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变为“适度宽松”释放什么信号经济频道

回顾过去30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货币政策基调由紧到松依次可划分为“从紧”“适度从紧”“稳健”“适度宽松”和“宽松”等区间。

公开信息显示,我国货币政策基调在1997—2006年是“稳健”;2007—2008年是“适度从紧”;2009—2010年是“适度宽松”;2011—2024年一直是“稳健”。2011年以来,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已长达14年之久。

据了解,2008年11月28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快速复苏。2009年7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12月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以应对经济过热和通胀压力的局面。

当前国际国内的环境更加错综复杂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适度宽松”是仅次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2011年以来,我国一直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不动摇。当前,国际国内的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欧美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宽松。货币政策基调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意味着货币政策正在转向。

在董希淼看来,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多次降准、降息措施力度大、速度快,特别是1年期LPR从3.45%降至3.10%,下降3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从4.20%降至3.60%,下降60个基点,降幅均为历年最大。实际上,今年的货币政策已经是适度宽松。

“表述一改,做法全改。”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我国正在进入新一轮政策刺激周期当中。市场对经济刺激政策早有预期。从内部看,未来防通缩将是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从外部看,外部环境有较大不确定性,要未雨绸缪,而经济繁荣是抵抗外部风险的底气。

转向“适度宽松”条件已成熟

“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当前推行真正意义上‘适度宽松’基调的货币政策条件已经成熟。”连平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介于“稳健”和“宽松”之间,在当前情况下实施具有三点积极意义:第一,相比“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更加积极进取,可以匹配总量、价格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的运用空间,向市场注入充足的流动性,并推动实际利率显著走低。第二,相比“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要相对更为审慎。由于宽松力度相对适度,因而可以避免导致“大水漫灌”和严重通胀等后遗症。第三,与名为“稳健”但实际偏松的货币政策基调相比,能够向市场发出更加清晰、明确的政策信号,使得市场各方更好地领会政策的宽松意图,并对后续政策形成一致性积极预期,增强对于经济复苏向好的信心。

未来降准降息都有空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明年很可能还会进一步降准降息。

“但货币政策的作用终究是‘有效但有限’。”董希淼表示,无论是扩大有效需求还是防范化解风险,还需要以更大的格局、更宽的视野,采取更多有效有力的措施,而不只是寄希望于货币信贷政策。2025年,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应加快、加大调整优化,与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发挥好政策集成效应,努力促进经济恢复回升,从根本上稳定经营主体信心、激发市场有效需求。文/北青报记者程婕

THE END
1.法院案件为何越来越多?漫长繁琐的司法正被违法者用来获利立案原告“我们走了”(让原告及法院找不到人,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楼上跑到外省去了,原告废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了被告的身份信息才在法院立的案子,才送达的法律文书); 楼下没电及修电损失不是我们造成的,否则拿出“公证处专业认定”来(物业人员一眼就看出成因了,还非要有了公证书才认可,是不是很“司法”?);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RHOBI90553PTO6.html
2.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急诊可以开几天病假?一直以来,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的话,他是拥有休息的权利的,比如说我们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以及周末,有一种情况就是身体原因,不舒服也可以请病假,当然是需要有相关的病假条的,很多人都想要了解一下,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急诊可以开几天病假? 一、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急诊可以开几天病假? https://www.64365.com/zs/924010.aspx
3.村民自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通用6篇)加强村民文化素质教育,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 一要强化民主教育, 教育村民如何当家作主;二要强化法制教育, 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墙报以及一些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 让村民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 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它关系到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繁荣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eu0bcen.html
4.北大法律评论(第21卷·第1辑)最新章节总体而言,对大数据侦查等新型侦查手段的法律规制,我国最大的不足在于缺乏清晰的、一以贯之的规制理论和体系,从而导致实践中无法对新出现的侦查手段作准确的法律性质定位,并辅之以相应规格和相应密度的法律规制。 德国以基本权利干预理论作为核心规制理论,只要新出现的侦查手段构成对基本权利的干预,就要“享受”相应的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2875533/3
5.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难点与对策6篇(全文)我国历次进行的宏观调控大都依仗于行政手段,一些学者曾这样形容我国的宏观调控“当经济出现问题时,就下文件、发通知、听命令、直接干预、喊停”。行政手段较之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而言,具有见效快、推行迅速的优点,但是政策的突然性变化,这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目标和计划,使企业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还会导致政府政策的预测性降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zylu0bo.html
6.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公法审查义务及其界限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公法审查义务及其界限伏创宇摘要:我国现行法律赋予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公法审查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行政机关对交易秩序与交易安全的保障功能,属于私法主体的第三方义务。从立法沿革上来看,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公法审查义务经历了从网络https://xbbjb.ucass.edu.cn/info/1033/1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