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科”的宽恕:轻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的审查与判断

“前科”的宽恕:轻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的审查与判断

关键词前科;社会危险性;逮捕;轻伤害

一直以来,在审查逮捕阶段就犯罪嫌疑人有“前科”这一问题,成为判断其社会危害性有无及大小的争论焦点。特别是在因亲友、邻里等熟人之间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中,在构成犯罪无疑,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双方已经赔偿完毕,且达成和解的情况下,“前科”成为检察官判定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大小的关键考量因素---是考虑犯罪嫌疑人有“前科”,直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三款批准逮捕,还是在严格审查、判断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的基础上,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无逮捕必要),这既是检察官需要反复斟酌的实务问题,也是刑事法学探讨社会危险性的争论焦点。

一、何谓“前科”

(一)“前科”,一个加重刑罚的古老约定

最早关于前科的规定可追溯至古印度,《摩努法典》第8卷第353、373条规定,“与他人之妻私下交谈者,如果以前曾被指控犯同类的罪行,则应受最低等的罚款”,“对于判罪后一年之内又被告发的,罚款应该增加倍数”。我国古代刑事法律异常发达,以刑为主,刑民交融,是我国古代法律体系的特点之一。隋唐时期唐律将前科作为加重刑罚处罚的依据之一。例如《唐律疏议·贼盗》规定:“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徒者,流二千里;三犯流者,绞。”1810年《法国刑法典》开启了近代前科制度的先河。该法典第57条规定:“凡因犯下重罪经过判处刑罚又犯轻罪应受到惩治刑之处罚者,处以法定最高刑,该项刑罚加重至原判刑之二倍。”不难看出,在法律文明的初期,所谓“前科”,实质上是统治者加重刑罚的一个约定。

(二)“前科”,现代刑法理论探讨的焦点

“前科”,作为我国刑事司法运行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存在”,却没有任何规范性文件对其加以明确的定义或解释,这种客观现实为刑法学探讨“前科”的内涵和外延创造了契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1)前科应为曾经被宣告犯有罪行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事实。(2)前科是指曾被法院判处刑罚的事实。(3)前科是指曾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已执行完毕的事实,在又犯新罪时即成为前科。(4)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认为有前科:被宣告有罪但免于刑罚处罚的;被判处缓刑的;被判处各种主刑或附加刑的。虽然我国刑法理论对“前科”的定义可谓“百家争鸣”,但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就“前科”的构成要素而言,“判处刑罚”和“宣告有罪”成为刑法学研究的共识,争论在于“二选其一”还是“兼而有之”。

(三)“前科”,一种客观事实存在

二、我国现行刑事法律有关“前科”规定梳理

目前,我国刑事法律中有关“前科”的规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THE END
1.刑事法教研室第三期读书会札记纠纷解决型的法律程序蕴育于彻底的自由放任型政府之意识形态中,以纠纷解决为至上目的。相应的,纠纷解决型诉讼规则具有较强的可变通性。由于审判的目的在于解决纠纷而不在于促进政策的实施,所以与坚持追求实体问题上的准确性相比,决策者更注重平等竞赛式所要求的程序正当性,相应的保障机制包括:①提交的信息必须经过辩论才https://fxy.qhmu.edu.cn/info/1026/1861.htm
2.苏州刑事律师:如何准确理解和认定强奸罪中的违背妇女意志苏州大学 法律硕士违背妇女意志”,是指违背妇女拒绝性交的意志自由,性交并非出于其 意志自由基础上的真实意愿。它包含两种情形: 一是在妇女有正常的辨 认能力、控制能力和自由意志的情形下,未经妇女同意而违背其意志。 一是在妇女无正常的辨认能力、控制能力和自由意志的情形下,如幼女、精神病人,未经或者已征得该妇女https://zhuanlan.zhihu.com/p/683237035
3.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道德法律高频汇总(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①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程序,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②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活动。 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和认可,而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国家强制力并不是保证https://www.wangxiao.cn/ky/2693651.html
4.《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2.第一性规则设定义务,第二类规则授予权力,公权力和私权力。(三)社会控制说:·依照一批在司法和行政过程中使用的权威性法令来实施的高度专门形式的社会控制。三、法律的定义1.维辛斯基定义:法是以立法形式规定的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则和为国家政权所认可的风俗习惯和公共生活规则的总和,国家为了保护、巩固和发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5.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侵权责任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1、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的计算,有特别法规定的国家赔偿、工伤保险等适用特别法以外,其他都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予以确定,该司法解释中有与侵权责任法不一致的,依照侵权责任法。 2、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中包括物质性损失和精神损害赔偿两类。 https://china.findlaw.cn/lawyers/article/d634185.html
6.思修学习笔记记录纵向三德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行。 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 https://blog.csdn.net/qq_50218610/article/details/125730961