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相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马佳。(受访者供图)
马佳表示,2008年工作时常用红表格纸手绘画图。(受访者供图)
点新闻:您参与过《长津湖水门桥》、《奇门遁甲》、《三体》等著名影视剧的视效概念和气氛图设计,那么在您参与过的作品中,您觉得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是哪一个?
电视剧《三体》的CG画面。(受访者供图)
点新闻:您认为视效概念设计在影视制作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起到什么作用?
马佳:我认为“概念设计”可以说是设计流程中最前沿的视觉开发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在视效行业里,在游戏和动画行业里,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设计可以给予明确的视觉指导,对美术、摄影、灯光、现场方案、分镜和后期制作来说都具有直接视觉化的指导意义。
点新闻:计算机和AI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就您在行业中的观察,您觉得AI和CG技术是如何改变视觉效果设计方式的?
马佳:从2022年底开始,AI工具的数量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我认为这将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分水岭。从技术到认知,方方面面,就像当年电脑和互联网出现的时刻一样,虽然AI只是一个“工具”,但也将会逐渐、最后彻底地改变我们。CG和AI都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龙生九子,虽然各不相同,但我理解这两个产物天生基因链就交融在一起,很多数据、算法、模型、引擎都有互相取长补短和互相结合应用的可能性。
2023年初,我也在学习和尝试AI的很多嵌入设计和制作流程的增效助力方法,无论是在文字编辑或是图像生成上,尤其在一些项目前期的开发中,以前的经验是大量地寻找参考图,甚至手绘大量的草图去尝试可能性,即便有概念图,很多方案也需要巨大的沟通成本,而且绘制概念图的人工成本也一直不低;现在可以加入AI算图的结果,算四张图才几分钟甚至更快,这使得很多创意是可以用AI先大胆尝试或实验的,这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更好、更快捷地与主创初步规划设计的方向和前期效果的参考,然后再深入细化修正,甚至三维化处理,一定程度是会大大提高了项目效率。
学习的核心是首先要理解技术,了解AI的基础概念、发展历史和现今情况;其次就是培养创新思维,开发思路,找到通路。
马佳:中国的电脑普及本身就比较晚,CG技术对于我们中国来说其实起步是比较晚的,我是80后,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我上大学的时候,2004年才拥有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在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才知道PS这个软件,开始学习使用,进入到概念数字绘画的行业。
我们看到很多有识之士都在投入大量精力研发类似的AI平台,就证明他们其实都看到了AI必然会成为下一个就像当年互联网一样的、非常强大的风口,它会代替搜索引擎,互联网时代的逻辑就不再是线性的,更是向量升维的开创,像高维矩阵一样。
点新闻:对于AI+CG结合的未来发展前景,您有哪些建议或看法?
马佳:CG行业未来要在方方面面与AI结合,现在看起来已经是必然趋势了。我们只能做好迭代升级的准备,学会使用新的工具给自身助力。软件在不断升级,硬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在这个势里。
我以前会和新入行的朋友说美术基础尤为重要,因为在做视觉和艺术的行业,审美是一辈子要不断修行升级的必修课。现在虽然有三维工具和AI工具的加入,让我们有了更高效的创作方法,但能够登到行业的顶峰还是需要有更好的技术认知和审美认知,还有对生活的感受,不是简单的软件使用、木讷的流水线操作。我希望我们的人才在未来都是更加有创造力的,是拥有更强大技能的新人才,去创作出属于自己和这个世界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