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范例6篇

二、道德与法制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初中这一阶段,其本身就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能力,对于社会以及集体也存在更为强烈的责任,所以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也会存在其自身的想法以及观点。但是,在这一阶段的观念以及思考,其本身带有一定的肤浅以及片面性,因为总的来说初中生思想还是较为单纯的,情感意识相对而言也较为脆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把握住社会上所存在的各种诱惑,做事也就会比较冲动不计后果,最终就有可能会出现道德或者是行为上的偏差,更甚者还有可能会出现违法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对于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这样就能有效地让学生知法、守法,而这些本身都是初中思品教学中的一个部分,所以说,道德与法制在初中思品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学生成长,让学生养成正确行为思想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

三、道德与法制在初中思品教学中重要性具体体现

1.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以此来进行道德与法制意识培养

2.结合时事资料,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学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道德与法制教育进行升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品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制属于教学组成部分,对于教学也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道德与法制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思品教学,就能最大程度提高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平.关于加强初中生道德与法制教育的途径及方法[J].读天下,2016,15(22):102-103.

[2]吴丽娟.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方法论[J].教育,2016,22(11):00212-00212.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中药;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IRS1/PI3K/Akt2信号通路

1慢性肾脏病IR的致病因素

CKD患者IR的致病因素包括全身性因素,如周围血循环中尿毒症毒素、活性维生素D3缺乏以及肾性贫血等。此外,CKD患者体内的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α和白介素(interleukin,IL)6的过度产生也可以引起全身性IR[11]。

在CKD患者IR的致病因素中还有局部因素。CKD患者的肌肉、脂肪细胞中会出现局部性IR。锌结合α2糖蛋白(zineα2glycoprotein,ZAG)是由脂肪组织合成、分泌的糖蛋白,可以作用于脂肪细胞而引起脂肪酸分解亢进和脂肪酸合成抑制。Pelletier等报道[16],用肾衰竭患者的血清刺激5/6肾切除的大鼠和小鼠的脂肪细胞,模型鼠脂肪组织内ZAG表达上调,脂肪组织萎缩。即使在人类肾衰竭患者的脂肪组织内,其ZAG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这说明ZAG可能是CKD患者脂肪组织局部性IR的致病因素。Thomas等发现,肌肉细胞膜上表达的信号调节蛋白(signalregulatoryprotein,SRP)α在肾衰竭小鼠的肌肉组织中表达亢进,其机制与胰岛素受体信号分子磷酸化过程被抑制有关[17]。这说明SRPα可能也是CKD模型鼠肌肉组织局部性IR的致病因素。

吴薇等:慢性肾脏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治疗策略及中药的干预作用2慢性肾脏病IR的信号调控途径

CKD患者IR的发病机制及其信号调控途径涉及肾小球、近端肾小管、集合管以及相应的肾脏固有细胞,如足细胞、系膜细胞和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等[18]。

21肾小球IR信号调控途径包括足细胞、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在内的肾小球固有细胞都是胰岛素的效应细胞,其中,足细胞是胰岛素高度敏感的细胞。研究表明,对于胰岛素受体敲除的小鼠,其足细胞凋亡亢进,足突融合,基底膜增厚,肾小球硬化和白蛋白尿明显加剧[19]。因此,胰岛素是维持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必备激素。Hale等报道[20],在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可调节足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而VEGF在调节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结构和肾小球滤过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胰岛素是通过介导VEGF而调节肾小球功能的;在病理状态下,过多的胰岛素不仅会加剧CKD患者尿白蛋白漏出,而且,促进足细胞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phosphate,NADPH)氧化酶高表达,导致足细胞氧化应激损伤[21]。这可能是CKD患者高胰岛素血症诱导足细胞IR的发病机制之一。

22近端肾小管IR信号调控途径在近端肾小管、髓袢上升粗段、远曲肾小管以及肾皮质集合管,胰岛素能直接促进

钠离子的重吸收。研究表明,近端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也是胰岛素高度敏感的细胞。Tiwari等发现近端肾小管胰岛素特异性受体缺损的小鼠会出现轻度的耐糖量异常和IR,这种小鼠肾脏中的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表达亢进而使葡萄糖生成过量[28]。对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而言,胰岛素诱导的信号通路不同于肾小球足细胞和系膜细胞,主要是指IRS2/PI3K引起Akt磷酸化的信号级联反应,也就是IRS2/PI3K/Akt信号调控途径[29]。此外,集合管上皮细胞也会出现类似的胰岛素受体变化和IR[30]。

3慢性肾脏病IR的治疗策略

研究表明,口服降糖药――噻唑烷二酮(thiazolidinedione,TZD)在临床上可以改善IR。ADOPT研究针对4351例o药物治疗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或二甲双胍(metformin)或格列本脲(glyburide)分别进行干预,观察IR与CKD进展的关系以及药物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IR是CKD进展的因素之一;对于白蛋白尿的抑制作用,罗格列酮优于二甲双胍;对于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善作用,罗格列酮优于格列本脲[9]。有关TZD药理研究的结果提示,TZD能够活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PPAR)γ,升高血中脂连素水平,改善组织IR[31]。Basturk等报道[32],罗格列酮能够改善30例非糖尿病CKD患者HOMAIR和低下的TNFα水平。Samuelsson等将PPARα和PPARγ的双重激动剂――替格列扎(tesaglitazar)给予30例CKD患者;作者发现,替格列扎可以改善患者HOMAIR和异常升高的高密度脂蛋白和低水平的中性脂肪,但是,长期给药对患者心血管事件和肾脏生存率的影响尚不清楚[33]。此外,令人惊讶的是,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安体舒通也可以改善25期CKD患者的IR[8]。

教授日语时,不能抛弃这种语言所形成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表现所隐含的文化内容。不仅要弄懂语言具有的独特语法结构、词汇的意义,还要更进一步探明其文化背景,并在与母语的比较中进行讲解。

一、导入日本文化的意义

二、当今日语教学现状

第一,语言和文化未能充分和有效的结合,二者属于各自独立和相互隔离的关系。尽管各种文化类课程相继开设,但是这类课程大多是独立授课,很少与语言类课程产生直接的联系,两者不能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语言与文化仍然被强制性地分开来,学生很难将在文化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主动渗透到语言习得过程中,文化教学对语言教学的辅助作用不能很充分地发挥。所以,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使日语课堂中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实现充分有效的结合。

第二,对于导入日语教学中的文化要素内涵与分类理解不足。导致导入文化的局限性很大。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既包括日本三道、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浅层文化,又包括礼仪习俗、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文化。对语言表达产生影响的不应该只是那些浅显的基本知识和社会现象,更应该包括对日本民族特性以及语言起根本性影响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等深层内容。目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导入的是日本的地理、历史、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等,较少涉及深层文化部分,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片面强调日本文化,而忽视了中国文化的系统教育以及中日文化对比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将两种文化经过对比之后才能体现出彼此不同于对方的特点,所以必须先充分了解本国的文化,才能实现与他国文化进行比较的过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两种文化本质的区别及各自的精髓所在。通过这种文化认同和反思,我们不但可以认识到中日两国文化的各自特点和不同之处,而且还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如何在中日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进行转换,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之下运用适合中日特定文化背景的恰当得体的语言。

三、高职学生对日本文化的了解程度

四、如何在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

①选择合适的日语文化教学教材

另外,词汇都具有文化伴随意义。但如今市面上的各类日语词典只收录了词汇本身的意义,对其深层的文化伴随意义却很少涉及。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文化伴随意义的不同而造成的文化干扰现象屡见不鲜。能找到或者编写一本《中日词汇文化伴随意义辞典》也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②文化导入日语教学的课程设置

精读课:讲解分析词汇语法时,给学生进一步阐释其风格意义、情感意义、内涵意义以及所蕴含着的民族文化意义。

听说课: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现代网络技术等,让学生充分领略日本文化中的非语言交流方式,掌握一些今后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对日交际文化知识。

③按照文化层面和分类导入

如上所述,日本文化不仅包括日本文学、音乐、历史、地理等的浅层文化,还包括日本的交际习惯、社会习俗、思维方式及其他的深层文化。从高职高专院校日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往往容易忽视后者。

④按语言表现分类导入

调查问卷中含有以下一道问答题:“在日语中,类似于敬语,由于受文化的影响,分场合和对象使用语言表达的情况有很多。例如:「あなた的使用局限性、「老人/年寄り的使用区别等。你还知道其他的受日本文化影响的日语词汇或表达吗?请举例说明。”学生的回答总结如下:根据场合使用的人称代词「私//俺、あなた/君/、この方/この人/こいつ;敬语「死ぬ亡くなる、食べる召し上がる、もらういただく、こここちら、今日本日、あげるさしあげる、ご家族;特殊场合的特殊表达「おき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行业用语「ボス/分、先生(医者/教);根据场合不同含义不同的表达「いいです。由此可见,学生对日语中受文化影响的表达有一定了解,但并非系统具体的掌握。所以导入文化时,还可以按语言表现分类导入。主要包括:1、寒暄语;如:日本人就餐前总要说「いただきます,饭后一般还要说「ごちそうさま。不管是「いただきます,还是「ごちうそさま都含有对客观大自然的恩惠的感谢和对神的感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人内心深处隐含着对万物感恩以及融于自然万物之中的文化思想。

2、词汇

3、语言表达方式

日本是个岛国,生活条件恶劣、可耕面积少,又是自然灾害多发之地,所以他们不得不相依为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就这样逐步形成了以“和”为基础的观念。并以此为信条处理人际关系。在日常交往中十分顾忌对方的心理,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大量使用暧昧、含蓄的表达形式,还有日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日语的敬语有尊敬语、谦让语、郑重语等复杂的体系,可以通过很完备的敬语语法手段清晰地表明内外、尊卑、亲疏等关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修养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发展。对此,作为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本学科所具备的素质教育优势进行充分认识,并在明确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培养的具体内容时,对教育的本真进行自觉回归。之后教师更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改进和创新并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基础前提,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如此方能在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应用中,通过对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良好渗透,实现对课堂教学效率的优化[1]。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分析

(一)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情境

(二)利用微课展开小组合作教学

(三)通过生活化素材的利用,融合法治案例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对此,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在对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进行贯彻和落实时,紧跟时展的步伐,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如此方能在学生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的培养中,强化其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才能在增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柳士功.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51.

[2]吴淑珍.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2):127.

[3]钟娜.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40):109.

小学法制教育注重文化课而忽略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人才,虽然授课教师一定程度上了解法律知识教育,但并不系统、全面。要使小学生成长为一个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作为老师应对法制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培训中,我在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知道了新教材的编列目的、内容的设计

培训中,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方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因此较好的整体把握政治新教材、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教材的结构,对于一个新入门的政治教师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通过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此次培训,受益匪浅,在方丽敏、安子琴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政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中,我在方老师的讲解下对新教材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可以说新教材对我们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通过这次培训我所获得的感想与体会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培训中,方老师主要从三个维度来阐述新教材编列的目的,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教科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列目的在于同世界性学校德育变革相接轨,以顺应时代的变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新教材内容的设计重点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上,采取的内容编列策略是知识、技能引领,活动穿插,在学习知识、技能中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同时,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活动过程中适时地结合学生身边的例子加以讲解,这样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学内容的设计与选编符合国家对课程标准制定要求,教材内容丰富,难度适中,对有关基本知识编排和叙述,正确、合理、也符合科学性。教材中的知识点相比以前老版的《思想品德》来说较新颖、实用。通过学习,使我清楚的认识到新教材的内容是由哪些单元组成,各单元又有哪些知识点的组成,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方老师所提供的知识框架对我们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着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通过方老师、安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怎样才能将一个个知识点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政治教学过程中。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2

9月我有幸参加了经开区教研室组织的一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教师培训。通过这次的培训,使原来懵懵懂懂的我收获颇多,专家和老师们的讲解,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通过老师的经典剖析,使我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新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政治素养。我已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学习,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在通俗易懂但却蕴含人生哲理的知识点中轻松愉快的提高内在的政治素养,形成科学合理的人生观,价值观。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一年级是培养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教师,应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以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抓细抓实,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新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行为训练,使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主动学习,爱上学习。

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今后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解读教材,真正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一切要从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孩子们爱上《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3

伍才英老师上的一年级《校园里的号令》一课,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让学生感受校园里的各种铃声,通过听一听、辨一辨、说一说、演一演等活动,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学校各种铃声的含义,并受到了“遵守秩序,快乐生活”的“法治”教育。这节课在两个地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有效的组织教学,针对刚入学的孩子,采用对口令、小组竞赛、表扬激励等方式,行之有效,课堂井然有序,彰显了教师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二是引入“校园童谣”,学生对“铃声下的规范”学得快,记得牢。

培训是短暂的,付诸实践是我们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经常复习培训内容,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充实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的教育理论作指导,以课例、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肩负着学校的深切厚望,我于10月8日有幸赴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20xx年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培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前身是《小学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社会》,根据国家、省、市各级文件精神,自20xx年秋季一年级开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培训教师的培训讲座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从他们的身上,透出一种智慧的力量,教育艺术的魅力。通过培训,使参与者对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领悟。

如今,培训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进行了一半,以下是这几天我对这几次讲座的浅薄的见解与体会:

听的第一场讲座是成尚荣老师的《道德教师的专业成长》,我虽然不是专业的道德教师,但被成尚荣老师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深深吸引。因此,对这堂课非常有兴趣,津津有味地认真聆听成老师的独到见解。

首先,成老师论述了道德和法治的关系,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而这门课程,是一门道德与法律的相结合的课程。“法治是对道德的支撑,道德是最高的法律,道德在人们心中,离不开道德的滋养。”我对成老师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感触,这句话我的见解是:法治是道德的保障,如果没有法治,道德会被随意破坏与践踏,法治约束着我们的行为,朝着道德的方向发展,而法治本身就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法治的最高的体现,法治应该是为道德服务的,如果法治背离的道德,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由于某种情况下,法治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道德还是对法治的一种补充。两者是相互依存、支撑与补充的。接着,成老师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论述了道德教师该如何进行专业成长,我从中收获良多,不仅清楚了国内道德教育的方向,而且了解到国外道德教育的成果。总而言之,通过这次讲座,让我看到了道德教育的曙光和希望,今后一定要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道德课,虽然的一个老师的力量有限,但是千千万万的老师也是由一个教师组成,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做好,我国的国民素质、道德水平才会慢慢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才会越来越好。

第二场是孙彩平老师的《小学道德与法治低段教材整体解读》,孙老师这堂课让我们非常直观的认识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非常有指导意义。

新教材中没有了说教性的内容,各册设计了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呈现方式体现了儿童的审美需求,突出趣味性,激发了学生想象力,力求从生活中的小事中渗透法制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启发,教师不仅要向学生呈现良好的道德实例和现实需求的法治知识,也应和学生一起解读、分析,更要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观察、思考、感悟、实践。

面对新教材,我们要多思考,多研究,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反思型的教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书育人,做一位有眼光、有底蕴、有情怀的教育者,用德浸润儿童心灵,用法呵护儿童成长。

另外,汪老师的《做一个德才一体的智慧型教师》讲座也让我记忆犹新,对今后我教学有着很重要指导性意义。

首先,汪老师提出,“为什么要做一个德才一体的智慧型教师”的这样一个命题,他是从“德多才少”、“才多德少”这两点来加以解释。而我听后的见解是,德和才一样重要,有才无德比有德无才更危险,就像我曾经和学生开过一句玩笑话说的那样——“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有才无德的人有头脑、有技术、有能力,他们如果做坏事,造成的社会危害会更大。所以,我们作为一个老师,是学生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如果做不到德才兼备,也就枉为人师了。然后,炎老师从理论基础、具体措施这两方面提出,我们该如何去做一个德才一体的教师,他的智慧与理论让我十分折服,今后一定要把其具体运用到我的教学生活当中去。

还有很多老师的讲座非常精彩,就不一一道来。他们的智慧、理论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看到了道德教育的光亮,照引着我的教育职业生涯。此次培训进行到这里,我受益匪浅,在老师精彩的讲述中令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这将成为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正确掌握新教材的重难点、驾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宝贵经验。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法律启蒙教育;教学策略

如今,国家强调法治建设,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以及知法、懂法是对法治社会每一个公民的要求。为此,对小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十分必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重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对小学生的法律启蒙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很多法律内容,教师可以借助此对学生展开法律启蒙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知法、懂法、遵法的思想意识。

THE END
1.法律有什么作用道德与法治综上所述,法律与道德在社会治理中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法律通过其五大功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而道德则在更广泛的领域引导人们的行为。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参考文章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免https://ailegal.baidu.com/legalarticle/qadetail?id=b9e6bc91721030001030
2.2024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法律的作用法律与制度②法律维护公共安全。 ③法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①相同点与联系: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约束奎们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②区别:第一,表现形式不同。道德不成文地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社会舆论中,法律表现为规范性文件。第二,实现http://www.zhongkao.com/e/20230926/6512503d8f9bd.shtml
3.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滋养作用在执法司法中彰显道德“情理” 执法司法是将“纸面上的法律”转化为现实的必经过程。执法司法活动要追求良善的道德目标,主要体现为坚持和实现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使道德践行过程与社会主义法治实施体系衔接协调、相互促进。 执法体系承担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角色,需要以科学方法强化社会治理的道德要求。一方面,将道德准http://www.henanpeace.org.cn/news.html?aid=80902
4.初中道德与法治文档:法律的重要性(1).doc初中道德与法治文档:法律的重要性 (1).doc 3页VIP内容提供方: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大小:27 KB 字数:约1.98千字 发布时间:2022-12-15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10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1206/8037113001005020.shtm
5.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范文通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范文(篇2)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懂得不良情绪是可以调控的,掌握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过程与方法: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控的有效方法,培养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活活的重要性。https://www.liuxue86.com/a/4722642.html
6.论法律常识的重要性(通用8篇)篇2:论法律常识的重要性 系别 电子工程系 班级 电信1651 学号161811008 姓名 富一新 成绩 摘要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不仅对全民的法律素质的提升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而且对建设法治国家,完善市场经济,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保障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均有重要的实现意义。因此培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j0dwr7.html
7.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政治课本不仅仅是改名2016年起,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将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这是1949年以来,“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课程名称中。 研究人士透露,在接下来的改革中,法律课程会相对集中、形成较为统一的体系;在年底即将出台的高中新课标中,政治与法治或也将成为独立的必修单元。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605/23/c85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