式等多维度教学方法,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与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让学生认知到道德与法治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对自己的成长大有裨益,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全面发展。(三)联系学生实际,丰富教学内容文峰小学的教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朗读式”课堂,不对课本内容进行解释,学生不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