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文职招聘考试大纲:公共科目

为便于应试者充分了解全军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统一考试公共科目的测查范围、内容和要求,制定本大纲。

一、考试目的

二、测查范围

公共科目为招考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文职人员的共同考试科目,测查范围包括基本知识和岗位能力两部分。

基本知识部分: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国防和军队。

岗位能力部分: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

三、考试方式和时限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限为120分钟。

四、试卷分值和试题类型

试卷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为客观性试题。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部分基本知识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政治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理解程度,对国防和军队、文职人员制度、安全保密等问题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其他公共基础知识的把握、应用与信息获取能力。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国防和军队等。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历程和丰硕成果;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唯物辩证法。

三、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与认识;真理与价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五、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六、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七、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八、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一、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第四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丽中国。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五、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全面推进强军事业的战略部署;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七、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第五节公民思想道德修养

一、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内涵及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二、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时代要求;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改革创新是时代要求。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四、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的内涵;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变化发展。

五、吸收借鉴优秀道德成果

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六、遵守公民道德准则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第二章经济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

二、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四、资本的运行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五、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反全球化思潮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市场机制及其作用的发挥

市场机制的主要内容;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市场机制的缺陷。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基本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特征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衡量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标准;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特征;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的内涵与结构;现代市场体系的一般特征;现代市场体系的发育过程。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改革;利率和汇率市场改革;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和特征;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和手段;国家发展规划及其战略导向作用;金融监管体系;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对外开放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中国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的方式与途径;“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开放新格局;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第三章法律

第一节法学理论

一、法的本体

法的概念;法的要素;法的渊源与法的效力;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法律行为、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法的运行

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

三、法与社会

法与经济;法与政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第二节宪法

一、宪法概述

宪法的概念和本质;宪法的主要内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宪法的作用;宪法实施与监督;宪法日;宪法宣誓制度;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依宪治国与依法治国。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我国的国家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国家机关;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三节民法

一、民法概述

民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民法的渊源;民法的适用范围。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法基本原则概述;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三、民事主体

民事主体的概念和分类;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四、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无效民生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代理。

五、民事权利

民事权利的概念和分类;财产权的概念和分类;非财产权的概念和分类。

六、合同概述

合同的概念、特征和分类;合同的订立;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合同责任。

七、继承

继承权的概念;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遗产的处理。

八、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的概念;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侵权民事责任;民事责任的免除。

第四节劳动合同法与劳动争议、人事争议的解决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种类

劳动合同的概念;劳动合同的种类。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效力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劳动合同的条款;劳动合同的生效;劳动

合同的无效。

三、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的变更。

四、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合同的终止;经济补偿金。

五、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的概念;集体合同的订立;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

六、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协议;用工单位的义务与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违反劳动合同的情形;违反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违反劳动合同的行政处罚。

八、劳动争议的调解与仲裁

劳动争议的概念与分类;劳动争议的解决原则与程序;劳动争议的调解;劳动争议的仲裁。

九、人事争议的调解与仲裁

人事争议的概念与分类;人事争议的解决原则与程序;人事争议的调解;人事争议的仲裁。

第五节知识产权法

一、知识产权概述和范围

知识产权的概念;知识产权的范围。

二、著作权

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保护与限制;邻接权。

三、专利权

专利权的主体;专利权的客体;授予专利权的条件;授予专利权的程序;专利权的内容。

四、商标权

商标的概念和种类;商标权的取得;商标权的内容;商标权的消灭。

第六节刑法

一、刑法概述

刑法的概念和分类;刑法的体系和解释;刑法的根据和任务。

二、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三、犯罪

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构成;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犯罪预备、未遂和中止;共同犯罪。

四、刑罚制度

刑罚的概念和特征;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的具体适用。

五、刑法分则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七节国防法

一、国防法规的概念和内容

国防法规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国防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兵役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国防动员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反分裂国家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二、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积极防御的原则;全民自卫的原则;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

三、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

全国人大和国家主席的国防职权;国务院的国防职权;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国防职权。

四、武装力量

武装力量的性质和任务;武装力量的构成。

五、边防、海防和空防

边防、海防和空防的概念;边防、海防和空防建设的领导与实施。

六、国防科研生产和军事订货

国防科研生产;军事订货。

七、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

国防经费;国防资产。

八、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的方针原则;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

九、国防动员和战争状态

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政治动员;人防动员;战争状态。

十、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和权利

公民、组织的国防义务;公民、组织的国防权利。

第四章人文与社会

第一节文化常识

一、思想文化

中国部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思想及代表人物、代表作;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佛教的传入;开科举士;两宋理学;明末清初反对专制主义的思想家。

外国部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乌托邦》《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联合国宪章》;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改良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现代化、全球化。

二、军事文化

中外军事经典;中外著名军事人物;中外经典战例。

三、文学

《诗经》《楚辞》与中国文学的起源;诸子与先秦散文;汉赋与史传文学;建安风骨与魏晋文学;唐宋诗词;古文运动与唐宋八大家;元明清戏曲与古典小说;文以载道与明清散文;“五四”与新文学;大众传媒与当代文学。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军事文学的审美特质与精神品格。

第二节历史常识

一、中国史

古代史:早期人类与氏族公社;历史朝代更替与盛衰原因;中央集权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土地制度变迁;城市与工商业的发展;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演变;科学技术成就。

近现代史: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帝制的终结。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和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日本侵略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民主党派的产生与发展;解放战争与南京国民政府的终结;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大跃进”及其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历史性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香港、澳门回归;反对“台独”,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带一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革。

二、世界史

古代史:古代希腊、罗马;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世界三大宗教起源;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运动。

近现代史:英国革命;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欧美工业革命;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民族独立运动和殖民主义体系的终结。

当代史:联合国的成立及其演变;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两大阵营的对立;欧洲联盟;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国际恐怖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探索与改革历程;欧美与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与调整;亚非拉地区国家的局势与发展;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加速演变。

第三节国情与时事

一、我国人文概况

我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民族;我国的人口;我国的领土领海面积。

二、我国国情国力

自然状况;资源概况;国民素质;宗教状况;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结构;综合国力。

三、国内国际时事

国内重大事件;国际重大事件;近一年内国内外发生的重要新闻时事。

第五章科学技术

第一节科学技术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科学

科学的含义与分类;科学的本质;科学精神及特点;科学方法及特点。

二、什么是技术

技术的含义;技术创新的定义和本质。

三、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第二节科学常识

一、天文学和地球科学常识

天文学和地球科学的历史人物及贡献;天文学和地球科学所涉及的一般原理和基本常识;天文学和地球科学所涉及的重要自然现象。

二、现代物理学常识

原子核物理学;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热力学三定律;电磁理论;相对论;量子力学。

三、生命科学常识

细胞;蛋白质;核酸;新陈代谢;基因;遗传和变异;人类基因组计划。

四、环境科学常识

环境科学的概念;环境问题;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节现代高新技术

一、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技术的概念、基本内容;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及复杂网络技术现状与前景展望。

三、新材料技术

新材料的特点及种类;新材料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四、激光技术

激光的主要特征;激光的应用及发展方向;我国激光技术的现状及前景。

五、空间技术

火箭技术;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宇宙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的主要功能。

六、新能源技术

新能源的概念及种类;新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七、海洋开发技术

海洋资源种类;海洋探测和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能源开发工程。

第四节计算机基础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中进制的转换;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特点。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操作系统的特征;操作系统的分类及管理功能。

四、办公软件系统

典型的中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档等常用办公软件及应用。

五、计算机网络技术

网络OSI模型;互联网和TCP/IP协议;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六、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

七、软件技术

算法的概念;算法的基本特征;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软件工程目标及开发过程。

八、计算机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四要素;加解密主要方法;数字签名的含义及功能;计算机病毒主要特征。

第六章国防和军队

第一节国防常识

一、国防概述

国防的基本含义;国防与国家的关系;国防的基本类型;现代国防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的国防

中国古代国防;中国近代国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体制和国防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领导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组成。

第二节军队常识

一、人民军队概述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宗旨;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军委主席负责制。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制度。

二、军队安全保密

军事秘密的定义;军事秘密的范围;军事秘密的密级划分;军事保密制度规定;保密工作中的奖励与处分。

第二部分岗位能力

第七章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选词填空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常用实词、关联词和成语的理解程度以及在现实语境中的运用能力。

常见题型有实词辨析、关联词辨析、成语辨析等。

题目一般在题干下给出四个选项,要求应试者结合具体语境,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二、语句表达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语句的正确理解与运用的能力,涉及言语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等问题。

要求应试者熟悉基本的语法知识,依靠语法知识对句子进行分析,重点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恰当、次序是否合理、定语修饰的主体是否明确等。

常见题型有病句辨析、歧义辨析等。

三、阅读理解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语言文字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

常见题型有主旨概括、意图推断、态度观点、细节判断、词语理解、代词指代、语句排序、结语推断、语句衔接、标题填入、诗词鉴赏、标点符号运用等。

题目一般给出一段短文,短文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应试者从备选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个完成陈述。备选的答案有时可能是对短文内容的一个复述,有时则满足了陈述中其他方面的要求,应试者的选择应与所给的内容最相符合并使陈述最为完整。

第八章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数字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

数字推理问题以数列为载体,要求应试者仔细观察数列中各数字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加、减、乘、除、平方、开方等方法,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填补空缺,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常见题型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混合幂数列、组合数列、递推数列、积递推数列、倍数递推数列和数字图表等。

二、数学运算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初等数学、排列组合、概率、工程及几何等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判断、推理和运算能力。

包括基础运算问题、计数问题、比例计算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概率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几何问题等。

常见题型有算术计算题和文字应用题。前者给出一个算式,应试者通过对算式进行分析、简化、计算,得出答案;后者给出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应试者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它基本数学知识,迅速准确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第九章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图形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要求应试者通过观察、辨别、推理、想象等综合性思维,提炼图形所蕴含的信息内容,进而推出新的信息。图形推理既涉及图形空间结构上的联系,又涉及图形元素之间内容上的联系。

常见题型有图形中的几何特性、图形中的数量关系、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图形中的旋转移动和翻转、图形中的组合与叠加、图形的空间形式推理等。

题目一般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应试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规律的一项。

二、定义判断

常见题型有单定义判断、多定义判断等。

题目一般先给出一个或多个定义,然后提供四个选项,要求应试者通过细致的逻辑分析,严格根据定义选出最符合要求的选项。

三、类比推理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词组意境的分析、理解、推断和概括的能力。

要求应试者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它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方法。

常见题型有两词型、三词型、对当型等。

题目一般要求应试者判断词语组合之间的类比关系,从给出的四个答案中选出一组,这一组之间的关系与题干给出的词组之间的逻辑关系最为贴切或相似。

四、逻辑判断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信息的理解、分析、判断、归纳、综合、演绎、比较的逻辑推理能力。

要求应试者根据某种一般性原理和个别性特征,得出关于个别例证的新结论。逻辑判断是必要性推理,即条件如果正确必然有正确的结论,涉及的内容包括社会、经济、军事、自然、人文等各个领域。

常见题型有对当关系的判断、直接推导的判断、加强型判断、削弱型判断、假设型判断、解释说明型判断、真话假话型判断等。

题目一般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辑推理,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五、事件排序

主要测查应试者在未掌握全部必要事实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应试者根据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一般知识对事件作出排序,以便所选的选项最合乎逻辑。

常见题型有直接排序、代入排序、排除排序、首尾排序等。

题目一般给出几个事件(一般为五个),每个事件以简短词语或语句表述,然后给出的备选项是表示五个事件的四种假定发生的顺序,要求应试者选择最合理、最合乎逻辑的事件排序序列。

第十章资料分析

一、文字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文字材料的内容进行推理、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运用数据信息进行计算、统计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常见题型有孤立语段型、多段语段型等。

题目一般给出一段文字资料,然后列出几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选择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二、表格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者的数字运算能力,特别是快速计算能力。

要求应试者了解表格资料的组成及类型、常用的数量单位和统计术语、统计算法,根据表格内容进行诸如增长量、增速、比重、发展趋势指标的分析和计算。

题目一般给出一个表格资料,然后列出几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选择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三、图形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者的直觉判断和估算能力。

要求应试者了解图形资料的类型和特点、常用的数量单位和统计术语,解读不同类型图形的信息含义,掌握数据信息计算和统计分析方法,根据图形中包含的数据资料及其相互关系计算所需指标。

题目一般给出饼图、趋势图、柱状图、网状图、混合图等图形资料,然后列出几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选择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四、混合型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资料的综合分析能力。

要求应试者了解文字、表格和图形资料的各自特点,从不同类型资料中查找、印证数据信息,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和处理。

题目一般给出文字与表格、文字与图形、图形与表格、文字含表格与图形等混合型资料,然后列出几个问题,每个问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要求应试者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选择最符合要求的答案。

THE END
1.石阡县统计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2024年版)石阡县统计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2024年版) 序号 权力类型 权力名称 权力依据 责任事项 责任事项依据 承办机构 追责对象 范围 1? 行政处罚 对违反《中华https://www.shiqian.gov.cn/zfbm/tjj/zfxxgk/fdzdgknr_5672412/qzqd_5672413/202412/t20241209_86318643.html
2.法律内参梦游杀人要负刑事责任吗? 2024-11-25 21:34 可以跳擦边舞,但不要借体操运动员和律师之名 2024-11-25 20:28 越南国家概况 2024-11-24 18:47 工伤认定的34种情形 2024-11-24 17:45 微信又更新了!“微信将14天后自动清理原图原视频”,法律角度怎么看待这个功能? https://www.163.com/dy/media/T1462351333629.html
3.法律责任的类型?刑事法律责任?: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刑罚。 ?民事法律责任?:指民事主体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民事义务所承担的不利后果,如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行政法律责任?:指行政主体违反行政管理秩序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责令停产停业等http://www.gwxzw.org.cn/NewsView.asp?ID=319
4.序号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类型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①张某多次强行向初中表格中违法行为与相应的违法行为类型及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应正确的是()序号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类型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①张某多次强行向初中生收取“保护费”行政违法行为https://www.jyeoo.com/shiti/395e10d6-1506-15c5-5122-bc256123037a
5.注册会计师考试(六)公司法律制度 1.公司法基本概念与制度 2.股份有限公司 3.有限责任公司 4.公司的财务会计 5.公司重大变更 6.公司解散和清算 (七)证券法律制度 1.证券法律制度概述 2.股票的发行 3.公司债券的发行与交易 4.股票的上市与交易 5.上市公司收购和重组 6.证券欺诈的法律责任 (八)企业破产法律制度 1.破产法律https://baike.sogou.com/v418892.htm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文)其他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实施前款行为,致使公司、企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六十七条 【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wOTExMDY0OA==&mid=2247548969&idx=4&sn=b18cac901e5398e00cad7bd5cacf6be6&chksm=f8875923926e11adb80fcfd1ed2e374918a646ea8544c6318781816acf7b9b865b9d414b17fd&scene=27
7.美利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承诺本招股说明书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 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招股说明书中 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发行人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发行https://www.9fzt.com/detail/sz_301307_2_4735080789702.html
8.进货合同范文16篇(全文)3、其它违约行为由违约方承担经济、法律责任。 八、本合同生效后,其后相关附件同时生效,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同如有补充或变更,经双方同意后签订补充或变更协议。 九、因履行本合同及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合同签订地法院仲裁。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ft5vd6p1.html
9.1.阜阳市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讲课课题10.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英语 张颖 1.Unit 1 School becomes interesting! (第一课时) 2.Unit 2 It’s easy to make friends!(第一课时) 3.Unit 2 It’s easy to make friends! (第二课时) 4.Unit 2 It’s easy to make friends!(第三课时) https://www.xredu.com/mobile/zixun/zige/21568_1.html
10.公司人事部门的规章制度(精选7篇)第一条本公司员工外地员工均应觅妥保证人,保证其在本公司服务期间遵守本公司一切规章。新进员工于办妥保证手续后才能报到。前项保证手续及保证人责任均按保证书及保证规约执行。 第二条本公司员工保证人(以下简称保证人)以具有下列资格之一,经本公司认为适当者。 http://www.gzcl999.cn/zhidu/32273.html
11.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教案(通用10篇)情景一二三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 备选答案:A.行政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制裁 E.民事责任 F.刑事处罚 G.行政违法 H.民事违法 I.刑事违法 J.较轻 K.严重 设计意图:通过填写表格,使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pwm2m.html
12.8月3日起,2020年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报名开始!(附考试大纲)产业专利代理行政处罚的种类专利代理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 专利代理违法行为的调查取证 专利代理机构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 专利代理师违法行为及法律责任 专利代理师签名责任 5.擅自开展专利代理业务的法律责任 擅自开展专利代理业务的情形 擅自开展专利代理业务的法律责任 http://m.iprdaily.cn/article_25279.html
13.看守所执法细则110网律师1-03.违反细则规定的责任 看守所民警违反本细则规定的,应当对直接责任人予以提醒、劝导或者训诫;情节较重或者屡次违反的,予以通报批评或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分。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1-04.修订 本细则每年视情修改。 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501700.html
14.清华大学商法学历年考研真题集及答案详解以上章节内容为《合同法要点总结》的第三章,详细解读了合同法中的基本原则以及合同的订立和效力问题,并探讨了合同履行与违约责任的相关内容。通过代码、mermaid流程图、表格等元素的结合使用,阐述了合同自由原则、公平原则与诚信原则的实际应用场景,并通过表格和代码块详细说明了合同履行的基本规则和违约责任的种类及承担https://blog.csdn.net/weixin_35920379/article/details/1421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