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的真细!公安民警有权直接扣划银行账户内的资金吗?法院

先说答案:有,但有条件。并且这个权力的实现,不完全合理。

一、公安机关是否具有直接扣划的执法权

我们从法律条文来看,公安机关确实属于具有执法权的单位主体,并且这种执法权限的范围还十分的广,即包括了直接查封、冻结、扣押、搜查、勘验等等的权力,也包括了扣划银行账户内的资金的权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央行联合两高一部发布的《关于查询、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银行存款的通知》以及《关于对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在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的执法活动加强监督的通知》等法律规定或司法解释中就可以找到公安具有扣划执法权的依据。

二、公安机关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扣划?

在刑事诉讼的侦查活动中,每个构成犯罪的案件都应当立案,但并不是每个构成犯罪的案件都可以破案。这就导致部分较为特殊的刑事案件,特别是在电信诈骗类的案件中。办案单位只是冻结了银行卡内的资金,但找不到真正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保障电信诈骗被害人的合法权利。于是,在2016年银监会和公安部就联名发布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其中第四条就规定了:“公安机关负责查清被害人资金流向,及时通知被害人,并作出资金返还决定,实施返还。”于是,公安机关在遇到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类的案件,主要也就是电信诈骗类案件的时候,就具有了直接扣划银行卡内涉案资金的权利。

最后,顺带提示大家一下,同样根据《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即使公安机关扣划并返还了被害人资金,冻结账户返还后剩余资金在原冻结期内的还会继续冻结,公安机关也可以根据办案需要继续续冻,如果以后查清还有新的被害人的话,公安机关还能继续启动新的返还程序。所以,不用抱着“等等就解冻了”“扣划完就解冻了”这样的想法了,法律规定都放这了。

三、公安机关直接扣划银行账户内的资金合理吗?划错了怎么办?

虽然刚刚郭律师带大家分析并得出了“公安机关有权直接扣划银行账户内资金的权力”的结论,那难道公安机关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当然,现在确实有一点这种趋势。虽然大家经常开玩笑说“公检法是一家”,但其实三个司法机关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少的相互制约的。而如果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划扣,显然就失去了检察院和法院监督纠错的机会。这样一来,在银行卡冻结的这类案件中,“冻友”们就要以个人的身份直接面对公安机关决定。所以,这当然是不合理的!这么一说大家是不是也觉得有些不合理了?但从法律的视角下来看的话不合理的点在哪儿呢?

继续阅读前郭律师先做个温馨提示吧:以下内容大家看看就算了,在新法出台或现状未改之前,大家就当“饭后图个乐”吧。毕竟,理论在现实面前,那就是个秀才遇上兵的问题。当然,如果你还愿意为人人向往的美好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而与这些“当兵的”据理力争,并且还愿意为之而付出律师费的话,解冻小分队也可以为您提供法律支持(手动添加“狗头”表情保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前面我们详细分析的时候,好像法律与法律之间存在了一些冲突。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看,只有法院判决后才能执行。而根据《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来看,公安机关并不必然需要等到法院判决之后才能解除。而《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针对的是违法犯罪案件,也就是刑事案件。这样一来就存在了明显的冲突。

两法之间产生了冲突应该听谁的?别着急,立法者们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我国,法律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可以沿用的冲突解决规则有好几种,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看法律的效力所处的位阶,也就是“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我国将法律的效力划分为五个位阶:第一位阶是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效力;第二位阶是基本法,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审议通过的法律;第三位阶是普通法,是指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审议通过的法律。第四位阶是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法律规范;最后一个位阶是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这俩级别一样,包括了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根据法律的效力位阶规则来看,《刑事诉讼法》是全国人大制定的,也是我国的基本大法之一,其效力位阶仅次于《宪法》。而《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是由央行和公安部联名发布的,其效力位阶是最低级别的行政规章。从法律效力位阶的角度看,毫无疑问应当听《刑事诉讼法》的。

但是,别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另一句话“特别法优于一般法”,也就是说在法律适用这个问题上,如果一般法没有规定,但是特别法规定了,就应当以特别法为准。而显然这里的特别法就是指《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但这样一来,大家会发现,这和法律效力位阶的规则又产生了冲突。

不急不急,也有办法。当然,因为篇幅有限,具体郭律师就不展开了。简而言之,在我们今天分析的这个问题中,当“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这两个原则相冲突时,如果上位法无明确规定,下位法有具体规定,但与上位法原则、基本规则相冲突时,此时上位法一般法优先。回归到我们的场景中,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切犯罪都必须经过审判,而犯罪都没有确定,如何确定资金是否应当被扣划呢?显然这是一个悖论。

因此,两者遇到冲突的时候,应当毫无疑问地以《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为准。公安机关通过绕开检察院和法院发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件冻结资金返还若干规定》窃取扣划权力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一个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行为。

据理力争之下,公安机关当然不应当直接扣划并返还“冻友”们卡内的涉案资金,这也是为什么解冻小分队目前手里还有一个2022年的案件,公安机关都发布公告要返还并扣划卡内资金给报案人,但至今仍然没有被办案机关扣划走的核心法律观点之一。

更进一步来说,根据两高一部以及央行联名发布的《关于查询、冻结、扣划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银行存款的通知》的规定中,也规定:“冻结的款项,不属于赃款的,冻结期间应计付利息,在扣划时其利息应付给债权单位;属于赃款的,冻结期间不计付利息,如冻结有误,解除冻结时应补计冻结期间利息。”也就是说,办案机关如果扣划错了,不仅应当给我们还回来被扣划走的本金,甚至利息都应当给我们补上。

结语

法治社会的建设每时每刻地都在探索、在进步,立法、司法、执法以及各个办案单位之间也时不时会出现BUG。但不论如何,郭律师衷心地希望办案人员在办理具体案件的时候,也能够充分地考虑到“冻友”们合法合理的诉求,尽量让每一个当事人都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

THE END
1.安徽中级会计考试报名时间表安徽中级会计考试报名时间表 安徽中级会计考试报名时间表:想要了解更多与继续教育相关的资讯,请持续关注鲤考考! 安徽中级会计考试报名时间表 以上是2024年安徽省中级会计考试的报名时间表及注意事项,希望考生们能够按时完成报名,并注意相关要求,顺利参加考试。https://m.likaokao.com/zixun/133080.html
2.清代的类案援引制度“类似案件类似处理”是千百年来人们朴素的正义追求,同时也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援引并参照类案处理待决案件的前提是两个案件在基本事实、关键情节、法律适用问题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援引类案应充分论证待决案件与类案的相似性。 一般而言,如待决案件与类案在基本事实及关键情节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则待决案件http://zbyyfy.sdcourt.gov.cn/dyzy/372897/372830/30446589/index.html
3.Alpha系统对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司法观点进行全面梳理产经2023 年 12 月 22 日,最高人民法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征集人民法院案例库参考案例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时提到: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查阅案例库,参考入库同类案例作出裁判,以保障法律适用统一、裁判尺度统一,避免“同案不同判”。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大量司法文件中表达的司法观点,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律师处理疑难复杂https://www.xyxww.com.cn/jhtml/chanjing/10391.html
4.试论法律位阶制度的适用对象《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手机版←前一篇 后一篇→ 试论法律位阶制度的适用对象 胡玉鸿吴萍 () 摘要: 关键词: DOI: 基金项目: 分享到: 微信 更多 top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电脑版 电话咨询 联系邮箱 在线地图 在线留言https://journal.ecupl.edu.cn/wap/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ile_no=200301005
5.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最新章节钱和著(2)法律 在我国,从法律的效力位阶的角度来说,法律在宪法之下。“法律”这一概念既可以指广义上的法律,即所有拥有法定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可以指狭义上的法律,即仅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而作为法律正式渊源的实际上是后者。 (3)行政法规 是由国务院制定的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1555220/6.html?showDownload=1
6.论刑法解释方法的位阶四、刑法解释方法的效力位阶及其适用 (一)刑法解释方法的效力位阶之确立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的对立实质上涉及到对罪刑法定原则以及刑法解释同其他法律解释之间关系的不同认识。 文理解释优先说虽然不否认目的论的解释,但认为刑法解释与其他法律解释的不同之处或者说它的特殊性在于,由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对国民权利的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73.html
7.论中国《法律适用法》中的“强制性规定”常亮律师律师文集在我们看来,《法律适用法》第4条规定的是冲突法制度,其措辞的内涵须在冲突法语境下来理解。因此,这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强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是“法律”,其所指应理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制度,而这些具体法律规范的位阶并不是立法者所强调的。换言之,这一措辞本身不应构成对强制https://www.lawtime.cn/article/lll107592070107597164oo49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